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回乡

回 乡 文/张霞
我的家乡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镇西打渔湾村,位于桑干河畔、青山脚下,是一个美丽恬静的小山村,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在这里,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代。但是,我在这里完整的度过仅十余年的时光。从上初中开始,我便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住校生涯,直至大学毕业。在此期间,家,便成了游子旅途中歇脚的驿站,回家,仅仅是寒暑二假跟父母短暂的相聚。2002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张工作,而父母,也因为年事已高,不便在村中生活,跟随我们一起到张家口居住,我再也没了回去的理由。我曾经想,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从此便永远只能留在记忆当中了吧!
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因着一个缘字,做梦一样,在阔别多年之久,我竟然踏上了归乡之旅。
汽车的车轮飞驶在家乡的公路上,看到清澈的空气里,开阔的原野上,故乡特有的那一排排杨树,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化稍营镇的街头仍然是那么热闹,小店仍然林立,大街上永远是人来人往。我看到了熟悉的店铺和药铺,冯李药店、李彩驴肉、坛子鸡,十字街的百货大楼、通向西面的邮局、新华书店,自然而然的想起父亲带着我和妈妈来赶集的日子,假期我骑着自行车来找好朋友玩的经历,在县城念书在这个镇头等车的回忆……
从化镇向南不到二里,就是生我养我的西打渔湾。这个有着美丽名字,又有着如画风景的小村庄,村头的石头碑不知何时已经倒下不见了。从公路下来就是通往村里的“东大路”,就是这条大路,我的哥哥们和我在寒暑假一次次来回,它见证了我们在外求学的经历,也终于把我们变成了游子。在我的记忆里,这条路好长好长,路旁有我家一块自留地,种过黍子,每次和妈妈来这块地,我都会觉得走了好远好远的路,而如今,我的思绪还没从记忆的片段中缓过神,仿佛是一分钟的时间,车子就已经把这段大路覆盖掠过,直接来到了我家的房后头。
“房后头”,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就是意味着住着几家袁姓的乡亲,他们磨豆腐、卖豆腐。小时候总是帮着妈妈来端豆腐。下了车,正巧看见一个男的从家出来弯腰拾柴火,因为这陌生的来客,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我看到一张满刻着皱纹的熟悉的脸。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见过他。他没变,但是他这么老了。但是我已经不记得他是谁了,哪位叔叔或是哥哥。而他,也肯定不认识我了。但他从容平淡的那种捡柴的样子和神情,我小时候一定见过不止一遍,仿佛这捡柴的动作,我昨天刚刚见过,我只不过出去玩了一会,再回来,他一下子就变这么老了。我心里震了一下,时间就是这么奇妙、这么内涵丰富。从小时候看他捡柴的那个丫头,到现在站在这里打量他的我,这中间,经过了那么多年,发生了那么多事,我艰难而缓慢的成长了那么久,积累了那么多酸甜苦辣的经历,而在这个特定的场景,在这个特定的动作里,时间又仿佛是那么短短的一瞬,它的意义,就是上一次捡柴,和这一次捡柴的区别。
带着不平静的心情,我终于来到了自家的门口。尽管在梦里我不止一次回来这个小屋玩过,但我一眼看到它时,我还是震惊了。因为我从未感觉到,它是如此瘦小。右首家的二叔家盖了新瓦房,左首家的大哥家屋子全拆了。在左右的印衬下,三间房就显得更加孤零零,院墙塌了,门楼也不在了,院子在门外就一览无余。而院里杂草丛生,离家时的两棵小榆树长高长粗了,它们播下的种子在院子里又生了根发了芽,小树苗和过膝高的野草在院里编织成了一条防护带,守护着这三间小屋。我走进去,拨开它们的阻碍,看到了已经快被土填平的猪圈、小下房。来到窗前,我需要弯腰从窗玻璃向里张望。正房里的物件静悄悄的,土炕、落满灰尘的锅头台、正面的红柜子、右侧黄色的写字台。这个写字台,是我家的宝贝,因为我和哥哥们伏在它上面学习,看书,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它是这家人取之不尽的精神源头。而如今,它的抽屉里,还有我念念不忘的几本好书。
我走进去,打开写字台,首先抽出一本红色的相册,里边有我们许多小时候的照片,哥哥们的同学,哥哥嫂子们年轻时甜蜜的身影。抽屉的下方,整整齐齐的摞着我小时候的作文本。我扫了一眼,幼稚工整的笔迹,欢快积极的语言,是一篇赞美春天的文章。我是那么热爱生活,从前,现在。
久不住人的屋子很冷,站了一小会,我便出来了,在门外向“耳房”里张望了下。在这个耳房里,曾经住过我的大嫂、二嫂、三嫂。她们第一次来婆家,就是在这间小屋里,得到了热情的款待。这是一间寒舍,在这里,她们和自己的爱人甜蜜依偎,度过她们人生最不寻常的夜晚。有爱的地方,清水也甘甜。大嫂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还是个满街疯的小丫头,曾经因为她不让我叫“嫂子”而让叫“姐姐”跟她小小的怄气;二嫂来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已经懂得照顾她而陪她一起不穿袜子出去养鱼池玩;三嫂来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懂得体察她的心情,陪着已经大肚子的羞涩的她出去一起拜年。无一例外的,她们都是那么爱我的哥哥们,在这间小屋里,她们翻看着哥哥们小时候的照片,听我童言稚语小小狡猾的讲诉哥哥们的趣事。她们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给我了的哥哥们,陪他们走过白手起家的艰辛,把清贫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如今,大哥的女儿已经是大四的学生,即将留学法国,开始远不同于她的爷爷辈和父辈的生活,二哥和三哥的孩子也都是见风就长得茁壮的小树苗,这三间寒舍见证着那些清贫而又富足的日子,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茁壮成长的经历。
一次,我们问父亲,村里的房子还翻修吗?父亲说,不修了,它已经完成了它历史使命。如今,在这里,它如从前一样默默矗立,沐浴春雨冬雪,肚子里饱含着讲不完的故事,蕴藏着我们儿孙述不完的深情,寄托着我们永远的乡情亲情,默默守护……
作者简介:张霞,1980年生,河北张家口人,籍贯:阳原。河北北方学院英语教师,副教授。本人爱生活,爱朗读,爱写作,爱学生,爱教书。用声音和文字向世界传达美与爱!
雪绒花原创文学专题 :
雪绒花文学阅读感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二)
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
张玉武|郝金才|周艳琴|苏立敏|白宝 |董春兰|何军雄|王胜|王殿君|洋浴海|赵合|孟燕
投稿要求:小说、散文限5000字内,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稿件必须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配图者优先选用;文章请用word或wps文档,以正文+附件的形式发送;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同时,请发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投稿邮箱,同时请加主编微信号(验证时须加注实名并注明“投稿者”字样),微信仅用于发送文章链接,不闲聊,不接受投稿。
微信公众号:xrhycwx
主编微信号:hlys2016
投 稿 邮 箱:
小说散文:xrhycwx@163.com
诗词:xrhycwxsc@163.com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