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如何高效的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网友提问:

如何高效的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

优质回答:

分专题、分板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一共有四大部分,先全面复习一遍,再按中考的要求重点讲练:

①《力学》

压强与浮力的计算

杠杆的画法(最省力的力臂是难点)、平衡条件;

动、定滑轮及滑轮组的连接和计算;

动能和重力势能。

②《电磁学》

欧姆定律(公式及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串、并联电路在电压、电流、电阻方面的规律;

常见的电路故障(断路、短路的区别和辨认)、电路的连接(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的正确使用和读数,以及电能表的读数。);

电功率的三种算法(公式的推导、使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条形磁铁、∪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等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右手螺旋定则的运用);

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电动机、发电机的异同。

此外,精讲精练本地区近10年内的中考真题,有余力的话再兼顾其他地区有参考价值的题目。

闻达布衣,在广州任教,二十年的中、高考物理复习、研究经验,倾心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喜欢就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聊教育的那些烦心事、开心事……

相关文章: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其他网友观点

我很高兴为你解答

要想物理复习高效。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范围。这些是基础,如果超出了中考范围和课程标准要求,还在练中考无关的试题,那是在浪费时间。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中考的复习计划包括具体的复习进度和时间。

教师还要精心选择试题,对照看标准和考试范围。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

要及时的进行测试,要孩子们通过测试反馈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其他网友观点

高效上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首先教师知道学生的底子,讲高质量的题学生能否跟得上,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否完整,如果总是停止在强化知识点上无法高效。

物理教师在处理习题上可以把握尺度,让知识高效联系,可用不同方法说明,达到目的。

采用灵活多变方法引起学习高效思考,即可高效。像类比,对比,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知识进行归类及升华。

习题处理上可涉及多个知识点,一题多解,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

物理学每个部分虽然独立,但也不无关系,学法相似,能学好一部分,其他部分也能学好,即入门最关键,只有学生喜欢学,教师才满怀热情高效的教,才能高效,物理讲究在同一频道上,产生共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的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一轮是基础巩固,第二轮是专题复习,第三轮是模拟考试。下面我详细说说这三轮的具体操作。

九年级的新课结束后,我们就要开始进入复习阶段。我们为学生选择的总复习资料是《中考必备》,每个学校可能不一样。但是资料书的内容应该没有太大区别,我们选择这个复习资料是因为它的章节设置和我们用的教材章节是一致的。便于我们按照顺序来复习。我们是上学期放寒假前拿到书的,这个寒假里就会要求学生先做一部分。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把每个章节每个小节每个课时的知识点做个详细的巩固。我们首先把一个单元的知识脉络进行梳理,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涉及哪些重要知识点,然后再按照顺序逐个小节进行复习。内容一是各种概念理解,公式推导,常见的基础题型练习,还有就是所涉及到的重点实验。这一个步骤需要大约一个月时间能够完成。

第二轮就是专题复习,包括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和综合材料题等等。所选的题目也都是最近三年各地的中考真题或者改编题。这一轮的目的是针对性对某一类题型的训练,在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方面加以辅导。由于有了第一轮的全面复习的基础,第二轮复习主要就是归类。这一轮我们大约用两周。

第三轮就是模拟考试,其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中考题的题型结构,比如选择题有几个?填空题有多少?计算题有多少?实验题有多少?这些题型分值又多少?难度又怎样?总之就是让学生熟悉中考。二是在模拟考试过程中让学生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去解决问题。三是通过模拟考试建立学生的自信,因为学生在这一轮会明显感觉得到自己的进步。模拟考试完了一定要评讲试卷,让学生做试卷分析。差不多做个五到八套试卷即可,大约需要两三周时间。

这就是我们每年复习的过程,希望对你有用。不当之处还请赐教!

其他网友观点

怎样上好物理复习课,物理复习课的目的在于能让学生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每章节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复习课也是师生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尊重、关心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排除他们知识上的障碍和心里障碍。

一、引导学生阅读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阅读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钩钩画画;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句可加上重点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吟读,理解涵义;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好。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内涵。

二、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是学生复习时的“指南针”它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课本,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千万不要误以为课本太简单,目标没有用,而导致课本草率结束,这样做会吃力不讨好,时间耗了,但却没有收效。

三、建立章节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阅读章节内容后,要让学生合上课本想一想、说一说这一章学到了哪些知识,说一说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在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不要包办代替,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补充,教师要对学生的行动充分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规律。在复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每天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与学生一起与遗忘作斗争。适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浓缩记忆口诀。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实相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沿主轴像随物同向移,像与像距同时变《大或小》;镜不动,上下左右物像反向移;物固定,像随透镜移向同。例:托盘天平的使用:一放《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先调游码后调天平平衡螺母》,三测量。左物又码勿搞颠,增减砝码镊子行,先大后小要牢记,砝码不平移游码。左盘等于右加游,记录数据带单位。例: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等距,像是正立、虚像。

五、加深对“双基”的理解

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在学新课时可能没有完全正确的掌握,在复习时有必要强化和加深。例:在复习《长度的测量》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外还有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在复习《压强》时,P=F/S时,F有时就等于重力,有时又不等于重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压力就是重力,在已知质量时,F=G=mg,g=9.8N/kg。在复习《浮力》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强调浮力只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这样对比后学生会牢固的掌握浮力与压强的区别在哪里。在复习固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压强时,强调固体的压强有时与物体的重力有关,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重力无关,只与液体的深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六、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解题方法的总结

复习时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提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例:在复习《大气压强》时,提问: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没把房子压塌?在分析解题中,强调分析过程,注重培养能力。在复习功率后,做有关功率的习题时,可引导学生运用P=W/t和P=Fv,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对两个公式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区别及联系。

其他网友观点

第一要“独立思考”

避免各种“抄袭”和“类抄袭”!抄袭害死人,这一点有些学生到死也不会明白。所谓的“类抄袭”包括遇到不会的题不经过深入思考就立刻从网络上、手机上、同学中、老师中询问答案!这样未经思考而获得的答案是非常浅显的认知、虽然或许已经懂了,可是却失去了深入思考的打好机会!而深思是培养独立的最好方法!对于不会的物理题,通过深思可以把题目的各种相关物理知识建立起广泛的链接,纵然最终没有得出答案,但是深思的过程已经独立的复习了一大片物理知识,这个过程是任何简单复制答案所替代不了的!

第二要“自主复习”!

要有主动性!哲学上说内在影响外在!人能做成事最重要的是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家长、亲朋、老师的催逼利诱都只是外在的无奈之举,必须自己打心眼里就想好好复习,才能复习好!对于最后中考冲刺阶段来说,可以通过“自主归纳总结各种题型、建立错题集、多题归一、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复习!

当然以上复习全部都是建立在“理解”两个字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学习物理一定要避免死记硬背!

中考考生们,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jpg” />

与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