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赏析书法(杜牧《清明》赏析100字)

杜牧《清明》赏析,杜牧《清明》赏析书法?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我们吟咏这些诗词,就像在与历史对话。让我们放下纷扰的一切,静静地读一首诗词,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观光君今天带大家品读唐代杜牧《清明》,了解清明节。清明节这天,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阳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关注观光君,更多精彩等待您……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杜牧《清明》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了解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相传春秋时期的山西,晋国公子重耳流落在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落在外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月建”(十二辰或十二地支),“建”代表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与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起始,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牧《清明》赏析100字.jpg” />

网友提问:

杜牧《清明》赏析,杜牧《清明》赏析100字?

为什么杜牧《清明》是一首争议性比较大的古诗?

优质回答:

谢邀!

真实的解释

有一首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小学三年的语文课里都学过了。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文:

清明

常言说:清明难得晴。

这不,这一年,清明时节,又下起雨来。作者趁着雨停,驾着车子,带领领家人,来到偏僻乡村老家,走在小路上,去荒郊野外的坟地,去给仙逝的老人添坟上土,扫墓烧纸。

在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接近中午,他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车子,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他们感到饥又饥,渴又渴的,就想借酒消愁解乏,正在此时,看见地里有一个放羊的孩子。

作者停下车子,大声喊道:“牧童你好!我们是行路人,又累又饿的。

这里是否有酒馆饭店?”牧童一边吆喝着羊,一边举起手来,指向远方的一个村子。作者暗想:那不是杏花村嘛,如今也有酒店啦!并说:“谢谢了!小朋友。”于是,作者上了车子,来到杏花村的酒店。

由于杜牧的诗集中,没有这首诗,而且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1、七言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三字句

清明

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女童指,杏花村。

3、四言句

清明雨淋,路人断魂。

酒家何处,去杏花村。

4、五言句

清明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不一定是杜牧的作品。

无论如何,这首诗也是小学生启蒙的好诗。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杜牧《清明》原本是一首无可争议的诗,无论在格律上,意境上都是上品。将她好好二十八字绝句减去个字,还说什么是“诗医”将她吃泻药,泻得面目全非(七绝变成了五绝),骨瘦如柴了。生生把个健健康康,粉面含春的窈窕淑女变成个半老婆娘,又是何苦呢?我认为哪一句的两个字都去不得。“清明时节雨纷纷”去“清明”变为“时节雨纷纷”意欲惜墨如金,去挖题曰借题发挥,这强词。没有“清明”作主,“时节”何以立足?可以是谷雨时节,立夏时节,更可以是所有的时节;没有“路上”则“行人”可以是船上,车上,街上了,如是也就不会“欲断魂”了;若无“借问”,“酒家何所有”岂不是自问了?同时借问既接地气,又讲礼貌,几乎是全国各地古往今来问路的必要客套。更是意境之需;如无“牧童”又是谁“遥指杏花村?可以是老头,桑女货郎,樵夫总得有个主儿吧?总之,我认为争议者无非有点文人相轻的酸味。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家喻户晓,几千年来口耳相传,脍炙人口。但确实存在许多争议,还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争议一:作者的真伪问题。

虽然我们读到的书籍都将这首诗的版权归于杜牧,但是在学术界,关于这首诗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主要原因是最早的唐人编撰的杜牧作品集《樊川文集》以及《外集》、《别集》,都没有收录这首诗,相传文集的编撰者裴延翰是杜牧的外甥,可见,至少他身边的人是不知道杜牧写过这首诗的。

其实,在唐宋两朝的诗集中,这首诗一直是无迹可寻的,直到明代以后,它才声名鹊起,逐渐传世。所以专家们觉得这个轨迹十分蹊跷,于是有人就怀疑,这不但不是杜牧的作品,甚至有可能不是唐朝的作品。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它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许浑的作品,但是也找不到合理的证据。所以,这便成了一个诗学界的学术悬案。

争议二:杏花村的真实坐标。

“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儿?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首先是学术界。他们争论的主题是“杏花村”是虚写还是实写?有人翻阅统计了唐宋两代700年间的诗集,发现写到“杏花村”字样的诗文大约有28处。其中宋人方回的《上南行十二首》中有“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的句子,这是明确的实写,其余作品里的大多为虚写了。

由此,学者们基本认为这里的“杏花村”也应该属于一种虚写。

但是,政商人士就没有那么理性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9个地方名叫“杏花村”。

80年代经济大潮以来,为了争夺广告效应,“杏花村”们纷纷卷入专属之争,其中争抢得最厉害的当属山西汾阳和安徽贵池,都是酿酒的好地方,都想借着杏花村宣传自己。

这样的争论,赋予这首传统诗歌更丰满的现实意蕴。

争议三:作品的质量问题。

众所周知,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名篇,但是明清时期就有学者对它的行文提出了异议。如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就说“此作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要将后两句改为“酒家何处有,江上杏花村”,方显盛唐格局。

也有一些人认为此诗啰嗦不堪,多处重叠累赘,不够精炼。清人纪晓岚就曾将它从七言削为五言。诗云:“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但不过博得时人一笑,终究没有流传太远。

尽管有林林总总的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是遮掩不了这首诗的光芒。

好诗永远都在流传的路上。

其他网友观点

简单说几点这首诗的争议;这首诗最早来自南宋的《锦绣万花谷》最开始诗没有作者,是福建书商加上杜牧的名字,诗风不像杜牧,更像白居易的作品,还有人认为不像唐诗,,更像宋代诗作。这首诗没被收录入杜牧的《樊川集》,在《全唐诗》中也没有它的遗迹。先阅读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大诗人,诗评家谢榛认为这诗的评论是“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明代其它诗评家评论是有点啰嗦:一,标题己有“清明”第一句还写上“清明”,绝句一共才28个字,头两个字浪费了。二,“行人”已说明在路上了,第二句开头还写“路上”。三,既然已经问出“酒家何处有”,何故还“借问”呢!四,“遥指杏花村”还规定牧童来指,这就没有必要了……。批评好事者把诗改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样看似紧凑了,但怎么看,我还是觉得原诗七绝好。明代诗人和学者认为“清明”这首诗写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标准强行加到前人的诗上面,谢榛以“气格”的高低判断,认为这首诗写小苦闷,小烦恼。但人生就有小烦恼,小苦闷。这首诗拥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读惯这首诗诗的人,再看明代家的评论,诗的修改,反而觉得可笑了。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应无争议清明句,只是唐韵渐消沉。

其实争议并不大(不知题主从何处看到了这个观点,至少我没有看到)。

主要是后世人对风格产生了一些主观的看法。

明朝有一个叫谢榛的人,写了一本《四溟诗话》,在书里,他说 杜牧七绝《清明》“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说有人将这首七绝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改成了五言,“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并且认为显得有盛唐格调,同时他自己改成了另一种打开模式,也是五言,即“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还做了一个评语:不用问答,情景自见。

我们分别来说这三个观点。

一,盛唐格调。

这个评论是对的,写诗容易,写出唐诗风格难,终其一生得一句便足以“死而无憾”,但却从未有人推崇“晚唐诗”,因为晚唐时期,大唐衰弱,所以文人的诗作都显得有些不那么雄浑万丈,力拔山河。或清新,或委婉,或轻愁,由此得出晚唐诗的风格“风流”,由格调变成了情致,由豪迈变成了小资。当然,对于现代青年男女来说,更喜欢晚唐诗作。对杜少陵不感冒,反而喜欢杜牧之李义山甚至花间词。

偏爱只是喜好,却不是真正的喜欢。因为喜欢吃毛肚的人,绝对称不上吃货。来者不拒,也只能说明胃口好,贪吃。只有尝尽百肴而自得其乐,方称之为美食名家。

二,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

不得不说,改得不错,确实有盛唐风韵,甚至可以看到对杜甫的致敬,但是诗中的问答模式消失之后,那种自然和清新,以及小小的洒脱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怅然,生出了许多愁绪,宛若离家游子,或者是被贬的官员,总之少了欢快和怡然。

而且这种模式的诗句在唐诗中并不少见,但问答模式并不多,所以,以唐韵而论,此句胜了一筹,但创新而论,杜牧的原作强过百倍。

三,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

做为尾句同样很好,甚至很精彩,古韵横陈,不得不说一个好字,但问题仍然出现,这一句有斧凿之痕,让人觉得这一句下了功夫,用了心思,前前后后修改了许多遍。仅此一点,便和原诗差了一个境界。

原诗妙就妙在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且不用典故,没有出处,仿佛随便一个人都能写出来,这才是难上加难的事情。类似的诗作还有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同样是可遇不可求之作。

很多人在创作诗词时不喜欢李清照的风格,然而一旦让他们模仿一首,就知道难在何处了。

四,关于争议。

小可喜欢看诗话,同时特别讨厌所谓的鉴赏大辞典,因为这些所谓的辞典动不动就客观,公正,那幅丑恶的嘴脸有如贪官嘴里的清廉,让人恶心,令人作呕。

古人的诗话却不是这样,随处可见“我喜欢”,“我认为”,“我反对”,“我就觉得这首诗不好”,类似这种主观的,充满个人倾向和喜好的,甚至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脸红脖子粗的评论,反而合我的胃口。

不论对错,何必论对错?

因为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

与杜牧《清明》赏析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