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司空,司空见惯的司空见惯了什么?
大家熟知的典故是这样的。
曾写过《悯农二首》的诗人李绅,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传唱千年,饱含着他对辛勤耕作的底层农民的敬重与同情。
可是李绅做了大官后就追求奢糜享乐了。一次他巡视到苏州,设宴请刘禹锡探讨诗文。席间,李绅安排家妓歌舞祝兴。刘禹锡即兴创作一首《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苏州刺史肠。
刘禹锡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李绅这一高官阶层奢靡的不满,以及对苦难百姓的怜悯同情。那个当年写《悯农》诗的李绅,褪变成忘却初心使命的享乐主义者了。
很多人都以为李绅的官职就是“司空”,是大官 ,甚至百度上也有词条这样解释。
我就来较较真儿!先看看“司空”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甲骨文作“司工”、“嗣工”,其主要工作是土木建筑。西周时,“司空”,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秦朝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主政,不设“司空”;
汉初,无“司空”,汉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经反复设置,于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改为“司空”,掌水土事。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
新朝(9年~23年)设大司空、大司徒、大司马为三公;
三国时,“司空”与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合称五府。魏蜀吴均置;
三国袁绍四世三公图谱
两晋南北朝时期,“司空”仅为大臣虚号,有叫“长史”有叫“司马”不一,品秩一品;
唐朝(618年~907年)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正一品,作为大臣的加官及死后追赠,不置属员。
唐朝的三公,包括“司空”,是虚衔,没有机构,没有编制,没有衙门,更没有办事职员。
所以“司空”是唐朝皇帝在有功大臣死后,用来追赠大臣的正一品官职的。比如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魏征)病死,李世民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也有特例:唐朝仅有一例在生前同时担任“司空”、“司徒”,此人就是深受唐太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贞观年间,长孙无忌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
综上,文中主人翁李绅生前并没担任“司空”官职。但是逝后,真的被追赠“太尉”,谥文肃。这个“太尉”与“司空”是等同的官职,都是正一品。所以刘禹锡诗中所称“司空”的官职,也算蒙对了吧。
明代大司马牌坊
开卷有益,我们共同进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司空见惯的司空字是什么意思.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