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者是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本命绛,乳名蕃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的学术影响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所倡导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理念以及他所开创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曾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过广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学者的普遍共鸣,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顾炎武学术对乾嘉学派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来学者们对此则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顾炎武的典故:鼠咬书无怒色
顾炎武在写《音学五书》时,已经写好的《诗本音》二稿却又被老鼠咬坏了。他便再次誊写,一点怒色也没有。有人劝他翻瓦倒壁消灭老鼠,他却说:“老鼠咬我的书稿,其实是鼓励我呢!不然,把它好好地搁置起来,我怎么会五易其稿呢?”
顾炎武的人物评价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沈德符(《明诗别裁》)评:肆力于学,……无不穷极根底,韵语其余事也。然词必己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柏之志,两者兼有。就诗品论,亦不肯作第二流人。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评曰:独超千古,直接老杜。
匹夫有责上一句?
上一句是:天下兴亡。
全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说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在这里是泛指平民百姓。
出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论文
1、人们尊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婢膝的卖国之辈。这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祖国的爱戴,就好象绿叶对根的情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我们义不容辞!我剖开历史的长河,沿着长河寻找他残留下来的足迹。
2、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被囚禁了三年之久。三年里,元臣千方百计的劝他投降,即使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并许以丞相之职,他仍然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他视死如归。即使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他都义无反顾。
3、1061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将贪婪的爪牙伸向了中国台湾。“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于是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定决心赶走侵略军,并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也许是天妒英才,郑成功英年早逝,但是他那爱国的灵魂却却永垂不朽!
4、历史的沧桑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所有爱国者都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为他们知道个人的理想、前途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着名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说过:“如果你失去了祖国,你也失去了自己。”唇亡齿寒,做了亡国奴,连人格、自由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幸福与个人利益?“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心系祖国,万水千山都是情,天涯海角都有爱,理想自然就在前方,前途也不再渺茫!
5、可如今,我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日本觊觎钓鱼岛已久;越南,菲律宾等对南海虎视眈眈。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此时正应该挺身而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我们不需要像司马迁那样“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也无需像岳飞那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更不必像王昌龄那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只需要秉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是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前方的路由多么困难,我们都要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儿女最大的贡献。!
6、而且不知从何时开始,电子地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而且“问题地图”广泛地存在,甚至在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网站上也能发现“问题地图”。这些地图要么是把我国大片领土标到国外;要么是漏绘我国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要么是把我国领土台湾按独立国家表示或者漏绘台湾岛;甚至错绘我国行政区域界线,擅自发布重要地理标志信息;还把一些敏感的、不宜公开的、甚至是涉及国家秘密的相关信息标注在地图上。如此种种,都是不尊重我国领土主权的表现,我们应该及时指出,并要求立即改正。无论哪个岛屿,只要是中国的土地,都牵动着华夏儿女的情思,都不能抹去!
7、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难以至千里”,对整个国家来说我们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们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一种光荣!“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天涯海角,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是谁写的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什么意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匹夫”是指寻常的个人,意思是“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出自《日知录·正始》。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匹夫有责的前一句是什么
匹夫有责的前一句是天下兴亡。这整句话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其简化为现在的形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匹夫有责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等等。
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从小爱读忠臣义士的故事,他参加图谋革新的复社,在昆山组织守将抗清,城破后他牢记继母王氏的教诲不做清朝的臣子,就化装成商人游走各地,联合各地抗清人士。他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什么匹夫有责的前句
匹夫有责的前一句是天下兴亡。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出处
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翻译:意为保护一个朝代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国家)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昆山人(今属江苏省)。
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国家兴什么匹夫有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写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为保护一个朝代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国家)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写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什么意思
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刻,普通的百姓也应该站出来帮助国家。
匹夫: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
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近义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反义词:敷衍塞责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常与“国家兴亡”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