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作文素材议论文 守住乡土文化的作文

乡土作文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它依托乡土文化进行作文活动,丰盛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反过来,它对乡土文化也具有积极地促进影响。两者可谓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笔者近年进行乡土作文教学的操作和探究,对两者的相互影响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索。

一.乡土作文教学的源泉

乡土作文教学离不开“乡土”二字,“乡土”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教师编写教学文本必须依赖乡土素材,学生写作也离不开乡土素材。整个教学经过,无论是内容或形式,“乡土”一以贯之。“乡土”是特定地域的时刻和空间的总和,是特定地域的物质和灵魂的总和。通俗地说,是这个地方世世代代大众生活的积淀和延续。这些积淀和延晌含续实质上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丰盛,包罗万象,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今人事等,无不涵括其中。它们有如甘霖,滋养和繁茂着乡土作文教学这棵新的绿化树。可以说,乡土文化就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源泉。有了源泉,乡土作文教学之树必然茁壮成长。例如,笔者近年在佛山南海任教,课余时刻经过搜寻、走访、查阅等,整理了大量的佛山文化资源,编写出多册校本教材,涉及了佛山文化的诸多层面,如《带你游览佛山名胜》《带你触摸佛山文化》《南风古灶与佛山陶瓷》等等,这些校本教材激发了学生认识佛山、思索佛山的强烈兴趣,也成了他们在作文活动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调查表明,学生最喜爱最积极参与的语文课程中,乡土作文课程遥居第一名。

二.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绝不是宴局笑为乡土而乡土,仅仅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地描述或观照,那是对乡土作文教学的歪曲。乡土作文教学也不只是为作文而乡土,旨在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种说法过于片面。笔者认为,乡土作文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语文教学形式与乡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经过,是教师依托乡土文化,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建构和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并反过来对乡土文化进行投射和润泽的经过,而这正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以此为核心,乡土作文教学就必须高屋建瓴,拓宽视野,从长计议,而不能囿于作文教学的狭小时空中。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作文与育人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与润泽本土文化相结合。换言之,乡土文化的提高与繁盛,最起码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而乡土作文教学就成了贯通两者的真正桥梁。

三.乡腊御土作文教学的反射

乡土作文教学以乡土文化为源泉,以发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占有丰盛的作文养料,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够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提升了,又会促使他们去追寻更高的目标,而每达到一个高度,他们的情感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升华会像炽热的阳光一样,反射给乡土文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热爱乡土文化

乡土作文教学,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受到乡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活动,其情感不断得到升华,其心灵不断得到陶冶。他们为家乡的秀丽风光而陶醉,为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为家乡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提高变化而欣慰,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片土地上已有的灿烂和伟大,也期望着这片土地的明天会更美妙。这正是乡土文化的魅力所在,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学生深受本土文化的滋养,岂能不热爱本土文化?!

例如,笔者所辑录的高中学生的乡土作文,抒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异常丰盛,大致可归纳为下面内容几类:(一)对佛山秀丽天然风光的歌咏,如《情满樵山》《千灯湖寻梦》等;(二)对佛山历史人物的崇敬,如《飞鸿的天空》《南海出了个詹天佑》等;(三)对佛山文化艺术的褒扬,如《武术与舞狮》《姐姐的粤剧情结》等;(四)对佛山民情风俗的喜爱,如《正月十五行通济》《爱吃年夜饭》等;(五)对佛山现实人事的赞美,如《记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曾经的贫困村》等;(六)对佛山美妙未来的畅想,如《我看南海金融高新区》《广佛同城的畅想》等。

(二)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乡土作文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特质为目标,也以增强大众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觉悟为己任。两者可谓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在教师的感染和激励下,学生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由热爱乡土文化,深入到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这是学生情感与人格升华的必然结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道理,学生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也一个由进修到热爱再到保护传承的经过,爱之深则护之久,护之久则传之远。

笔者曾经就此话题组织学生上讨论课,讨论分类进行,总题目是:我为佛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些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谈做过的,有谈将要做的,已做的列举多多,未做的设想满满。比如,有同学成功说服村里人没有拆掉古祠堂和石牌坊,有同学把自己家制作西樵大饼的经过和技巧拍录成光碟,有同学制止游客污染南海影视城的环境,有同学利用假期拜师进修舞狮子舞龙灯,还有同学建言村村设立村史馆等等,不一而足。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除要进行深入发掘、筛选整合外,还有进行信息储存和科学规划。在这方面,编写校本教材很有必要,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制作图片、刻录光碟、进行网络传播等,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乡土作文教学的润泽

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能够创造、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事务。乡土作文教学就长远目标来说,期望培养和造就对于乡土文化有所创造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保护者和传承者。因此,要使乡土文化的园地里成长出创造的大树,就要使土壤和树苗得到应有的润泽。对乡土文化进行“润泽”,这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此目标或许难以实现,但朝此目标迈进是完全可能的。

(一)培养创造思索,孕育文化新苗

乡土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式创造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当然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索,也期望在本土学生中孕育出文化新苗。例如,教师期望通过乡土作文教学的潜移默化影响,对某些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栽培,这或许能孕育出未来的乡土文学家、民俗家、史学家等。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由于受到本土文化和中国乡土文学的双重滋养,在故乡潞河中学读高中时,就写出了取材于本土生活的成名作《青枝绿叶》。此后,他勤勉笔耕,著作甚丰,成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杰出代表。乡土作文教学正是期望培养出类似有潜质的学生,使他们在乡土文化领域里出类拔萃。笔者现在的高二学生中,有一位对乡土文学兴趣甚浓,且写作潜质甚佳,他已经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了以乡土为题材的小说散文10多篇,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中国乡土文学的90后代表。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这样的“硕果”只能是一种乐观的期待。由于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诸多影响。

(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学提高

乡土作文教学以创造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筛选整合,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影响,来“润泽”着乡土文化,使乡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保护和传承,甚至得以发扬光大,这将反过来为乡土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乡土作文教学不断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乡土作文教学的提高,以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到了那时,乡土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乡土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创造元素的新成员了。

作为乡土作文教学的操作者和探究者,我们正在不懈地努力着和期待着。

聂长河,语文教师,现居广东佛山。这篇文章小编将编校:老 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