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是什么意思解释(囹圄是什么意思啊又怎么读)

囹圄是什么意思,囹圄是什么意思解释?

“身陷囵圄”,还是“身陷囹圄”?许多人都分不清!古代监狱称谓知多少?夏狱曰夏台,商狱曰羑里,周狱曰囵圄!“身陷囵圄”,还是“身陷囹圄”,试写一下看你能不能分清?

有个成语叫“身陷囹圄”,意思是指“失去人身自由,正在监牢里受苦”。因为有些字形近似,人们在书写时,往往会错用它字,比如有人在书写“身陷囹圄”时,就会不自觉地错写为“身陷囵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笔误,是因为没有理解“囵”与“囹”的含义。“囵”的读音为lún,意指完整无缺。《康熙字典》的释义为:“龙春切,音伦。囫囵也。”囵字很少单独使用,而是要与囫字配对,组成一个固定词“囫囵”。

囫囵的意思,是整个儿、完整的,或含糊、糊涂。《现代汉语词典》还选用了两个与囫囵相关的常用词:一个是俗语“囫囵觉”,意思是整夜不被吵醒的睡眠。比如“她每天夜里起来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另一个是成语“囫囵吞枣”,意思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出自《湛渊静语》:“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个枣也。”

而“囹”字的本义即为监狱,“囹”常与“圄”联用,组成一个固定词语“囹圄”。“囹圄”(有时也作“囹圉”)指的就是监狱。“囹圉”一词,语出《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孔颖达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所以,形容一个人被关进监狱,应当写作“身陷囹圄”。

但是,许多人想用“身陷囹圄”这个词时,往往会误写成“身陷囵圄”。不仅是普通人,就连百度百科,也还专门收录了“囵圄”条,其实,这是以讹传讹。

汉语是世界上最为繁复、精深的语言,汉语词汇得丰富多彩,是世所公认的。比如,仅是古代的监狱名,就能将现代人整懞。据明末清初的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在其《夜航船》“兵刑部”中所载:“夏狱曰夏台,商狱曰羑里,周狱曰囵圄,汉狱曰请室。”

夏台是夏王朝监狱,又称钧台,今河南禹州。商汤汤与伊尹、仲虺谋划征伐豕韦,被夏桀察觉。桀假召汤入朝议事,将他囚禁于夏王朝监狱——夏台(又称钧台,今河南禹州)。钧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载,在三峰山东南,大陵之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钧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汤的地方。

商汤的部下伊尹、仲虺闻讯后,在国内搜集珍宝美女贿夏桀。夏桀便下令放回商汤。夏桀囚禁商汤一事,引起诸侯普遍反感,相传一天之中叛离夏桀,投奔商汤的诸侯多达五百,夏朝统治基础陷于分崩离析的境地。商汤强盛,联合各诸侯国攻夏,缚住夏桀,放逐于现巢亭山(今安徽境)。三年后,夏桀忧愤而死,商汤便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东南)。

羑里,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羑里城遗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的。周文王名姬昌,是商末周族领袖。他广施仁政,引起殷纣猜忌,被纣囚于羑里。姬昌被囚7年,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著成《周易》一书,于是羑里便成为《周易》(世称中华文化之源)的发祥地。后人为纪念这位伟人,在城址上修建了文王庙,成为人们朝敬先贤周文王的圣地。《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里。”所以,后世的史书称商时的监狱为“羑里”。

周朝的监狱称“囹圄”,亦说秦朝的监狱称“囹圄”。另外,在夏商周三代,监狱还有另外一个通称,那就是“圜土”。当时监狱多为圆形土牢,故名。《竹书纪年》日:"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尔雅·释名·释官室》:“狱又谓之圜土,筑其麦墙,其形圜也。”《周礼订义》曰:“圜土,狱城也”。其后,“圜土”又专指周朝的监狱。周朝的监狱圜土中关押的犯人,要在监督下进行劳动,如果能改过自新的,重罪三年后释放,中罪两年后释放,轻罪一年释放,但是释放后三年内不能被当平民对待。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监狱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很多,此时的监狱名称也有了变化,叫做“圄”。到秦朝时,因为法律严酷,犯罪的人增多,所以监狱也比以前增加许多,郡县基本上都有监狱。同时,为了适应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监狱管理方面的详细规定。

汉代的“请室”是指清洗罪过之室(相当于现代的“请喝茶”吧),亦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汉书·贾谊传》载:“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 颜师古注引苏林曰:“音絜清。胡公《汉官》车驾出有请室令在前先驱,此官有别狱也。”汉司马迁在其《报任少卿书》中书也说:“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意思是“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可见,“请室”在汉代系指监狱无疑。

张岱所言,只是概而言之,其中,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监狱史,就会发现,监狱的称谓自汉以后,基本就固定下来了。监狱从汉朝开始称为“狱”,汉朝除了中央监狱即廷尉狱外,还有各个官府自行设置的监狱。此时的监狱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如内宫、居室、保宫和请室等。地方上的郡县也都有自己的监狱,当时全国共有两千多所监狱。南北朝时的监狱体制基本上继承了汉朝体制,但北朝除了监狱外,还挖地为狱,叫做地牢。其后各代,多沿用了汉代的称谓,称“狱”或称“牢狱”,宋代称“牢城”,明代称“监”,清代沿用明代的“监”名,并把“监”和前代的“狱”合在一起,始称“监狱”。

中国最早监狱的出现,还有着非常神秘的传说。我国最早提出创建监狱的人是皋陶。皋陶是上古时期的华夏部落首领,与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皋陶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一职,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相传皋陶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神兽獬豸(独角兽),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遇到疑难,就牵来獬豸 ,獬豸只触有罪的人。隋陆法言《广韵三烛》:“狱,皋陶所造。”自西汉直至明清时期,各地监狱普遍把皋陶奉为狱神,建庙设像,以示崇敬。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所以为世代执法者所接纳。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监狱)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在是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囹圄是什么意思啊又怎么读.jpg”/>

与囹圄是什么意思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