一、吕蒙典故?
吕蒙的典故要数“刮目相看”,出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辞以军中多事,孙权认为要说事多,他最事多,但他还经常读书。
后来鲁肃去拜访吕蒙,发现吕蒙有了很大变化,“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二、吕望登车的典故?
吕望(姜子牙)一般指姜子牙(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被殷纣王囚禁三年获释归国后,亟思访求贤才。闻姜尚隐居渭水河滨,遂驱车前去拜访。二人交谈中,姬昌见姜果然韬略盖世,便邀其出仕,辅佐周邦。姜尚为考验姬昌求贤诚意,要姬昌为之拉车,方允登程。姬昌求贤心切,亲为姜尚拉车,于是君臣同离渭水。
原来姜太公让周文王拉车的意图一是看文王的诚意,二是测算上天恩赐周朝存在的年限,由于是天机,不可泄露,就有了“文王拉车”千古传说。
这就是吕望登车的典故。
话说后来文王打下了天下(历史里是武王建立了周朝,尊父亲为文王),姜子牙就跟他说,等我死了不要把我埋了,把我装进棺材里,吊在王座的上方,让我每天听着上朝议事,我保你八百单八年,周文王照做不提。
八百多年后,周朝出了个大王,叫周赧王,这个大王很懒,每天上朝都躺在宝座上,一睁眼就看见那口棺材,觉得很不吉利,就叫人把棺材挪走了,结局没过几年,周朝就完了,刚好八百零八年。
三、汤武伊吕的典故?
汤即商汤,武指周武王。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今河南开封)农耕。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
四、吕蒙读书典故?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物品。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五、吕蒙白衣渡江的典故?
公元208年,东吴大将吕蒙率领一支军队渡过长江,偷袭荆州,成功夺取了荆州。这次偷袭战被称为“白衣渡江”。
吕蒙在这次战争中采取了伪装偷渡的策略,他和他的士兵们都穿着白衣,把船藏在了芦苇丛中,假装是渔民在打鱼。当荆州守军没有防备时,吕蒙的军队突然出现,迅速攻占了荆州。
这次偷袭战是一次战略战术上的胜利,吕蒙成功地夺取了荆州,削弱了长江上游的蜀国对于吴国的威胁,并且获得了东吴全据长江对抗中原的要地,荆州。这次战争对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故事其中一个。
六、吕虔刀典故的用意?
典故的大意是吕虔曾有一佩刀,制刀工匠认为只有位列三公之人才有资格佩用。吕虔闻之,毅然把刀转赠给王祥,还说如果宝刀得之非人,恐怕会有害无益。
王祥受之,果然官至太保,而且自此琅琊王氏贤才济济,家族日渐发迹,至晋尤盛,如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等,皆是东晋奠基之材。
七、由依吕蒙的典故?
吕蒙的典故要数“刮目相看”,出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辞以军中多事,孙权认为要说事多,他最事多,但他还经常读书。
后来鲁肃去拜访吕蒙,发现吕蒙有了很大变化,“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八、姜太公吕尚的典故?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因此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因此“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吕尚由于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由于《封神演义》的影响,我们还是喜欢称他为姜子牙。
九、吕尚伊尹的典故?
李白在行路难中 引用吕尚 伊尹典故
用意为作者在不被皇帝却任用,心境茫然之中,引用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并借伊尹、吕尚的成功来表达自己想成就一番伟业的壮志,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一天的期望,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扩展资料
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原文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北比吕非的典故?
湖南衡阳市南有回雁峰,传说秋末冬初,大雁由北向南飞来,至此停留下来,不再南飞,遇春而回(此说今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但古人是按此传说写诗的)。这就成了古诗词中一个著名的典故。高中语文课文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都用了这个典故。
这个传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两本地理学著作。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荆湖南路·衡州》载,回雁峰“在州城南。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峰势如雁之回。’”比王象之《舆地纪胜》稍晚一点的祝穆《方舆胜览》记载与《舆地纪胜》差不多。这就意味着,并不是大众看了这些地理书,才知道这个典故的。诗词作品中使用这个典故,远远早于这两本地理书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