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历史典故有哪些 西周历史典故? 西周经典故事

一、西周历史典故?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退避三舍:

三令五申

围魏救赵

一鸣惊人

二、西周分封典故?

西周实行分封制,它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紧密结合。 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西周分封制下,土地和劳动者名义上都归周王所有,下一级须对上一级承担缴纳贡物、服力役、军事保卫和述职等义务。实际的制度运行过程中,各级贵族在自己的封地内,有世袭的行政统治权和经济剥削权;和王畿一样,封国、封邑可设官治理,建筑都城,并拥有军队,俨然又一小王国。东周以后,该制度渐为郡县制取代。

三、与西周有关的历史地理典故?

西周的历史典故(一):呆若木鸡

纪渚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渚子回答说:「鸡的性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渚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渚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渚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西周的历史典故(二):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胺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

西周的历史典故(三):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西周的历史典故(四):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西周的历史典故(五):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会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四、西周地理典故介绍?

菟( tú)裘氏,伯益后裔之国,《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徐氏……菟裘氏、将梁氏……”菟裘国立国较早,夏朝时已存在,历经夏商周三代一千余年,西周时退出历史舞台。菟裘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左传》杜预注:“菟裘,鲁邑,泰山梁父县南。”梁父县,在今山东新泰市,《水经注》载:“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西南流,迳菟裘城北。” 今山东新泰市楼德镇西村有“菟裘古城遗址”,当为菟裘国之地。这个位于宁阳、泗水、新泰、岱岳四县(区)交界有着四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菟裘族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营建城池,发展经济,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部族。

“菟”和“涂”通假,《公羊传》记载为“涂裘”,菟裘氏即为涂裘氏,但涂裘氏很有可能来源于鹘(gǔ)鸠氏。关于鹘鸠氏,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少皞氏掌营造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鹘鸠氏,司事也。”孔颖达疏:“司事,谓营造之事。于六官皆属司空。犹如司空与共工各为一官也。”也就是说,司事跟司空、共工一样都是属于执掌营造工程的官。少皞,也作少昊,为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集团最高首领。西晋《帝王世纪》载:“少昊自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崩葬云阳山。”唐代颜师古注:“云阳山在曲阜。”《左传·定公四年》中也有“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的说法。曲阜是少昊部落的发源地,位于曲阜东北一带的鹘鸠氏在此立国符合地理建构。另外我们都知道徐国之徐氏、群舒之舒氏都出自皋陶后裔,“涂”和徐、舒一样可能都来自“余”,他们的共同先祖是少昊,徐氏和舒氏都有造屋筑舍的技能,而鹘鸠氏也擅长营造之事,从鹘鸠氏沿变成涂裘氏来看,这三支族系很有可能来自同一家族。

少昊陵

春秋初期,菟裘国已经成了鲁国的一个邑,那么它是何时被鲁国吞并的,恐怕已成千古之谜。名不见经传的菟裘国在史书上被史家一笔记过,若不是鲁隐公的一句话,这个小国很有可能被人忽略。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使营菟裘,吾将老焉。”鲁隐公当了十一年国君,准备将政权移交弟弟公子允,自己则退居菟裘邑养老。这又是怎么回事?鲁隐公为什么要把政权交还给公子允?原来鲁隐公只是个代理国君。当年鲁隐公的父亲鲁惠公死后无嫡子,国君继承人只能去庶子中找,鲁惠公有两个庶子:公子息(鲁隐公)和公子允(鲁桓公),但公子允的地位比公子息稍高,按照周制,公子允为世子,不过当时公子允年幼,国人拥戴贤明的公子息为国君,公子息自觉身份卑微,不愿就任,最后以摄政的名义代替弟弟行政,等弟弟长大了归还政权。

五、西周著名典故?

1、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2、宠幸褒姒。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最终西周果然灭亡。

3、昭穆嬉游。昭穆嬉游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这二人喜欢游山玩水,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传说周穆王曾经还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于这两人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导致周朝国力衰落。

4、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5、昭王南征。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时期,周昭王对楚或荆发动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西周早期,在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打击了楚国的东进势头。

六、东周和西周有什么典故?

西周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东周

七、西周厉王宠妃典故?

褒姒与周幽王最为经典也是世人所熟知的故事便是烽火戏诸侯了。千金难买寸光阴,千金更难买美人一笑。为了博取褒姒一笑,幽王可谓是愿花尽物力财力征集博笑的金点子。试了很多方法。召集乐工鸣钟敲鼓,或招人进献歌舞,更有每天命令司库进献上百丝绸良缎、撕帛来取悦褒姒,事与愿违,褒姒始终不开金颜。

这时朝中阿谀奉承之人便有了机会进言以取得幽王信任。大奸臣虢石父想出了烽火戏诸候的主意。烽火戏诸候的结果便是褒姒开口笑了,而众多诸侯却不再信任周幽王。敌寇入侵,烽火台燃起烽火,却没有诸侯前来救援,西周便不复存在了。

周幽王为了褒姒的一笑断送了国家的命,也断送了自己的命,可以说是君王对情爱的痴迷,也可以说是昏庸无道。后来这个故事也为世人所不断评议。

八、东周西周历史发展特点?

一,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二,西周时,周朝鼎盛,四方诸侯都望之臣服,天下还算和平。东周时,周朝衰微,朝纲不振,四方诸侯各自为政,互相侵略吞并,争霸称王。

三,西周时完全是奴隶社会,而东周是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渡阶段。

四,西周时文化历史留下的典籍与东周相比,显得极少,在文化科学方面都没有东周活跃。

九、西周的历史背景?

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弟周公旦辅佐成王继位。不久发生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周公旦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为稳定东方,扩大实行分封制的范围。

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经过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规律。

十、郑州东周西周的历史?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 称为战国时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