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亲喂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吗 不可以亲婴儿

1

拒绝乳房,抗拒亲喂,一抱就哭······应该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增多的喂养困难其中一个。

原本美妙的母乳喂养,却遭遇如此打击。妈妈们的焦虑、自责甚至崩溃接踵而来。

我辛辛苦苦怀胎九月,走了一趟鬼门关才生出的孩子,没日没夜的喂奶、追奶,换来却是孩子的抗拒,甚至是拒绝,感觉支撑自己的最后一片天都要塌下来了。

那喂养孩子的经过中,何故会出现孩子拒绝乳房的情况,究竟是何处出了难题,让这原本的超天然的链接出现了裂痕?

是不是给孩子母乳喂养或者说妈妈负责给孩子喂奶,孩子就一定跟妈妈更亲,和妈妈建立更好的亲子依恋呢?

这里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由于实验很残酷残忍,被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非常大,它扭转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欧美的育儿方式。

因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曾提出非常著名的学说: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因此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

这套学说当时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民族。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睡眠训练(睡眠引导)等,核心想法都源于这套学说。

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结局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

2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也被叫母爱剥夺实验,这一系列的实验,包括几许部分:代母实验,面具实验,铁娘子实验以及绝望之井的实验等,其中代母实验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何故用恒河猴做实验呢?由于恒河猴94%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

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猴放到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空间里面,里面的有两个模拟母猴妈妈:一个是钢丝猴,一个是绒布猴。

在钢丝猴妈妈身上有一个装着奶水的奶瓶,那小猴子如果肚子饿了,它可以随时去喝;而绒布猴妈妈的身上是没有奶瓶的。一个是柔软温暖没有奶水的母亲,一个是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冰冷的母亲。

曾经大众认为食物喂养是建立亲子依恋最关键的影响,这个实验结局出人意料。

刚开始的时候,小猴子确实会呆在铁丝母猴的旁边,然而没过几天,小猴除了肚子饿的时候去钢丝猴妈妈身上喝奶,其他的时刻都是跟绒布猴妈妈在一起,它在钢丝猴妈妈身上喝完奶就会马上离开,不会停留很久。

在实验的经过当中,哈洛人为的设置了一些小猴子不熟悉或者是恐惧的场景,用一只木制的大蜘蛛去吓小猴子,小猴子受到惊吓觉得特别恐惧的时候,它会第一时刻跑到绒布猴妈妈身上,并紧紧的抱住他,似乎这个绒布猴妈妈能够给小猴更多的安全感。

从这个实验结局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说提供食物它并不一个建立良好亲子依恋的唯一重要影响,还有其他的影响在共同发挥着影响,比如:肌肤接触,妈妈跟孩子互动,声音和眼神的交流等。

后期发现跟普通的猴子相比,这些从小离开母猴的小猴子出现了更多的难题,它的脑容量更小,智力更落后,这个实验证实早期亲子依恋,对于猴子的认知、心情、行为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的。

我们的孩子在出生后的头几许月里,也会哭闹不安,由于从一个熟悉温暖的子宫来到这个嘈杂陌生的全球,要适应一个跟妈妈肚子完全不同的环境。孩子们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有快有慢。

这跟每个孩子的特殊气质有关,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反应可能更加的强烈,可能会哭闹更多。

此时需要父母除了提供最基础的生理需求,满足孩子吃睡玩之外,还要考虑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尊重孩子气质特征的基础上给与孩子及时的回应和安抚。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拥抱和肌肤肌肤的接触。通过在父母身上重温类子宫的环境,能够更快的平复孩子的心情。

我们都知道肌肤接触可以稳定新生儿的心率和更规律呼吸,血氧饱和度更高和压力有关的激素水平会更低。

肌肤接触也能增加妈妈相关激素水平从而使母乳分泌更充足。同时有益于妈妈跟孩子之间建立亲子依恋。

肌肤接触被研究证实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它适合所有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从哈洛这个实验中得出的:

孩子对于养育者的依恋,并不完全取决于喂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身体上的亲密感,以及养育者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度跟反应度。

3

咨询中遇到一些妈妈,因各种缘故无法实现母乳喂养,或不能够母乳亲喂。

虽然喂养使用奶瓶,但孩子依然躺在妈妈的臂弯中,和妈妈有着亲密的眼神交流和亲子互动。同时妈妈也能够给予孩子温暖深情的照料,敏感的察觉孩子的需求及时给出适度的回应。

这种情况之下妈妈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起安全型的亲子依恋关系。

还有一部分妈妈,除了喂奶孩子就交给别人来带;或使用程序育儿,定时定量定点喂养;或者照书养,按指南养;或者是有一些妈妈她对于孩子的哭内心是非常的紧张,焦虑不适和烦躁的,妈妈自身很难应对。

那么这些情况之下,妈妈们都难敏感察觉孩子的需求信号,并不能及时的给与适度的回应。这种情形之下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多的出现更多难题。

我们一直鼓励和提倡母乳喂养,但不代表说,如果没有条件和能力实现母乳喂养,孩子的提高和亲子关系的提高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母乳喂养不是道德绑架,母乳喂养也并非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唯一。

现今社会对于女性的多重要求和家庭生活压力众多,对于妈妈们在母乳喂养经过中遭遇困难,我们希望能够尽力去帮助,共同去改善,做到当下努力后最好的一种喂养情形。

如果由于特殊缘故做不到母乳喂养,那么轻松舒适的亲子关系,健壮高兴的妈妈,也同样是孩子最需要的。

我们说孩子和妈妈之间是有着生理和基因优势的,孩子是在我们的子宫里呆了了9个月,那么孩子天生就应该跟我们更亲密。

但并不是说,你生的就一定一直跟你亲,这种亲密链接是需要我们去用心维系的。

我们体内有一种激素叫:催产素,它是我们每个人体内都会有的跟情感链接非常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激素。

妈妈在孕期跟产后体内的催产素的水平很高,接着在产后持续照料孩子、肌肤接触的经过中,催产素的水平还会继续升高。

催产素越高就越能够影响妈妈相应脑区对于孩子情感的同步性和反应性。

另外一个生理基础是我们大脑里的杏仁核,它和我们的心情感受、心情记忆,以及压力和危险情况下我们的应激反应有关。

脑影像研究发现,当一个女性做了妈妈以后,大脑里的杏仁核是被充分激活的情形。

这种情形可以使得妈妈们时刻保持警惕,像雷达一样探测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从而起到保护孩子的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大部分妈妈们的睡眠,通常夜里孩子有任何风吹草动妈妈们都会醒来。

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不止是妈妈与生俱来的基因决定了自身催产素水平高。如果爸爸参与照顾孩子越多,他们体内催产素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一些其他的主要照料者,或者养父母,他们体内的催产素水平也会在照料孩子经过当中升高,可以达到生物学妈妈的水平。

由此看来亲密的情感链接不完全由血缘决定,而是在一天天亲密的接触、用心的呵护经过当中建立的。

虽说基因决定了妈妈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其他的人同样有能力跟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连接。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月子里月嫂带的多,孩子跟月嫂更亲密。当月嫂走了,家里人发现谁都哄不住孩子,或者搞不懂孩子想干嘛。

所谓的情感链接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消失了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间出现了类似的难题,我们需要时刻来弥补和修复,需要找到合适的技巧来帮助你和孩子再次碰撞出爱火花。

当然喂养方式无关乎母爱,无论何样的喂养方式,都不会影响我们全力以赴的爱孩子。

如果由于某些缘故不能够母乳喂养你的孩子,也请无论兄弟们放下焦虑内疚和自责,轻松自信的照顾孩子陪伴孩子,一起享受接下来的每一天。

母乳育儿不难,最难的是妈妈们没有界限的的捆绑自己和孩子,为一些数据所焦虑。

我们都需要爱,不止是孩子,妈妈自己也需要。但我们不需要有压力的爱,与喂养方式相比,孩子更需要一个高兴自信的妈妈;更需要一个温馨自在的成长环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