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的典故和诗句(折柳送别的寓意)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一幅垂柳图随着舞者的脚步,在场地中央呈现出来,舞者们手捧发光的柳枝,从四周围聚在一起,最后,冰雪的颜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场地上生机勃勃的绿色。《折柳寄情》这一节目感动了不少网友,直呼这是“中国式浪漫”。

来是迎客松,送是折别柳。一曲《送别》,在鸟巢上空响起,期待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所有来到北京的朋友们,带上这一条柳枝,带走中国人民的友情。新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聊一聊冬奥会闭幕式上折的是什么柳?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环节。图/新华社

外柔内刚的柳树

幕启幕落,一场相约冰雪的赛事被画上句号。对于每个人而言,最珍贵的记忆,就藏在那些一闪而过的瞬间里,有欢笑,有泪水,有震撼,有感动。一条折柳,送给即将去往远方的客人,那些交汇的目光,那些绽放的笑颜,那些真心实意的拥抱,皆被承载其中。

“冬奥闭幕式上使用的柳枝造型,可能是垂柳,大多生长于中国南方。”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说,垂柳属于高大的落叶乔木,产自长江与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多用于园林绿化中,用作行道树,观赏价值高,“柳树自古都有做‘送行’、‘饯别’之物的传统,它的生命力顽强,是广生态幅植物,不论顺插、倒插,不论土壤湿润还是干旱,都可以存活。”

张志翔介绍,柳树的形态非常多,包括乔木、灌木等,“我们国家的柳属植物中,有275种柳树,从整体来看,整个柳属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从南方的亚热带乔木,到沙漠中的灌木,再到高寒地区匍匐在地上的柳树,都能够见到它的身影。

既喜欢水,又耐贫瘠,柳属植物顽强的生命力,让植物学者们对它津津乐道。张志翔认为,冬奥闭幕式上使用垂柳作为表演元素,造型美观的同时,又能够通过靓丽的绿色展现生机,他说:“造型柔美,但又有一种坚韧的气质,外柔内刚。”

柳树在我国是很普遍的植物

“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资料显示,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载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在史前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过“柳”字,中国柳树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历史记载,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用的就是柳树。“柳的种植地域特别广,容易成活,也容易识别,在中国园林景观中,是特别常用的一种植物。”张志翔说,柳树在我国随处可见,不论是河流旁,还是沙漠里,都有柳树,“柳树的观赏性,在国内有很高的地位,它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让人离不开的树种。”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提到荷塘两旁的树时,用了“杨柳和不知名的树”来形容,张志翔说:“这也能从侧面看出杨柳在我国的地位,不仅是百姓喜欢在村旁舍后栽种柳树,文人墨客也对它情有独钟,古典诗词当中提到的柳更不必说。”

“柳树在国内知名度这么高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好养活,也因为它观赏性强,从它的功能上说,也有用来制作成薪炭,提供燃料,有一些品种的柳,还可以用来入药,比如阿司匹林里的有效成分,最早就是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张志翔说。

折柳送别的历史由来

在中国古代,每逢春暖花开,古人多要远行,在交通不便的过去,每一次出行,都不知道再相见又是何年,因此,古人特别重视送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对杨柳的描述,也是第一次提及“折柳送行”这一习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告诉记者,关于这一习俗的历史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在离别时候赠送柳枝,表达难舍难分的情感;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柳树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带着柳枝远行,到任何地方都能够生长,借用柳树来祝福远行的人们随遇而安,表达惜别怀远的情感。”张颐武提出,折柳送别这一意象的使用,在汉唐时期都比较普遍,此后就成为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基本象征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当中提到,在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临行惜别之际,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张颐武说:“古时告别,往往有长亭、柳树,所谓送人千里,总有一别,折柳在这里表示不舍的同时,实际上也有春天的含义,都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树在春天长出新芽,所以也有对送行之人的祝福在里面,这其中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寄情天地的中国式浪漫

有网友表示,北京冬奥会给出的惊喜,是首尾呼应的。不论是开幕式上采用24节气的倒计时,还是闭幕式里的折柳寄情,都弥漫着一种中国式浪漫。张颐武说:“中国人对植物自古就有很多寓意,比如梅兰竹菊,所谓中国式浪漫,是我们通过感受和比喻的方式,去同步自然界的物质,运用通感的手法,寄托和传递情感。”

柳树清淡、辽远,春风拂过,姿态优美。张颐武认为:“其中体现的是中国精神,展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所谓的中国式浪漫,就是我们的文化心理与精神气质很契合的那种浪漫。”杨柳依依,让人仿佛看到一幅送别图景,在江南流水旁,在西北边塞上,微风掠过,轻抱友人腰间,人与自然协同,让告别,变得含蓄,隽永。

古时,一场别离,便极为珍重,如今,因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送别却变得很轻易,因为流动,本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或许,人们不再需要折柳寄相思,不再将这些浪漫的意象贯穿生活始终。张志翔提到:“柳树,在我国的生态修复领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北方的旱柳为主,运用在华北、西北等地,同样,在北方美丽乡村建设中,柳树作为一种美化环境的植物,而发挥着巨大作用。”

有的人在回味昨日温情,有的人在仰头期盼未来。张颐武认为,柳树作为一种隐喻,是中国传统社会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他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这是独有的东方美学,一种含蓄的力量。”

跨过大江大河,轻抚小桥流水,经历了数千年斗转星移,一呼一吸之间,国人始终与天地共生,弹奏一曲独属于中国人的东方美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