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读后感,曾子杀猪读后感50字?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地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曾子杀猪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夫人哄孩子说:“你在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夫人赶集回来,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就劝阻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之后给孩子煮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曾子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看,大有好处。
其次,做人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行。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最后,这也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就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曾子杀猪读后感600字.jpg”/>
网友提问:
曾子杀猪读后感,曾子杀猪读后感50字?
曾子杀猪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优质回答:
曾子杀猪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道理: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行。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扩展资料: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体现了儒家“言必信”的道德理念。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