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左以待什么意思,虚左以待什么意思左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文/麦初齐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所以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家庭聚会还是应酬客户,但凡有人的地方总要讲究个礼节,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自然涉及到座位的安排,因为座次可以看出人的身份地位,那么到底如何给予家中长辈和客户以尊重呢?
古人有“虚左以待”和“无出其右”的典故,从这两个成语来看,左右哪个为尊的确有点糊涂,当然为了在社交中不出现笑话,我们还是有必要弄清的。
01“虚左以待”和“无出其右”的典故是什么?
“虚左以待”是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个故事讲的是信陵君魏无忌听说魏国有一个隐士叫候嬴,70岁了家里很穷,在魏都大梁的夷门也就是东门当看门人。于是,魏无忌在家中大摆筵席,亲自坐着马车去迎接候嬴,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把马车上自己左边的座位空了出来,所以说在当时“左”是尊贵的。
“无出其右”是出自《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这个故事讲的是刘邦有一次途经赵国,特意摆出了皇帝的威风,令赵国的臣子不满瞒着赵王要杀刘邦,事情败露臣子们自杀了不少,赵王和贯高因此被抓押送到了长安,刘邦不让任何人护送,而田叔等人化妆成了家奴一路跟随。
到了长安,刘邦亲自审讯贯高,才知道赵王并没有谋反,对于臣子还极力劝阻,于是被降级释放,赵王谢恩并希望释放随他而来的大臣田叔,刘邦惊讶有如此忠诚的臣子,于是有了感慨,自己的西汉臣子没有能超过他们的,可见此时“右”是尊贵的。
02“左”和“右”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左右不过是一个辨别方向的词,尤其是对于不辨东西南北的人来说,但是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两个简单的词也有了其他的含义,甚至成为了好坏尊卑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主要还是出现在书面语中。
实际上“左”和“右”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朝代的更替,它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着,毕竟是在每个时期他们有着不同的意义。
首先,是身份地位和种族歧视的代表。在汉朝的时候,诸侯手下的官员为左官,朝廷的官员为右官,在朝堂上则是官员站在右侧的地位要高于左侧的。到了元代,科举考试对于考中的举人和进士也是分为两个榜单,蒙古色目人是右榜,汉人南人是左榜,这个含义明显是“右”为尊。
其次,地区差异文化的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周国在中原的中间,他们喜欢“右”官职分为左、右司马,右官就是现在正职,左官就是副职。而在楚国的军队中,三军中军是最大的,其次是左军,右军最次。屈原死前在楚国担任过左徒,这是一个说了算的官职。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地区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了解风土民情才不会出现笑话。
第三,在服装上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我记得当时有个明星在走红毯的时候穿错了衣服,就被大家笑话了,说她没有文化,那我们来看看是啥问题。古人穿衣服不是我们现在的套头衫或者中间系扣和拉链的衣服,他们都是偏襟的衣服,在中原地区,衣服的前襟是向右的,但是人死了之后就是向左的了,意思很简单就是再也不用脱衣服了。
03“左”和“右”到底谁才是尊贵的呢?
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去寻访历史,因为朝代不同对于左右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前面两个典故是说法是否冲突。
一是看场合。夏、商、两周、春秋时期,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的时候,谁在右边谁的地位高。《老子·经武》中说,士大夫在室内则左边为贵,用兵打仗则右边为贵。
二是看朝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基本上已经约定俗成以“右”尊,从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就可以看出。秦汉时期也和战国时期是相同的意思,在《汉书》中记载:西汉孝文帝当国君的时候,陈平和周勃都是宰相,但是陈平以大局为重,提出将右丞相职位让于周勃,孝文帝采纳了他的提议,结果“周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平徒为左丞相,位第二”。
然而,在乘坐马车的时候,这个方位的尊卑却正好相反,以“左”为尊,以“右”为卑。这就是为什么魏无忌要在马车上“虚左以待”,而在宴席上却把右边的位置留给候嬴的原因了。
西汉是刘邦的天下,所以他才说出“无出其右”,这是以“右”为尊的原因,但是到了东汉以后,这个就反过来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的时候都是以“左”为尊的,《南齐书·百官志》记录“仆射分左仆射、右仆射,皆属尚书令统辖,无尚书令时,则以左仆射为台主。”《新唐书·百官志》中规定“尚书左丞为正四品上,而尚书右丞只能为从四品下。”
然而,到忽必烈的元朝时,又是以“右”为尊了,右丞相位在左丞相之上,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把他当吴王时的以“右”为尊改为以“左”为尊,以后一直就这么使用了500多年,清朝的时候也是如此。
古人的时代,是我们作为天朝上国,一切都是我们国家最大,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你们都是上贡的小国,习俗自然是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来。
如今我们的世界在时空上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地球村了,中华民族只是众多国家中的一员,我们是一个包容的民族,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采用了通行的外交礼仪:规定客人的位置应在主人的右侧,则是以“右”为尊。
因此,非要说个“左”和“右”谁为尊一定要看朝代、场合和地区的差异,因为这些因素制约着历史文化所代表的含义,不过就现在而言,则是“右”尊,这是世界通行的标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虚左以待”和“无出其右”实际上他们都是以“右”为尊的朝代,只是场合不同罢了。
-END
本文由麦初齐发布,2020年8月24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虚以待的意思.jpg”/>
网友提问:
虚左以待什么意思,虚以待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礼节是以右为尊,可为什么还会有虚左之说呢?
优质回答: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至于在交际场合,其座次则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
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又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这时期,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当时的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复改以左为尊,此制为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现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古典剧目,客人、尊长总是坐在主人、幼辈的左侧,这反映出明朝崇尚「左」的礼仪。
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是“左”为尊的一个证明,圣人拿着“左契”(借条的左半边)而不会去逼着人还债。另外还有乘车,经常出现“虚左”(空出左边的尊位给别人)的说法,《史记·魏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而且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史籍总结:
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逸周书.武顺》:“天道尚 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又,唐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按,唐代字位应以左为尊,此题中“左迁”指贬谪,乃用汉代习惯语,是以右为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成新录.左右》:“科场:蒙古、色目人称右榜;汉人、南人称左榜。亦右为上也。”
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
秦、唐、宋、明:尊左。
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尊右。
一般说来,喜庆活动左为贵,凶伤吊唁右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