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是何意思?深入了解蒙古族的特殊艺术形式
呼麦,又称浩林潮尔或潮尔,是蒙古族特有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它通过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和声,展现出特殊的音乐魅力。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探讨呼麦的起源、演唱技巧、曲目类型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呼麦的起源与历史
呼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它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和新疆地区,以及蒙古国的西部和俄罗斯的图瓦等蒙古族聚居区。呼麦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更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个特殊的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时,听到河流分流、瀑布飞泻的声音,感受到山鸣谷应的动人心魄,便加以模仿,最终形成了呼麦这一艺术形式。这种声音从喉底发出,仿佛穿越了时刻的隧道,带着古老的记忆,令人陶醉。
呼麦的演唱技巧
呼麦的演唱技巧特殊而复杂,主要依赖于歌者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演唱者通过调节喉部的肌肉,发出低音持续声部,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泛音。这种技巧使得一位歌者能够同时发出多个声部,形成和声效果。
呼麦的演唱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对天然的深刻领悟和感悟。演唱者常常通过声音来表达对天然的热爱,传递对生活的感悟。正如声乐专家所形容的那样,呼麦的声音“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被誉为“天籁之音”。
呼麦的曲目类型
呼麦的曲目虽然因演唱技巧的限制而不算特别丰盛,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咏唱天然风光:这类曲目通常描绘秀丽的天然景色,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等,展现了蒙古族对天然的热爱与敬畏。
2. 模拟野生动物:一些曲目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等,保留了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体现了人与天然的和谐关系。
3. 赞美骏马和草原:这类曲目如《四岁的海骝马》等,表达了蒙古族对骏马和草原的赞美,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从音乐风格来看,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一些简短的长调歌曲。虽然曲目数量有限,但每一首都蕴含着丰盛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呼麦的文化价格与保护
呼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象征。2006年5月20日,呼麦被列入第一批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民族对呼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视与保护。
随着呼麦演唱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部对抢救、发掘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蒙古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艺术的职责。
小编归纳一下
呼麦作为蒙古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天然的热爱与敬畏,更是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呼麦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这一特殊的音乐艺术,还能更好地领悟和尊重蒙古族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呼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