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份的看法 身份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所谓的思辩,说是一分为二看难题,不可完全与偏颇。请你先听一个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种了一些葫芦,比一般的葫芦都大得多。虽然大,但装水还是装得有限,而将它们剖为两半做瓢,却由于体积的大致和皮的厚薄不成比例,装水很容易破碎。惠施便认为这些瓢无用,于是将它们跺碎丢在一旁。庄子知道后,对惠施说:“把水装到葫芦里不行,何故不把葫芦放在水里呢?把葫芦放在水里可以做成帮助人过河的漂游葫芦,这不就有了用处吗?”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何感想?同样的葫芦,在惠施看来是无用的,而庄子却看到了它的有用之处。从这一故事中

你是否明白我们在认识难题时切不可一概而论这一道理?全球是复杂多变的,难题是层出不穷的,对天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我们惟有作辩证思索,才能得出正确的。本关试图通过技法例谈和针对性训练,让同学们掌握一把想法之剑——辩证思索,使自己的文章闪烁智慧的火花和想法的锋芒。

概念阐释

辩证思索是近现代科学的主要学说思索工具,是解开宇宙之谜的一把金钥匙。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或形式上,年年都有变化,但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辩证思索能力的考查始终像一根红线贯穿其间。我们把这种充满思辩色彩(又称辩证思索)的寓意性命题作文称为思辩型作文。思辩型作文,要求同学们用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总是提高变化的、事物具有两重性等见解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完全地看难题,使论证显得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无隙可乘。

回顾高考作文命题,辩证觉悟在一些年的作文命题中显得特别明显,而另一些年则表现得比较隐蔽。概括起来,涉及下面内容几许方面的辩证原理。

一、矛盾对立的见解。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难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见解分析难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难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例如1998年的《战胜脆弱》涉及到“脆弱”与“坚决”的矛盾;2001年的话题作文涉及到“诚信”与“欺诈”的矛盾;1988年的《习性》一题相对隐蔽一些,但只要一分析就可发现,习性有“好”与“坏”,“新”与“旧”之分,讲的是“习性与传统、习性与创造”的关系,考生如果具有明确的辩证觉悟,写作起来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力度。

二、在矛盾对立的事物中,要分清矛盾的主次。分析评判事物,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1990年的供料作文《玫瑰花与刺》就需要运用这一原理来分析。第一个小姑娘说:玫瑰园“是个坏地方”,“由于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就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其错误的实质就是只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忽略矛盾的主要方面。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也可以用分清矛盾的主次的技巧来分析。“记忆移植”有利有弊,它既可以给大众的生活、进修、职业带来很多便利,又会对思索起反影响,是创造的杀手。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要具有明确的辩证觉悟,立论行文便都会清楚明白。

三、事物是提高变化的,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方面转化。1984年的高考作文,提供一则中学生作文现状的材料,要求写一篇以对中学生作文看法为中心的议论文。命题的辩证性比较隐蔽,但实质是一篇涉及矛盾转化的辩证见解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感到“哑口无言”,老师辛辛苦苦地改,但“改而无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由“哑口无言”到“有话可说”就是矛盾转化;矛盾转化需要条件,这个“转化的主要条件”就是文章所要议论的主要难题。1994年的《尝试》,实际上隐含了由“失败”向“成功”转化的辩证哲理,论述人的一生需要尝试许多物品最后方能走向成功的道理。

四、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事物提高的根本缘故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199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就涉及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前者强调的主要是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而后者重点突出个人主观努力的影响,立论的基础就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五、质量互变的规律。事物的运动、提高是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量变的循环往复而又由低到高的螺旋提高经过,量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质变。1986年的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涉及的就是这一辩证原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量变经过;“大片森林的形成”导致气候的改变,这个条件与结局的关系,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经过。这个比喻性作文题的哲理色彩也是特别明显的。

因此,加强辩证思索的训练,提高辩证思索能力,是特别重要的。

技法例谈

辩证思索是思辩型作文审题构思的最重要的技巧。联系的见解、提高的眼光、一分为二的见解,是辩证思索的三柄利器。它可以拓开作文思路,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运用这三柄利器。

运用联系的见解

(一)分析难题时时处处可运用联系的见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全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下面请看一篇思辩型作文中的一段:

欧洲人喜食沙丁鱼,但沙丁鱼很难养,由于它们生性懒惰,常拥挤在一起而静止不动,死亡率很高。为此,大众在饲养的沙丁鱼中放几条鲶鱼,鲶鱼又喜食沙丁鱼,沙丁鱼为了活命,四散而逃,由于游动又大大提高了成活率,然而,如果鲶鱼放得多了,沙丁鱼都成为鲶鱼的美食,大众又怎样尝到新鲜的沙丁鱼?可见,能否吃到新鲜肥美的沙丁鱼关键还在于能否控制好鲶鱼的投入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就如一个工厂的提高吧,最主要的固然是领导是否得法,职工是否肯干,但与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有关政策能无联系吗?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销路、运输以及农业的提高、商业的繁盛……都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进修的提高也往往会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联系在一起,往往“小不周而乱大谋”。

这一段由沙丁鱼与鲶鱼的联系想到工厂的提高与领导、职工、政策等的联系,想到进修的提高与小事的联系,处处离不开联系,议论全面、周到,让人信服。

(二)要弄清楚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及联系的种类,就主要的联系进行重点论述,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面面俱到。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应当弄清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既要考虑事物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又要考虑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纵横联系。比如,我们在谈及“成才”这一话题时,就要考虑影响成才的各种影响。小编认为啊,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影响,而主观条件包括勤勉努力、兴趣爱慕等方面,客观条件则包括环境(顺境、逆境)、机遇、社会制度等影响。从以上条件不难看出,主观努力是成才的决定影响。经过这样一联系,我们也就有话可写,说理也不至于片面。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事物的因果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必然与偶然的联系等等。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事物之间的这几种联系。

1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因此,对于某些事,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因此然,分析它产生的缘故,弄清前因后果。通过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就会把议论引向深入。

例如,1991年“三南”高考作文试题是一幅漫画:左面一幅画一个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儿子吃鱼身子,自己吃鱼头;右面一幅画是这个妈妈老了,儿子给妈妈吃鱼头,并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怎样分析这幅漫画呢?我们可以采用因果联系法来分析。儿子何故给自己的老妈吃鱼头?这是由于儿子缺乏尊老善良,不懂得回报。何故会缺乏尊老善良?由于儿子从小就受妈妈宠爱。这就说明这位母亲爱子有余,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技巧,导致自食教子无方的苦果。经过这样一联系,我们就可以深刻领悟漫画的含义,得出“爱子要善于教子”的。

因果联系有两种情况:

[1]由因及果,先说缘故,后说结局。例如《莫谈“完全”》一文这样写道:

就是由于把生活看得太完全,我们错过了几许发现美妙事物的机会;就是对现有事物完全的相信,人类被蒙蔽了几许年。可是,正是不相信完全,不被它所缚,人类的社会文明才能一步步地向前提高。

[2]由果溯因,从结局探求其缘故。如《义理、考据和辞章’里面写道:

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由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由见解来统率的。

这种由果溯因的分析,使第一句话表达的见解很有说服力。

2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局部与整体是相互联系的,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片面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同样是错误的。

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试题《树木·森林·气候》就涉及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考生必须从树木想到森林,再从森林想到气候,接着又回过头来,从气候回想到树木、森林。这就要求考生用体系的思索思索难题,用体系的技巧难题解决。即从这一体系的各个要素入手,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接着由树木、森林、气候,联系到社会生活中某些类似的现象,把某些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转嫁”到另一些事物或现象上去。如谈社会风气和党风难题,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

有一则寓言很好地揭示了局部与整体、体系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寓言是这样的:有一只鸟即将飞来,鸟网张开着等它。捕得了鸟的,只是鸟网上的一个网眼。于是有人便制作了只有一个网眼的鸟网,结局再也捕不到鸟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体系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在体系与整体中,要素受控于体系,同时对体系也有反影响。

3必然与偶然的联系。

恩格斯说:“必然的物品,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物品,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我们不能把偶然的、表面的联系说成是事物之间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有这样一个故事:门捷列夫把一个个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写在一张纸牌上,在摆弄这些纸牌时偶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有人感到非常惊奇,曾问他怎样想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声笑起来,回答说:“这个难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无论兄弟们却认为坐着不动,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就行了!事务并不这样!”是的,虽然科技发明、创造的成果“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它是“踏破铁鞋”的必然结局。如果把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归结到机遇等偶然性影响上的话,我们就会问: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别人何故不能呢?我们只能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常犯“强取类比”的错误。强取类比,是指用来类比的两种事物之间缺乏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只有偶然的、表面的联系。下面抄录一则《教条主义必然失败》的病例加以说明。

小编认为‘吕氏春秋·察今》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楚国想偷袭宋国,先派人测量水的深度,并设立了渡河标记。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仍然按照事先设立的标记渡河。结局淹死一千多人,造成丧师失利的结局。楚国人失败的缘故在于:死守教条,不按已经变化的形势来处理难题。

这种情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发生。1958年我国曾经刮起一股浮夸风。大家在会场上虚报产量,你报亩产千斤,我报亩产两千斤。开头大家心头还有点虚,后来看见这样虚报领导喜欢,不虚报还要反你的右倾保守,于是争相虚报,浮夸成风。报纸上根据这些虚报数字用大字深入了解鼓吹大放卫星。这样不顾实际的乱吹浮夸,给我国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

在这篇文章中,“荆人袭宋”与“虚报浮夸”二者之间没有相似之点,没有本质上的必然联系,因此不能进行类比推理。如果硬将它们扯在一起,必然推不出正确的当然也就不能令人信服了。

(三)运用联系的见解可以开拓思索空间,丰盛话题。

如2000年高考作文试题“答案是丰盛多彩的”,如果我们用因果联系法,就可以向该“话题”的“前因”和“后果”开拓(这一点可参看“焦点话题:话题作文”的相关部分)。答案何故是丰盛多彩的呢?由于全球是千变万化的,看难题的角度、对难题的领悟、难题解决的技巧不一样。既然答案是丰盛多彩的,我们就必须打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一传统的思索模式,培养创造性的思索,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寻求难题解决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技巧。这么一拓展,文章的思路就开阔了,话题也就丰盛了。

运用提高的见解

全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提高,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提高和灭亡的历史,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我们要用提高的眼光看难题。

(一)要用提高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新意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提高,新事物、新意识不断产生。我们只有用提高的眼光去看待,才能得出正确的。比如,关于“钱”这个话题,在以前的年代,大众知道只能“向前看”而不能“向钱看”。“钱”多了,这在当时是不能容忍的,认为是资本主义。那时大众都只能一心“向前看”而绝不能“向钱看”。到了今天,顺应时代的提高,“向钱看”又被大众重新提起,而且越来越成为大众追求的目标了,大众再也不会谈“钱”色变了。下面请看一位同学怎样论述“向钱看”的:

我们是在“向前看”的同时想到了“向钱看”的。市场经济要求把商品推向市场,而把商品推向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有了钱就可以扩大再生产。生产越来越红火,金钱也会愈积愈多,大众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在这种竞争力很强的形势下,办企业、办工厂都要讲效益。所谓效益好,其实就是赚的钱多。要有钱,才能谈得上进入的高质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向钱看”是时代提高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当然,提倡“向钱看”也不能一味盯着钱,心里想着钱,挖空心思去赚一些昧心钱。有些人为了钱,连人格、国格都可以不要,这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真本领,在市场经济中大展雄风,多赚些钱。这种“向钱看”的行为才是我们所提倡和希望的。

上面这位同学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提高的眼光辩证地阐述了自己对“钱”的看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大众的想法觉悟、价格意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科技提高给人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惊喜,也让我们困扰。战争、原子弹、恐怖活动、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回眸世纪,我们是忧,还是喜?下面请看一位学生是怎样论辩的:

看难题要用提高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可对方辩友只说到人口难题,没有看到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只说到核武器的难题,没有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性的核裁军。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难题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我们说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说长大成人不好,由于成长的经过就是排除困惑的经过。提高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瞻望全新的世纪。在他28岁那年,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传染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岁那年他看到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成立,从此传播革命大幕拉开;69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85岁那年他看到内罗毕宣言发布,从此女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92岁那年他看到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提高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此刻停步,这个孩子转眼已经99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衰亡,由于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祝愿,我们也有理由坚信他必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这位同学用提高的眼光看待20世纪所存在的“难题”。他扼要地回顾了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说明“难题”只不过是提高中留下的不和谐音符,雄辩地反驳了“回眸世纪忧大于喜”的见解。

(二)要用提高的眼光去预测事物的提高动向,展望事物的提高前景。

下面请看一篇高考作文《该做!谁做?》的片断:

毫无疑问,“助人为乐”该做!人人回答起来都那么干脆坚决,甚至这干脆坚决中还有种对生活中助人为乐灵魂太少的埋怨和不满。埋怨谁?不满谁?当然谁都不会想到自己。别人遇到麻烦事,自己却悄悄走开的人出于何心理呢?大概是想到有人会去做的,总会被做好的,不必是我。

有这样想法的人多了,助人为乐的人就少了,大众的埋怨又多了,当然是怨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别人”,自己其实也是自己所埋怨的“别人”当中的一个。

什么时候候才能不埋怨别人呢?答案简单——做!我做!我们赞美助人为乐的质量,我们自己也要助人为乐;埋怨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又做了没有,做了些何。当我们都能助人为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值得自己和别人赞美的质量。我们不再埋怨和不满。

仔细分析一下这位考生的思索轨迹,我们可以发现,行文中渗透了提高的见解:悄悄走开→助人为乐少了→埋怨就多了,助人为乐多了→埋怨和不满就少了。

用提高的眼光去认识事物,往往能写出想法深刻、文笔犀利的文章来,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思辩性。(这一点可参看“深刻透彻”部分的相关内容)

运用一分为二的见解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许多事物总是有内因外因、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因此,从两方面去分析事物的内外因、利与弊、得与失也是分析难题的一种重要技巧。

(一)运用二分法分析难题,能够避免议论的片面性和完全化,增强说服力。下面是2002年一位考生的杰出作文:

歌颂制度

其中一个:上帝与撒旦

上帝率领的天使足球队与撒旦率领的魔鬼足球队踢了一场球赛。经过90分钟的激战,比赛结局令人大跌眼镜:实力明显占优的天使队大比分败北。上帝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询问撒旦。撒旦一语道破天机:“我请的是中国裁判。”上帝恍然大悟。

竞赛需要制度就如同生活需要空气,脱离了制度的限制,上帝也不一定能赢。

之二:人类与天然

人类与天然一直是在斗争的。这种斗争是残酷的:开始是天然残酷,现在是人残酷。

人类向天然施暴时蔑视所有的制度,而天然向人类报复时却遵循所有的制度。

人与天然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在天然中生存,然而现代文明的急速提高,破坏了人类与天然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全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人类无休止地从天然界开采资源,又向天然排放弃物,当天然无法再忍受这种蹂躏时,她开始了报复行动:频繁的沙尘暴,危害巨大的暴雨和洪水,遮蔽海洋的赤潮,前所未有的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天然依照她的制度,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人在天然中生存,人要与天然和谐共处,人必须遵循天然的制度。

之三:中国与WTO

中国已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其中其中一个就是制度的转变。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然而这种文明的副影响是造成了一些落后意识的根深蒂固,地方保护主义仍有市场,人情买卖也时有发生,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的某些市场制度与全球脱节。

然而,加入WTO会改变这一切。公平竞争的制度将会得到彻底的实施。垄断与地方保护也将被打破。新的制度,将带给中国新的活力。

之四:其他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就好比飞机的航线。只要你我遵守制度,就可以在各自的航线上飞行,相安无事,如果有人违反制度,脱离了预定航线,撞机就在所难免了。也许不守制度可以占到一时的便宜,然而玩火者必自焚,肆意践踏制度的人必将受到制度最严厉的惩罚。

之五:结束语

制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妙。

这篇文章小编将从不同侧面,运用二分法原理,生动说明了“制度”与“方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思索的辩证性。

辩证思索常见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未必是B。比如,玩物丧志→玩物未必丧志,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运用二分法有时还能翻出新意,提出特殊的新见解。例如,“班门弄斧”,本来的意思是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是一种不虚心的表现。但从反面一想,“班门弄斧”也有好处,在行家面前“卖弄”一番,不仅可能得到行家的指点或赏识,而且是“小人物”虎虎有生气的表现,难道许多行家未成名时不正是这样的吗?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使议论更辩证,而且富有新意。

(二)运用二分法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正面与反面、得与失、利与弊、内因与外因同等看待,应该明确指出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并对主要一面作重点论述,对另一面只稍带几笔,这样,才能避免模棱两可、片面,使见解鲜明。

例如,“近墨者未必黑”,侧重于强调内因的影响,“时势造英雄”则侧重于外因的影响。下面请看示例。

示例一:的确,良莠混杂,良可莠化。但近墨者不黑,却也存在。我认为,良莠同在,良是否莠化;近墨者,是否会墨化,这尚在关键在于能否把握自己,是否在胸腔中有着真正的正直灵魂!(《近墨者未必黑》强调内因)

示例二:我想,弄潮儿身怀绝技,遇时而兴,当然令人钦敬。但我又想,波不翻,浪不涌,何来弄潮英雄?弄潮儿应潮而生,无潮何来用武之地?由此我明白了“时势造英雄”这个道理了。(《时势造英雄》强调外因)

运用二分法最忌“平分秋色”,“各打五十大板”。我们在辩证思索的经过中,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但在写作经过中,就“一面”谈深谈透,文章同样具有思辩性,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行了。下面请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移植的记忆——创造的杀手

(北京考生)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则个人和社会都将是一件不幸的事务,且不论其是否有悖于伦理道德,仅从其对思索的反影响上,就可以见其危害。

移植记忆的目的何在?据说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传袭智慧了。那时的教育经过想必非常简单,学校和医院合办,动了手术旋即领取毕业证书,快哉!况且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完全“听话”,个个“合乎规格”,教育者岂不省心了。

有人津津乐道于此。更多的人大概会不屑,忧虑甚至愤慨。大众终究都会明白,在移植记忆的同时,你也推开了创造之神的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创造出来的不过是千个牛顿,千个贝多芬,千个达·芬奇,那么爱因斯坦会不会出现了呢?米开朗基罗会不会出现呢?一种整齐划一的记忆势必造成整齐划一的思索方式。而“天才们”闪烁的想法被貌似“普遍的大智慧”所扼杀,到此时,我们拥有的大智慧还会智慧下去么?没有“天才”的社会于是停止了提高,没有提高的社会终究走向沉寂,最后灭亡。人类通过移植记忆而获得的“大智慧”,被时刻的车轮碾成粉末。

我们需要的是何?不是几许几许的智慧,智慧是无穷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探索智慧的技巧、力量和勇壮。这是创造的思索。我们可以无知,但拥有了创造的思索,我们终究会走向有知。所谓的“大智者”,如若没有或失去了创造的思索,其所得终会停滞,甚至走向无知。创造的思索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探求新事物的技巧,一颗永不骄傲、对未知高度渴望的心,有了这些,我们又何惧会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呢?可以这样说,创造思索正一个创造天才的有效的“永动机”。

我们立于世纪之交,面对的是21世纪科技的浪潮,我们凭借何在智慧经济的大洋上泛舟呢?江总书记说得好,创造是智慧经济的灵魂!让我们拿起创造的橹,张起创造的帆,迎着21世纪的朝阳扬帆远航。

这篇文章只抓住记忆移植对思索的反影响来立意,并没有顾及记忆移植带来的种种便利。立意切合时代脉搏,立论闪烁哲学光彩,例如分析“无知”与“有知”的相互转换,阐述“大智慧”的永存与消亡的前提与缘故,都极具哲理性,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

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绝大部分考生是从正面谈“真诚守信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逆向思索,就会使文章多一些辩证色彩,更能显示思索的深刻性,立意的特殊性。下面请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身份是自己努力的还是遗传的。

阿苏大苏打撒旦撒打算阿苏打上大大阿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