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潘猜想,西塔潘猜想证明的原文?
2011年我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上撰文《喜爱与坚持》,主要意思是说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之所以能破解“西塔潘猜想”,除了自身的数学天赋外,喜爱与坚持则是其成功的关键。虽然刘路更愿意把解决难题的过程归结为一种偶然,但倘若没有对数理逻辑的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这种偶然也不是谁都能遇到的,因为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另外的一个意思是想借助刘路的事例,告诉大学生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不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更不要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要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沿着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即使不能取得像刘路那样的成就,或许也会有所收获,最差也会积累一些失败的教训,得一些人生的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对一个本科生能取得如此的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敬意。
22岁便被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
在心里也对刘路有了一个期许,那就是希望刘路这棵幼苗充分得到阳光雨露,“咬定青山不放松”,走好今后的路,有个好的发展。期间,也从媒体上看到三位院士要上书教育部,特批刘路硕博连读的消息,以为通过名师的指导,假以时日,刘路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迅速。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刘路也因此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当然,这惊喜是中南大学带给我们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媒体一时舆论蜂起。赞扬者有之,认为中南大学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一种爱才、惜才、敬才的表现,破除了论资排辈的束缚,能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造性、积极性,为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术进步;质疑者有之,说是学校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在大学普遍行政化、功利化的今天,助长浮躁之气,影响人才的正常成长,担心一个22岁的年轻人能否承受住来自学校、社会的压力,能否避免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哀。
刘路和的他导师侯振挺教授
平心而论,这种种议论往大里说无非是希望为人才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意在呼吁破除职称评定中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以期建立起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机制;往小里说也无非是希望刘路不要“压力山大”,走好自己的路。为此,中南大学在2011年10月,就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了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应该说中南大学的做法值得肯定。如果说“破格聘用刘路是基于对仅为本科学生的他能够破解世界级难题所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的肯定”,那么提供科研资金,改善生活条件,“给他的科研提供最好的平台”,创造国内外的访学、讲学条件,则毫无疑问是学校长远的眼光。
22岁的年纪,心智还远未成熟,对于这突然而至的职称和重奖,以及舆情喧哗,刘路虽有压力,但也相当清醒。希望趁“自己现在年轻,多学点知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心满意足”。
还是时任中南大学的校长张尧学院士说得好:“刘路教授今后可能有更大的成就,也可能没有成就,我们现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期望┅┅他以后如果能够作出大成果,那当然我从心底里为他高兴,为他欢呼,但是如果他做不出来,我认刘路这一辈子也没有白活,也够了,也跟不错,也很了不起。”并及时为刘路释压:“今后你只要努力去做,你做不出大成果也没有关系,你不在中南大学做也没有关系,你选择你自己认为最能发挥你才能的地方,去完成你的心愿,去完成你的梦想,去走好你的路。”这是大学校长应有的情怀和胸襟。
这便是“理解之同情”。中国知识分子向来就有“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人们的认可,希望自己的成果造福社会,为人类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对待人才现在提倡的是“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倘若生存、温饱、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能使知识分子心气舒畅一展所长,使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体现出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就够了。一个真正醉心于事业、热衷于学问的知识分子哪里会锱铢必较,汲汲于什么重奖。
刘路偶露峥嵘,便得到前辈学者的指导与扶持,更得到学校不遗余力的奖掖与鼓励,刘路何其幸也!但凡事必有利弊,中南大学的这次高调亮相,到底利弊几何,并不好遽下结论,因为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多多,刘路也毕竟年轻,我们不妨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静观其变,并引以为对人才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或许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吧。
八年后的刘路继续在中南大学教学与研究,期间也发表过论文,但似乎没有像当年那样再引起轰动,毕竟人生一辈子能破解一个世界性难题已是不易,我们虽然希望刘路能有更大成就,但我们也知道科学研究从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愿望与现实有时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张尧学院士的那些话我们当谨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西塔潘猜想国际地位.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