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中日断交 中日文化交流史著作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日断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日断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日本由绳文文化向着弥生文化转型,出现了贫富差别、身份等级和阶级分化,之后开始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小规模的村落国家。

这期间,也正是中国的两汉时期。《汉书》里记载,“乐浪海中由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与中国汉王朝建立联系——虽然路途遥远,跨越海峡又危机重重,但是当时日本的诸多小国仍然不惜冒着重重危险,派遣使者到今天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郡献礼,换取赏赐后再返回。

《后汉书》单独为倭人立传。据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接见了来自倭的“奴”国使者,并授予其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后汉书》的记载无误。

但在两汉时期,中日交往是相当松散的,甚至可以说仅仅是形式上的,虽然我们无法排除这期间两国民间或许存在更为紧密的经贸和文化往来。古代日本开始被列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治大事,出现在东汉结束以后的三国并立时期。

公元238年,魏国皇帝曹睿下旨司马懿率军讨伐盘踞在辽东的军阀公孙渊,并很快击溃后者,重新将辽东及今天的朝鲜半岛大部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统治。次年,日本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进贡。这两起事件究竟有什么关联?

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藤家礼之助(1928-2010)生前曾长期出任东汉大学文学部教授,其所著的《中日交流两千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9年7月出版)一书指出,邪马台国在公元238年前曾长期向公孙氏地方政权进贡,此举旨在维持包括邪马台国在内的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避免邪马台国成为公孙氏讨伐扩张的对象。书中指出,公孙氏设置带方郡并在朝鲜半岛南部发挥影响力,这使得邪马台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以从属的姿态同它往来。而当曹魏政权灭掉公孙氏后,“倭”就摇身一变,马上向更强者表示忠诚,寻求谅解(“倭”国此前向中原王朝进贡求封,而后将保护者转变成公孙氏,这完全可能成为曹魏王朝的讨伐借口)。

曹魏政权的大权很快落入司马氏之手。西晋一统全国后,又令人惊愕的滑入“八王之乱”。据《中日交流两千年》一书分析,同时期的日本很可能也出现了内乱,这可以被理解为“诞生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所必须经历”的劫难。所以从曹魏晚期以后的100多年里,中日交流再度中断。

按照《中日交流两千年》书中的解释,公孙氏盘踞辽东时期或之前,“倭”人就试图在朝鲜半岛建立据点;而更为确凿的是,公元4世纪后期,古代日本已经谋求对朝鲜半岛进行蚕食,多次发起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的战争,而与百济同盟。而中日恢复官方交往的时间,是在413年,即刘裕掌权下的东晋王朝末期。刘宋时期,倭国使臣多次遣使朝贡。

松山战役日军死多少人

松山战役:此仗打得十分惨烈,8000名抗日战士牺牲,日军无一生还

1942年5月,中国援缅远征军全线败退,日军趁机攻入云南,腾冲瞬间沦陷,滇缅公路也被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是连接中缅之间的重要道路,也是1940年以后外国援助中国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的中断导致外国援助物资无法进入中国。

这对中国当时的抗日事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1944年5月,抗日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在滇西集结20万远征军,准备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远征军率先攻打了龙陵、腾冲和松山等要地。松山地处云南龙陵县东北部,雄踞怒江西岸,具有地形优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日交流的背景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发展很快。在此背景下,两国要求尽早展开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呼声日益高涨。1975年1月,中日两国进行了预备性谈判,并达成两点共识。但是,由于双方在某些特定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谈判一度搁浅。

  随着国际局势和中日两国国内形势的变化,缔约谈判出现转机。1978年7月,中断了两年多的中日缔约谈判在北京重新举行。经历多轮艰苦谈判后,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与日本外相园田直8月12日在北京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0月2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日本期间,两国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虽然全文不足1000字,但它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应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来往而努力;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各方同第三国关系的立场。

南宋灭亡后,日本真的全国吃素进行哀悼,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让这样的谣言一次次口口相传,最终成为很多人深信不疑的历史知识。

南宋何德何能,能让万里之外的日本全国缟素啊?

我们知道日本民族有一个特点,就是只向强者低头,唐朝军队在白江口吊打日本,从此日本年年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学习,甚至带大量女人到唐朝借种。

而南宋是一个被人从小吓大的政权,它真的能够让日本人如此尊重吗?

用脚趾头想想也不可能。

南宋在多数时间内,一直被金国压着打,《绍兴和议》后被迫向金称臣。和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南宋是中华文明正朔不同,当时的金国是中华文明的正朔,而南宋则是蛮夷一样的存在。

日本和金国、南宋都有海上贸易,对双方的关系多少也有了解,日本不鄙视南宋就不错了,说让日本人罢市甚至全国恸哭的,实在有些过分了。

而此时的日本,是大名掌权,天皇架空,全日本列岛政权林立,事实上日本近代以前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所以按照题中所说,到底是日本列岛境内的各割据势力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间对南宋进行了哀悼呢?还是九州或者关东某些个政权进行了哀悼。在那个通讯及不发达的古代,消息传遍日本群岛一天之内是完不成的。而如果只是一个或者几个政权恸哭了一回,那算什么“全国缟素”呢?

从逻辑上,这个理论根本就站不住脚!最后说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这是一句产生于民国时期的一句话,我们知道民国时期思想活跃,其中也不乏深受日本等外国影响的言论。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他提出了“唐宋变革论”,其中的意思和“崖山之后无中国”如出一辙,后被民国的学者们引用,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崖山之后无中国”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将中华文化圈内的王朝更迭和外来入侵混为一谈,最后导致思想混乱。将日本对中国入侵也定义为和元朝代宋这样性质的事件。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内部的王朝更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还有真有这种说法,而且不是空穴来风,我查了一下,出自南宋遗民郑思肖的《心史》,“彼近知大宋失国,举国茹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史料可以佐证。是不是真的举国哀悼,或者真的哀悼,是出于怎么样的心理,没有史料,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分析分析。

第一,日本应该会有同情和惋惜。但不会有悲痛,隋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出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中国的文化,在此后的许多年,日本对中国的文化是很推崇的。但是它并不像朝鲜或者其他周边小国那样,甘愿俯首称臣,在唐代时,其君主已经自称天皇,与唐代交流时,也极力追求平等地位。所以对于算是邻邦,不算属国,这就跟明朝灭亡时,朝鲜的悲痛不太一样了,朝鲜是中华属国。

但是日本应该是感到惋惜的,因为它相信“崖山之后无中华”,这里肯定是指华夏文明,或者说中原文明,因为日本那个时期学的就是中华文明,是他的标杆,华夏文明的正统已经覆灭了,这肯定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第二,日本人应该会有担忧。当时的蒙古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欧亚大陆无不在其铁骑之下臣服。所谓唇亡齿寒,南宋倒下了,日本虽然偏安小岛,但是也会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害怕成为下一个南宋。事实上,日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后来元军确实两次进攻日本,不过比较邪门的是,遇到大风,没能成功,让日本逃过一劫,日本人认为是上天保佑,称为“神风”,也就是后来的“神风特攻队”的名字来历。

一件好的东西被打碎,人都会产生惋惜的情绪,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如果非要因此认为,日本有多心向南宋,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传说南宋被元朝覆灭之后,日本人全民缟素,面向宋朝的方向长跪数日,以此来哀悼自己的宗主国、自己仰慕的大宋王朝的覆灭。这个举动一直被视为日本对中华文明的敬仰,体现了中原王朝国力的强盛。

但是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关于此事的记载仅仅出现在南宋福建诗人郑思肖的著作中。但是根据史料记载,郑思肖虽然是福建人,但是他从来没有出过海,南宋灭亡之时,他更是没有出现在日本。从历史事实来看,日本全国哀悼,只是他个人出于亡国悲愤而产生的臆测。

“诗人郑思肖”

而且根据南宋与日本双方的正规史料,南宋和日本并没有建交,双方从来没有任何正式的外交使者的来往。双方唯一的联系还差点引发了冲突——当时南宋帝王给自己的藩属国日本送去了御赐物品,而日本认为自己是不逊色于中原的日出之国,因此对南宋的举动非常愤怒。

基于双方关系,日本天皇和幕府人员绝对不是不可能为宋朝服丧的,而以当时的社会状况,日本觉得不会知道宋朝的消息。因此,所谓全国缟素,只是一个诗人的美好臆想,只是他对宋朝富庶的怀念。

那么这位诗人的一面之词,为什么会传到相当一部分的人耳中呢?

老编推测,可能和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经历有关。当时的我们实力弱小,饱受日本的欺负,一些国人为了振奋人心、激励国民,便翻阅各种书籍,终于找到了只言片语,因此就有了各种日本仰慕中原人民的传言。

这个和南宋有关的消息只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也不是空穴来风,古代日本确实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我们拜师学习。

这个是无从考证的事情,日本史料里面也没有提及。

南宋人自己写的也不能全信。两宋时期日本和中国没有派出国一次正式外交使节,两国之间并无正式外交关系。

到底是谁在传谣

大多数人会说到南宋遗民郑思肖的著作《心史》中的《元鞑攻日本败北歌亚序》,其名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其实,这根本不能直接当做证据呀,这就是人家自己抒发一下追思而已!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这说法夸大了南宋灭亡给中华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个说法被日本史学界认可,成为他们美化侵略的一种说辞!

最早是明代钱谦益在《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中说: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这句诗才是崖山之后无中华的来源。

曰本是知道蒙古非常悍的!那时也有对华的野心!所为日本是猫哭老鼠!但元朝入主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曰本,如不是气候?岛国早就灭了!所以元朝入主中原,曰本当然有悲伤的!因为对手太强大了!

长崎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长崎事变,又称长崎清海军事变,是一场涉及中国北洋舰队在长崎的暴动。1886年8月1日(明治19年),清朝海军北洋舰队、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军舰在访问亚洲各主要港口期间,进入长崎港。当时中国(清朝)比日本强大得多,尤其是当时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号铁甲舰。此外,在日本发生的壬申政变中,400名日本士兵也被2000名清军击败,日本也遭受了挫折,两件事件使得日本更加仇视清朝,并发动了战争。

再加上1884年(明治17年)的大政变,此次长崎争端彻底激起了反清情绪,甚至可以说是甲午战争的远因之一。并且事件发生后,清朝没有向日本道歉,而是自信地相信对日本海军的优势,这也使得日本受到了极大的耻辱。当时,清朝拥有最新型号的战列舰定远号,而日本海军在这个时候无法匹配这艘船,但是,讽刺的是,在1895年威海卫战役时,定远号还是被击沉了,而且还是被鱼雷艇。

此外,这一事件还产生了另一个重要表数:破解了清朝的情报密码,这也是甲午战争清国战败的原因之一。随后,日清两国在长崎由英国律师组成的会议委员会,并在东京由井上馨外相和徐承祖驻日公使进行谈判。最终,事件当事人根据所属国家的法律进行处分,作为抚恤金,清国从日本支出5250日元,而日本则从从清国支出15500日元。另外,由于当时日本的开港地有治外法权,为了防止长崎事件复发,日清两国制定了相互军舰往来的规定,两国军舰访问对方国家时,制定了遵守对方国家规则的规定,并制定了上岸官兵的限制。

长崎事件本是北洋水师一次可以将日本海军扼杀于摇篮的绝佳机会,却被清政府白白地浪费了,更要命的是为几年后的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惨败埋下了祸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洋水师与日本警察的纠纷,本是北方水师将日本海军扼杀于摇篮的绝佳机会。1886年,北洋水师对日本长崎进行访问,实则进行舰队补给和维修,这一次北洋水师出动了定远、镇远等铁甲舰,北洋水师势力雄厚。当北洋水师停靠长崎码头的时候,日本人充满了惊叹、羡慕和愤恨等复杂情绪。当北洋水师靠岸后,船上的水兵到岸上登岸购物,因纠纷与日本警察发生了严重的斗殴事件,并且上岸的北洋士兵损失惨重,且被日本警察关押,这样事态就变大了。

北洋水师群情激奋,定远等四舰褪去了炮衣,将炮口对准了日本的长崎,处于临战状态。当时的北洋水师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甚至建议北洋水师借此机会,直接对日本宣战,当时的日本海军刚刚起步,而北洋水师有压倒性优势,是将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的绝佳机会。

然而,丁汝昌拒绝了这个建议,从而丧失了让将日本海军的消灭在摇篮的机会,更是为后来的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的惨败埋下了祸根。长崎事件,最终在北洋水师的绝对优势面前,日本人低下了头,在英美等国的调解下进行了和解,双方会赔损失,日本这次赔的钱比清政府多,看似是清政府外交的胜利,实则是无关紧要,反而埋下了祸根。

长崎事件后,被日本的军国主主义利用,掀起了对清政府的仇视,更是刺激了日本的民族心理,日本从天皇到平民开始捐款,支援本国海军建设,企图赶超北洋水师,甚至连小孩玩的游戏就是日本海军和北洋水师战斗游戏。日本人发起狠真可怕,很快日本人的海军就追赶上了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覆灭。

长崎事件一次北洋水师的解决日本海军的绝佳机会,却被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给白白地浪费了,并且还为后来的甲午中日海战北洋水师的惨败埋下了祸根,可悲,可叹呀!

19世纪末远在亚洲的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洋务运动,经过两次海防大筹议,最终建成了实力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威慑了日本,同时也刺激了日本,不仅使日本朝野内外均感受到了北洋海军军威的震撼,同时也激发了日本全国上下都把超过中国海军作为实现国家向外侵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1886年北洋舰队第一次访问日本所造成的长崎事件,也是对日后清朝与日本之间军备竞赛的升级和两国战争爆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都在好奇,清朝的北洋海军为什么要访问日本,是炫耀军威还是想借两艘铁甲舰展示一下北洋海军的实力,实则不然,下面由笔者本人一一说起。

1886年8月,清朝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七艘战舰,结束在朝鲜海域的演习任务后取道经过日本再归国。那么很多人可能就要问了,为何北洋舰队这七艘战舰在结束演习任务过后不直接回国呢,而是要改道日本再归国?原因很简单,个人认为有两点重要。一是在事前身处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曾向日本政府商议,希望北洋舰队归国途中能在日本长崎港维修保养战舰。因为定远、镇远两艘的长度为89.5米和91米,宽度为19.2米和18.3米,而当时国内的旅顺军港还未建设完毕,所以保养这两艘铁甲舰的任务就要在日本完成了。经过日本政府的许可,8月1日七艘战舰进入长崎港靠岸补给保养。为了给舰队进行舰船补给保养,这是北洋舰队第一次访日的一个必然原因。

其二,北洋舰队访日可以起到一个扬海军军威震撼日本全国上下的作用。在定远、镇远姊妹舰访日之时,整个日本媒体界都在大肆渲染报道,形容此次北洋舰队访日,堪比江户时代末期美国舰队“黑船来袭”的阵势。七艘大型战舰浩浩荡荡驶过长崎、马关、神户、横滨,横断大半个日本列岛。远处望去巨大烟囱吐出的浓厚烟云,遮掩了半边天际,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洋舰队访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使李鸿章的威慑意图达到预期目的,展现北洋舰队实力,深深刺痛了日本民族的自尊心,但也给日本加速扩建日本海军起到了一定性的刺激作用。

再来谈长崎事件!

长崎事件起源于1886年8月13日夜晚8时30分左右,北洋舰队部分官兵在得到许可后再未配备随身携带割绳小刀的情况下登岸购物休闲,可想而知这些水兵所谓的休闲就是逛进了位于长崎丸山游廓寄合町的“贷座敷”妓楼游兴。

你说这些水兵逛妓楼休闲一方面来说就很影响北洋舰队的名声了,反倒是这些水兵因为言语不通与店家产生了争执,进而动粗损坏了店内的物品。这妓楼的老板立刻通告了丸山游廓内的警署派出所,请求巡警来维持治安,两名巡警在接到投诉后立即赶到了现场。日本街道维持治安的巡警一般只佩带警棍而不佩带刀剑和枪械,由于言语不通再加上日本巡警的刻意偏袒店家,最终以干扰公务之名将两名北洋舰队水兵逮捕,其余水兵见状便趁乱逃离而去。但此事并没有终结,该派出所又赶来十多名北洋舰队水兵,其中有一人便是刚才趁着混乱逃跑的水兵。在日巡警准备将此人逮捕之时,该名水兵迅速拔出巡警的日本刀向其砍去,该巡警在夺刀之时手和头被砍伤,其他巡警见状也立刻上前将该名水兵制服,并逮捕了其他水兵,准备次日送交给清朝驻长崎领事馆。

然而此次争端事件还没有到此结束,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冲突。8月15日下午5时,约300名水兵上岸休闲购物,由于水兵中的大多数人在刀具店购买了日本刀,准备带回国收藏,这也是酿成之后大骚乱的一个必然因素。寻欢作乐后的北洋舰队水兵们仿佛没有返回码头的意思,一名水兵见对面两名巡警在低头窃窃私语,便径直从二人身前走了过去,此举引起了两名巡警的强烈不满,双方开始发生肢体冲突,进而升级为打斗,顷刻间二十余名水兵围了过来也参与了乱斗。此时的一名日本巡警趁乱赶紧跑回了警察署请求增援,但丸山游廓内的巡警都分散在各个街道,并不能一时召集。在请求了长崎警察署的增援后,一名带剑和八名带警棍巡警随即赶来,此时现场一片狼藉,200多名水兵与巡警以及周围的群众处于乱斗之中,这当中也不乏拿着武士刀的浪人,也有居住在民楼上的居民像北洋舰队水兵泼沸水或投掷砖片瓦砾。随之闻讯而来的带刀巡警立刻参入了混战,用刀剑同水兵乱斗,一时间,乱斗从思切桥发展到广马场街、舟大工町一带,最终在数名水兵被逮捕,其余水兵逃进清领事馆内而结束。

事件最后结果是日本巡警死亡两人,重轻伤二十六人。北洋舰队水兵五人死亡,四十四人重轻伤。李鸿章闻知此事件后勃然大怒,原本是利用这个机会来在日本人面前展示定远、镇远巨舰,炫耀清朝的北洋舰队之强大,没想到却会发生如此之恶性斗殴事件。

最后在1887年2月,长崎事件最终以清朝赔偿合计15500日圆,日本赔偿清朝52500日圆的两败俱伤的形式和解告终。

但此次事件却助长了日本加强海军建设积极制定海军建设十年计划,在北洋舰队第一次来访之后此计划被要求加速提前实现。在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舰队规模已达42艘战舰,其中新式战舰32艘,包括大型舰艇6艘,中型舰艇12艘,小型舰艇12艘,在北洋舰队第二次访日之后,日本又迅速扩充装备了320毫米口径大炮的三景舰,松岛、桥立、严岛,进口了英国最先进最快速的战舰“吉野”号。

自长崎事件之后,日本每年的军费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1.7%,日本仅用了八年,海军的战斗实力就已经明显超过了北洋舰队。

而北洋舰队成军之后至甲午战争之前,就未曾增添过一艘新式战舰,连原本要装配的速射炮和尾炮,也被朝廷以“既不怯战,何须添炮”的理由给否认了,反倒是将本该用于建设北洋海军的钱,克扣用来建设紫禁城的三海,用来修建颐和园,用来给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大寿!

原创不易,谢绝百家号的创作者搬运抄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日断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