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一词出自,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一本书?
1、化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非所有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有机会形成化石,大部分生物死后不是被其他生物吃掉,就是被微生物分解掉,因此形成化石的概率很(B、低)。
A、高
B、低
答案:B、低
2、“表里山河”一词出自(B.《左传》)。
A..《论语》
B.《左传》
C.《战国策》
最佳答案:
正确答案::B.《左传》
3、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A、蒸汽机车)基本上是唯一的列车动力源,在全世界铁路上广泛使用。
答案:A、蒸汽机车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里.jpg”/>
网友提问: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里?
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
优质回答:
表里山河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说的就是山西地形的险要之势,外有大河,内有高山。
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的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春秋时期,晋国和南边强大的楚国就有一场著名的战争——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心中疑虑。大将狐偃说:”打吧!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如果打不胜,晋国拥有表里山河的地形,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
山西之名,就是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边有太行山、西边有吕梁山、北部有恒山,南部有中条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除了纵横的山势,黄河也成为山西北部一条天然屏障。山西境内还有汾河和海河两大水系,地理位置独特。
其他网友观点
“表里山河”的来源
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早在先秦时期的《左传》,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表里山河”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呢?
根据《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述: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说者曰:大同于京师,尤为建瓴之势,朝发白登,暮叩紫荆,则国门以外,皆战场也。往者土木之变,敌虽深入郊圻,赖大同犄其后,故不能以得志。嗣是关门告警,未尝不以大同为锁钥之寄。且夫天下之形胜,莫若陕西,赵主父攘地至云中、九原,遂欲直南袭秦咸阳。秦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既又使蒙恬除直道,自九原抵云阳。张仪之以秦胁燕也,曰: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唐范阳之乱,李泌议遣安西西域之众,并塞东北,自妫檀南取范阳,然则左顾范阳,右顾咸阳,燕、秦捷径,皆道出大同也。近时为门户计者,切切于议屯、议戍、议转输,而边事日棘。嘉靖中,督臣翁万达上边议,谓山西太原、大同,皆与京师相表里,防维最重。
可见,表里山河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两山夹一川
山西地处中国第二级台地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在其最东部是从东北方向延绵而来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脉,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吕梁山脉,被人们誉为“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断陷盆地,其中以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五大盆地为最。这些山脉及两山之间的众多盆地使山西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而环护着这两山一川的即是从天而来奔腾汹涌的母亲河——黄河。
中国历史上惟一三千多年没有变更区域的省
自古以来,一统天下的朝廷君主,分封诸侯或者设置郡县,始终都严守着所谓“割裂山河”的原则。出于中央政权的安全考虑,藩镇诸侯管辖的地域,一般都不得独踞天险。山西,几乎成为惟一的例外。
因为山西是地理造就的文化圈,它西边以黄河跟陕西划界,东边以太行山跟河北河南划界。地理决定了它的边界,这两大地貌基本上就决定了山西的区域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地块。在这个地块以内的,就算分开,也是暂时的,迟早会形成一个大单元。而之外的,山西也很难扩张出去,除非是争天下。比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一家就是从太原出发夺的天下。所以太原也有龙城的说法。
可以说,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地貌,让山西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国数千年来惟一没有大变化的省份。
其他网友观点
2000多年前的《左传》用四字概括山西——“表里山河”,意指山西外有大河、内有高山。过去提到山西,想到的是“云冈、平遥、五台山”,而今天的山西,正主打三个旅游新品牌:“太行、黄河、古长城”!
山西位于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处黄河中游,自古即有“表里山河”之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全省境内山脉及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80%以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一年四季气候适中,季节分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篮,芮城县的西侯渡是目前所知的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遗址,距今已有180万年之久。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山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西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现存最多的省,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地面不可移动的文物总数达3.5万余处,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截止目前,山西省共有A级景区163家,5A级景区7家。
1.皇城相府
巍巍太行腹地,自古人才辈出,清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就是其中一位,他背后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而孕育出数辈英才的陈氏大宅,就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的皇城相府。相府外观为城堡形制,依山而建、高墙巍峨、气势磅礴,历经300年风雨,如今仍挺拔于世,与一般的三晋民宅相比气势非凡,有“小故宫”之称。
2.绵山
绵山,也称介山,为太行山支脉,位于介休县城东南20公里处,海拔高度2440米,以其形势绵亘而得名。是晋国名臣介子推抱母殉难的地方,也是一处融自然山水和佛道文化为一体的景区。绵山山势巍峨,起伏绵亘百余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旅游避暑胜地。绵山水源丰富,天然植物茂密,山势陡峭,多悬崖断壁和岩洞,形势险峻。早在北魏时,山中即建有寺庙,初唐时已是一处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绵山古迹很多,往返约18公里左右,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
3.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闻名全国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故宅。大院始建于清乾隆20年,整个建筑群设计精巧,工艺考究,俯视呈“喜喜”字形。它集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于一体,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整个大院没有一草一木,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对称,层层叠叠的重复,形成了巨大的震慑力,是清代大户人家的典型宅院。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一寿变百寿”图,100个不同造型的寿字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4.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所建,周长6.4公里,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墙上筑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士。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
5.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地跨晋、冀两省。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61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60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佛教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气候清凉宜人,革命遗址众多,地质遗迹丰富,是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科普基地于一身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6.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51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7.雁门关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最为悠久,经历战事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质的历史建筑遗存,形成了景区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旅游风情,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历史作用和兴衰历程,讲述着3000多年来它所见证的沧桑变迁和风云际会。
其他网友观点
“表里山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最早就是形容山西的地形如同山环水抱,有山河为险。现如今,如果翻看中国的行政区划地图就会发现,山西的行政地图是非常有特点的,基本近似于平行四边形,黄河的“几”字形弯道,太行山,阴山东麓,共同把山西包围在了里面。这也应和了中国古代区域划界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即“山河形便”,也就是按照天然的山川河流来实行划界。而在山西的内部,更是有汾河自东北向西南,几乎贯穿了整个山西,此外还有吕梁山脉,中条山脉横亘其中。而在整个北方大地,山西以东是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山西以西是陕北高原以及关中谷地,山西居于整个北方的中轴。而且山西直接面对的是蒙古高原,在古代一直处于中原文明和游牧文明冲撞的第一线。由此种种,可以看得出,山西的军事战略地理极其重要。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盘踞山西几十年的阎锡山,他的军队战斗力其实非常一般,都是土枪土炮,他能搞如此之久的割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山西这“表里山河”般的山川险要。再比如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政权,它是“十国”中唯一一个盘踞在北方的政权,而且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都不敢轻易向北汉开火,一方面是因为北汉有辽的撑腰,另一方面就是忌惮山西山川险要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直到北宋建国后十余年,宋太宗才挥师四十万重兵,攻下了晋阳城,并且为了泄愤,下令屠城,并一把火夷平了这座城市。历代统治者都对山西这块土地心存忌惮,就是因为山西这样的地势极易形成军阀割据,因此除了采用“山河形便”的原则来划界,往往也会采用“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来割裂地形所造成的天险。在山西有非常多著名的险关要塞,这都离不开山西这一天然的地形特点。著名的军事重镇,比如太原、大同、上党(今长治)、蒲州(今永济)。著名的险关,比如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宁武关、偏头关。著名的渡口,比如壶口,风陵渡、龙门渡口。
其他网友观点
“表里山河”出自《左转》,是晋文公重耳与其舅舅狐偃(字子犯)在城濮大战前的一段对话。指的是晋国(以今天山西为主体,但范围大的多,包括河北,河南和山东的一部分)外表有山,内里有黄河、汾水,物产丰富,可自给自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打赢了那么诸侯归附;打败了可退守自保。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到现代“表里山河”专指山西。
山西是个好地方,位于东倚太行山,西抵黄河,中间是高度不大的三大盆地平原,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说。笔者多次去过山西,去出差,去旅游。坐汽车经过娘子关和固关,其险要的地势让人惊叹,感叹我国古人的智慧和能力。后来坐飞机从青岛去乌鲁木齐,经停太原,趁着天气尚好,在经过华北平原和太行山时,将这里地貌用相机拍了下来:
在华北平原的上空是一马平川,斑驳的点缀着村庄。
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界限非常明显,过了这个陡然隆起的山脉就是山西了
从飞机上看,“表里山河”表现的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