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一部字典是谁写的 我国最早一部字典

一、我国最早一部字典是

我国最早(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 还有其它的我国古籍“第一部”: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 第一部韵文书是《切韵》(隋·陆法言)。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西汉,扬雄)。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山海经》。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东汉·班固)。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是《史通》(唐·刘知几)。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春秋·孙武[一说孙膑])。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唐·杜佑)。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唐·陆羽)。 第一部植物学辞典是《全芳备祖》。 第一部药典书是《神农本草经》(秦汉)。 第一部中医学书籍是《皇帝内经太素》。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战国)。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宋)。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清·彭定求等)。 第一部绘画学说著作是《古画品录》(南朝·齐·谢赫)。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体系的戏曲学说著作是《闲情偶寄》(清·李渔)。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七略》(西汉·刘歆)。 第一部文艺学说书是《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明·解缙等)。

二、河北省的宣化区和宣化县有几许年的历史了?

宣化是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为上谷郡,唐为武州, 清朝改为宣化府,解放后为宣化市,1963年改为张家口市宣化区。我是张家口滴

三、三皇五帝之书为何有称为“三坟”?求大神帮助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九丘》。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关于“ 三皇五帝之书”,郑玄的注释是“三坟五典”。但《三坟》、《 五典》究竟包含有哪些内容,郑玄却没有说明。现在大众所说的《 三坟》已是有明确内容的古三坟,它完整地载于明版《汉魏丛书》 中,内容包含有《三坟》易,即《山坟·连山易》、《气坟· 归藏易》、《形坟·乾坤易》,还含有三皇的事迹。” “索”字的含义有:大绳,绞,法,独,尽,搜求,牵引,愿欲, 须要,涕流貌。然而,索作为一种文书或信息载体, 应当是指结绳纪事符号体系, 或许还包括以丝帛或其它编织物为载体的文书(在丝帛上写字绘画, 或者编织出能够传递信息的图案符号)。事实上, 中国人最先发明了养蚕和丝帛, 因此也就有条件用丝帛作为信息载体;类似的例子是, 由于中国制造出了又细又长又轻又结实的绳子, 以及又轻又薄又结实的丝绸和纸,因此中国人才能率先发明风筝。 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卦原名八索,也就顺理成章了。所谓《八索》 就是丝帛文书,它源于结绳纪事和结绳占卜( 卦的字形含义原指测时,结绳符号的功能其中一个也是计时);这就是《 尚书序》称“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的由来。 “丘”字的含义有:阜,山,土之高者(或曰,四方高, 中央低为丘),墟,大冢,墓,空,大,聚,区域(四邑为丘)。 从字形来说,丘指有平缓坡度的地形地貌。难题是, 兵字何故也要用丘字符呢?其实, 兵字实际上是斤和陈列桌几的合形,即把“斤”这种兵器( 斤就是斧,具有斜面形状)陈列在桌几上, 相传这是由蚩尤最先发明的,所谓“蚩尤作兵” 即蚩尤部落最先把兵器作为神器来供奉。 那么,《九丘》这部书,何故偏偏要选择用丘字来形容或指称呢? 《尚书序》取其“聚”的含义,应当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并不完全。这是由于,丘还有山川的意思、区域的意思、 庞大的意思、空墟的意思和大冢(通常都有丰盛的随葬品)的意思。 有趣的是,上述含义综合起来,很像是一种模拟的实物地图, 即在不同模拟区域上有着象征该地理方位的物产和地形,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社稷坛的五色土上陈列着相应方位的物产。 更深一层地说,“丘”字小编认为‘九丘’里面的使用, 还表示中央的统治权力(斤)遍布天下物品南北中的所有区域。 有鉴于此,《尚书序》所谓“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实际上正是《 山海经·五藏山经》的另一种说法,或者是《五藏山经》 的另一种版本。根据笔者对《山海经》二十余年的研究,认识到《 山海经》一书系由帝禹时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 商代《大荒四经》、周代《海内五经》合辑而成,时在春秋末年, 编辑改写者为公元前516年追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 图书档案馆的学者或其后裔。而且《五藏山经》 具有地理实测和国土资源考察基础,其地理方位基本可寻, 其地形地貌基本符合4200年前的中国景观, 实乃中华文明与文化第一历史宝典,亦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 因此,《九丘》是一部实物地图地理书, 它平铺在一处圣洁的地面上(不需要桌几或支架), 有点象今天的模型沙盘,也可能是一幅巨画, 画有五区九州的山川地貌和物产,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 或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1999年9月9日, 笔者和夫人孙晓琴历时多年,终于创作完成42平方米的巨画《 帝禹山河图》,将《五藏山经》所记载的东、西、南、北、 中五个区域的447座山,以及河流258处、地望348处、 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 其中许多神奇的动物都是由人装扮的)、 人文活动场景95处等等内容全部绘出。为此,笔者曾欣然作诗曰: “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补注, 参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 大禹若有灵,当惊图复出矣!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可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确实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典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