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专号|何以为文

话题专号
请输入
近日,浙江一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热议,晦涩艰深还是逻辑严密、思想老到,大家纷纷道出了不同的理解。其实,这根本指向的是文章的写法和评判问题。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但写作本身有无根本的评判标准,以何为标准,这值得探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说说你与“文章”之间的故事。
文/汤达人这是读书郎闲笔的第236篇文章,全文大约1900字,细读大约需要8分钟。
创作“文章”,评判“文章”的标准,时常五花八门。粗浅地回望一下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被认定为“主流”的评价标准。从魏晋时的骈文当道到唐宋时古文复兴,从建国初“文学为政治服务”到新时期“纯文学”理念。或者不说那么远,每一个从应试教育走到高等教育的学生,也一定会有不少的现实体验,从中高考生铭记于心的四字箴言:“凤头豹尾,引经据典,议论升华”,到大学阶段注重逻辑、钻研、创新的学术论文,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者说不同的书写诉求,也都有着不同的“主流”评价体系。
而相对于对“主流”的认同,不那么主流的声音或许会被遮蔽或是忽视,又或许会引来些许关注。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作为一篇脱离了高考“主流”评价标准的作文,毫不意外地引来了争议,甚至也招致许多文章之外的争端。这篇高考作文的讨论一方面引发人们对“如何为文”的思考;另一方面更是围绕着高考公平性和功利性的基本诉求——如何在尊重个性的同时,确立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从而维护高考的公平性。
当屈原、陶潜、苏轼、鲁迅、胡适等“高考作文”常用素材被化归到了“套作”行列时,如何完成一篇能拿到可观分数的高考作文,成为了考生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当诸多考生正在为如何写出高分作文抓耳挠腮时,海德格尔、卡尔维诺、维特根斯坦等人名杀出重围,翻译腔般的语句,诘屈聱牙的词汇,构筑出了一种“生活在树上”的意象,虽然这些并不符合高考答卷的“阅卷者友好原则”,也不具备任何“模仿”的价值意义。但确实能够从形形色色的“屈原”、“苏轼”、“鲁迅”中脱颖而出,给人一种陌生化的体验。这样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阅卷老师的关注,也可以理解。但或许在高考的公平性与功利性面前,它并不值得提倡。
不同的书写诉求,不同的文本形态,也应当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并且不一定要有完全统一的评价标准。任何文学创作或是评价理念背后都是一套价值体系,有其具体的意识形态、审美取向。例如,高考作文具有重要的功利性使命,用于检验学生应试教育阶段学习能力,在这样的作文训练当中,学生接受的不仅是一整套应试教育阶段的答题模式,也有其背后的价值体系:明确的评分体系,完善的参考答案,规范的答题模式,这一套隐藏在评卷标准之下的价值体系,或许会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虽然在特定情况之下,运用单一的价值标准去规训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的行为也无疑会抹杀丰富性和复杂性。写文章成为个体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文章展示的是作者个人的价值理念,许多文章也许并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审美趣味,但是不可否认,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思想价值却不一定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尊重更为多元的创作风格、评价标准,这个世界也当有更丰富的可能,而《生活在树上》也展示了高考作文的多种可能。
如果仅仅说到这个层面,似乎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世界上总有一些文章能够流传甚广,而总有一些作品被扔进废纸堆。我以为,成就一篇文章的因素有许多,但不可否认,许多作品之所以有超凡的生命力,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时常在于他们的“利他性”。许多久远的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共鸣,不仅仅在于文本的“超越性”,更多是源于阅读者时常会通过他们“照见自我”,而这时候,作者究竟为何创作或是究竟如何认识他的作品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的作品被征用,转换和改造为了阅读者看世界的一种眼光。如此一来,文章便显得丰富了许多,但是对作者本身却少了关注和同情。如果我们能够贴近历史时间,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能够尝试性的异位而处,也许可以看到作者彼时的焦虑与欣喜,能够试图理解他们的心境,这也许是另外一种温情。
当我们自己意图通过创作文章的时候,总会受到许多限制,有些来自内部,有些来自外部。但我觉得创作文章不论有多少限制,至少要做到的是“真诚”——首先在于对自我的真诚。语言文字即是思想意识,对文字的真诚也是对思想的真诚。我们在创作文章的时候,也在表达自我。当我们真诚地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的时候,我们才更有可能在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言说当中收获正向的反馈。倘若文章仅仅只是延续“复读机”的命运,而失去了真诚的自我表达,与人沟通的动力,那么它也将失去面对自我、感染他人的能力。就像是戴建业老师评价《生活在树上》的文章时意图向作者传达的:“花拳绣腿永远不可能御敌,他将来一定会脚踏实地阅读写作,将会用富于个性的优美语言,准确地论述自己的真知灼见,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受益。”也许作品不一定要读者流泪或是受益,但至少需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真诚地与“自己”对话。
本文作者汤达人,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爱猫人士,琵琶演奏十七年选手,爱好读书,美食,烹饪,间歇性懒癌患者。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文娟
小编寄语
读书郎闲笔将推出新栏目“话题”,本栏目的每篇推文将围绕一个特定话题展开,参与讨论的作者们将对该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起碰撞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家尽情期待吧!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话题“文章之道”,聊一聊由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的争议而带来的“何以为文”和“何以评文”的问题。本期作者汤达人从书写诉求、评价标准聊到价值观念、写作态度,带我们窥见写作与评价的多意和复杂。究竟“何以为文”?也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支杆吧。
“话题”栏目其他相关文章:
三·八特辑 | 关于女人(上)
话题 | 关于女人(下)
话题 | 文学“疫”意(上)
话题 | 文学“疫”意(中)
话题 | 文学“疫”意(下)
话题 | 清明纪事(上)
话题 | 清明纪事(下)
话题 | 向夏阅进(上)
话题 |向夏阅进(下)
话题 |青春故事
话题 | 青春故事(续)
话题 | 哎呦妈妈!(上)
话题 | 哎呦妈妈!(下)
话题 | 童言无忌(上)
话题 | 童言无忌(下)
话题 | 毕业生(上)
话题 | 毕业生(下)
话题 | 背影
话题 | 背影(续)
话题 | 生育之问(上)
话题 | 生育之问(下)
话题专号 | 支教的夏天
话题专号 | 留在夏天的秘密
话题专号 | 夏日气味狂想
?话题专号 | 那一年夏天,她吞下了一片天空
话题·短篇 | 那一年,夏天(上)?
话题·短篇 | 那一年,夏天(下)
2018年9月1日“读书郎闲笔”开刊词发布,很快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
茹是说 | 发刊词 · 走笔至此
以后的每周二、四、六晚19:00,西窗剪烛试笔,芭蕉听雨闲读,我们将与您分享文学,体味人生
欢迎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