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唱空城计,还要故意放走他,是出于什么考虑?
优质回答:
我是英语万能王,我来回答问题。
对于你提出为什么说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唱空城计,还要故意放走他,是出于什么考虑的问题,给予你一些分析建议供你参考。
“空城计”的故事是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空城计”则是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空城计”指的是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最著名的“空城计”当属《三国演义》最为经典。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追击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随后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诸葛亮等人早已离去,最终大胜司马懿。
那么,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唱空城计,为什么还要故意放走他?是出于什么目的?
笔者认为司马懿确实有要故意放走诸葛亮的嫌疑,为什么这么说呢?
司马懿与诸葛亮都属于足智多谋的人,可以说两人是旗鼓相当。最初诸葛亮为了能够顺利北伐战胜魏国,则利用了反间计说司马懿有反叛之心,借魏主曹睿之手把司马懿匾为宿民。之后,魏军在没有司马懿的领导下,多次与蜀国交战都大败,最终蜀国大军直逼魏国首都洛阳。
紧急情况之下,魏主曹睿希望能够保住魏国,于是再次请求司马懿出山带兵战蜀。然而,司马懿也并未忘记自己的最初的抱负和梦想,官复原职后带领魏国几十万大军抗击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军。在司马懿成功占领街亭之后,带领大军紧追蜀军直逼西城。而当司马懿大军到达西城时,只见诸葛亮一人在城楼上弹琴,并未见到一兵一卒。
而正当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说要活捉诸葛亮时,则被司马懿给拦住了。司马懿说诸葛亮用兵一向谨慎,不可妄动!但实际上,司马懿听诸葛亮弹琴的声音中,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如果此时司马懿真的把诸葛亮等人杀了,也就意味着他自己的前途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魏主曹睿最害怕两大敌人,一个就是蜀国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司马懿。深知司马懿有反叛之心,迟早会取代魏主。所以,魏主曹睿先利用司马懿杀掉诸葛亮,等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利用的价值也就没了,魏主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下一个必杀的人就是司马懿。
所以,当司马懿听到诸葛亮弹琴故作此态时,也就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一旦诸葛亮死了,他自己的命未来也不保。于是,司马懿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和未来有机会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和梦想,就故意放走诸葛亮等人。这样一来,司马懿就可以继续和诸葛亮周旋,为未来取代魏主创造有利时机。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笔者的分析,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唱空城计,还故意放走他的用意和目的了。足以看出司马懿是更加的老谋深算与足智多谋,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懿最终能够实现统一魏蜀吴三国而建立晋国的原因之一吧!
其他网友观点
上有兔死狗烹之意,
下应以养寇自重。
各方关系,利益都是相互的。
其他网友观点
如甲杀了诸葛亮曹操就没对手了,司马懿的用处也就小了,曹操的疑心病重,当然司马懿就很可能成了刀下鬼。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题主。谢谢题主。这是智者之间的较量与默契。
其一,司马懿这是为自己命运着想
司马懿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地位不可动摇,一代枭雄也。司马懿自幼聪慧,又博览群书,被曹操重用,更擅用权策计谋,不仅在军事上权谋超群,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一把好手,推广屯田,兴冶铁,是曹操的得力谋臣。久经沙场、智慧过人的司马懿,如果连诸葛孔明这么一个小小伎俩都识不破,那还叫司马懿吗?后来的史书记载也证实了这个想法,当司马懿说要撤军的时候,他儿子曾经劝他派一支军队去刺探敌情,被司马懿严词拒绝,不攻诸葛亮显然是司马懿故意为之。
为何这样?是出于对自己命运着想。曹操虽十分重用司马懿,但也从来没有信任过司马懿,他曾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这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掉。司马懿智慧过人,谋略超群,又隐忍低调,目光远大,对曹操就是个威胁。曹操知道有一天他不在的时候,司马懿极有可能会主宰曹魏政权,天下会成了司马懿的,所以对司马懿十分忌惮。这一点,聪明的司马懿当然太清楚不过。他深知现在能牵制并制衡住曹魏的,只有蜀汉,蜀汉政权灭了,谁与曹魏匹敌?曹魏夺得天下,为了巩固政权,肯定第一个拿他司马懿开刀。所以,他要把蜀汉留下来,给蜀汉放水,放诸葛亮一马,也给自己留条后路。
是故,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司马懿便来个装疯卖傻,假装中空城之计,谁拿他也没办法。
其二,诸葛亮搞空城计,既是放手一搏,也是恰好利用了司马懿的顾虑,这是智者之间的较量与默契
一方面,司马懿来犯,诸葛亮危在旦夕,能干什么?只好放手一搏,成则成,败就败,听天由命。
另一方面,诸葛亮又是何许人也,他难道不知道司马懿的处境,以及司马懿心中打的算盘?他太清楚了,所以他干脆抛出个空城计,与司马懿达成默契,你放我一马,我成全你的想法,各得其愿,各取所得,两全其美,岂不乐哉?
可见这是智者与智者之间的较量,真乃战场上的绝唱。
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原因一: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从来用兵谨慎,不会弄险。又听诸葛亮琴音不乱,怕有埋伏所以退兵,
原因二:
魏王最怕的是诸葛亮,并怀疑司马懿有反叛之心。魏王想利用司马懿杀了诸葛亮之后,再杀死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一想:我如果杀死了诸葛亮我就没有利用价值了,魏王就会杀掉我,所以他放了诸葛亮。
其他网友观点
您这个问题问的好,老乔觉得这就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咱们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高明?高明在哪里?
空城计是个故事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诸葛亮这个人,被罗贯中写的神乎其神,尤其在演义中圈粉无数,其实从晋代开始,就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可谓魅力四射,粉丝如云。
当时就有一位郭冲先生,就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感觉大家对诸葛亮的崇拜还不够,于是“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其中第三件事就是“空城计”,但是被裴松之在《三国志》作注的时候驳回。
驳回空城计的证据:
第一,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就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派一队侦察兵进去看看,行不行?
第二,司马懿“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鞠”,既然肉眼可以看见,那距离应该不算太远,对不对?
足可以派一个神箭手把诸葛亮射下城楼,来他个“擒贼先擒王”行不行?《三国演义》里说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难道十五万大军也找不到一个神箭手!
第三,按照《三国演艺》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十五万人,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总之是敌众我寡,那么,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围而不打,十五万大军的消耗更大,但依演艺来看,司马懿进攻阳平也是有预谋和战略部署的,不可能长途作战不准备粮草。
故事就是故事,既然真假我们也已经通过历史证实了,咱们接下来就通过这个故事说一说司马懿。
老乔之前就说了,放走诸葛亮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咱们就依照演义情节谈一谈高明在哪里?
司马懿用三件事保护诸葛亮
第一件事是魏军的哨兵到了西城城下,见如此情况,都不敢轻易前进,回来禀告司马懿,司马懿的反应非常耐人寻味。原著对他的反应用了四个字,即:“笑而不信。”
老乔觉得如果他不信,那么他应该带着卫队前进才对,但是他却没有,不但没去还停了部队前进的步伐,司马懿“遂止住三军”,自己骑着马往行,然后远远观望。
第二件事剧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司马昭的几句话,司马昭点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是“故作姿态”,也就是说司马昭都能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有问题的,那么其他将领也一定能看出来,既然如此,完完全全可以派一支队伍试探一波,但是司马懿没有,他怕真的把诸葛亮捉了。于是他说了“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第三件事就是急忙退军了。不过司马懿的退军也是很令人生疑问的,就算诸葛亮空城计是真的,但是以司马懿所统领十五万大军,完全没必要急急忙忙的退兵。可是司马懿却这样做了,他说若要攻城,中计,“汝辈岂知?宜速退。
现在我们想一想,其实“速退”大可不必,但却速退,其中的意思是怕呆的太久了,众将士看出空城计的破绽,加一句速退,也故意来提醒士兵这是诸葛亮计。
琴艺交心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司马懿为什么保护诸葛亮,这一似乎耐人寻味……
其实高手对决,不是看表面,而是看内在规律,正如俗话所言,听话要听音。
倘若司马懿是一个粗鲁之将,估计早就派人冲进去了,还听什么曲……,但司马懿不是。
因此,正因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故此,才用琴声这种高雅的方式对其进行交流。
诸葛亮在琴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以诸葛亮平生所长来看,谈的必然是政治,而不是打仗。
政治?对,只有政治才是司马懿所顾忌的,诸葛亮用琴声对司马懿传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司马懿历来为曹魏君主所忌惮,曹操就开始,如今曹睿虽受重用,但依然对他有防备心。
第二,司马懿的处境比我这空城更危险,倘若蜀国不断北伐,那么魏国则必须重用司马懿领军出战,如果司马懿破空城杀了诸葛亮,则司马懿的价值就没有了,怕是离死期也不远。
以司马懿的智慧岂能听不出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呢!留着诸葛亮,就等于留着自己的救命稻草,诸葛亮在司马懿才能继续带兵,而且还可以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结语】
诸葛亮的空城计,从表面上看,是诸葛亮的胜利,是诸葛亮智慧的一次闪光点。但是从内在看,真正的赢家却是司马懿,司马懿借救诸葛亮以实现自救和自强,不但成为曹魏的噩梦,也成为蜀国的噩梦,实际更是魏蜀吴的噩梦,这就是司马懿最高明的地方。
事实证明从诸葛亮北伐之后,司马懿对魏国军队对渗透越来越重,威望越来越高,可以说,是诸葛亮成就了司马懿。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很多事情也都是老乔的猜测和分析,也不能见到古人问一问,就算能问,他们也未必说实话,哈哈哈哈。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为什么说司马懿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唱空城计,还要故意放走他,是出于什么考虑?.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