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800字,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000字?
优质回答:
大家看完《金陵十三钗》后有什么感想?
2011年电影上映的时候,我正在医院实习。我记得和同学一起坐在空荡黑暗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时,观众并不多。我是一个泪点和笑点都很低的人,那次也不例外,从头哭到尾。而就在刚刚,我从网上找到电影资源,又看了一遍,依旧是没办法压抑自己的泪水。重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我昨天用了四五个小时将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看了一遍。
小说人物更多,情节更复杂,像一个说书人在娓娓道来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悲情故事,即便猜得到结局,依旧会被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心弦。书娟对父母心理变化的描写,就像是一顿丰盛大餐之后惊喜的是甜品也如此精致,果真不虚此行,将时间花费在如此佳作上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此外,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也是相当不错。首先故事改编得很到位,将原本繁多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精简到几个主角人物身上,丰满的人物,紧凑的剧情,成就了一部上乘佳作。再来各位演员的演技了得,女学生将对玉墨等风尘女子的嫌恶、对战争的惊恐、甚至不愿落到日本人手中,不惜一死了之的情绪演得很好,玉墨等人的表现更是出彩,软哝哝的南京话、风情万种的《秦淮景》,她们活得最是真实,并且有情有义。
那年看完电影后,和两个日本人聊起了那部大热的电影。我记得日本男生脸上尴尬的笑容,他看看我,又转头看看那个日本女生,用不标准的中文说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吧。”我说,“当年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后来有一次我和那个日本女生在她的宿舍里,又聊起这件事,她说他们读书时去博物馆参观,看到当年的年轻士兵留下的书信以及信物,也是一个个身死异乡、不得圆满的悲剧。后来我们两个都哭了,为了那场残忍的战争,也为了日本民众被欺瞒,没有得到正视历史的机会而难过。
看完小说后,我的心情很复杂,痛恨日本人的罪行,也恨当时中国军队的不战而降,更为南京同胞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难过。我更想知道的是,当年那些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日本军人丧失人性,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战而降,为什么南京同胞不早些逃离那座修罗场般的城市?
如今,看着我们祖国先进的武器,雄厚的兵力,我深深为祖国的今天骄傲和自豪。可是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同胞,不应该被我们抛弃和遗忘,我们要替他们讨回公道。生在乱世不是他们的错,遭逢不幸更不是他们所愿,只是时代的洪流、历史的漩涡,将他们卷入了深不见底、痛苦不堪的一场劫难,我一向不相信人有来生,但我此刻虔诚地祈祷,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能够有一个光明、温暖的来生。
书中,豆蔻为了小兵王浦生私自出门去找琵琶弦,结果惨死在日本人手中。她说,她弹琵琶他讨饭,和和美美的过生活。这是她的愿望,却也成了她的催命符。人都说,缘定三生,我只愿这个痴傻的姑娘和命苦的小兵,来生生在太平年间,无战乱、无别离,在寻常人家,她弹琵琶,他种田。
“南京大屠杀”期间,有八万左右的中国女性被强暴,与三十万遇难者的总数相比,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比例。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国耻,霸占、亵渎一国最隐密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来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来实施残杀的。
对玉墨这样的风尘女子来说,一辈子受人轻贱,但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她们甘愿以血肉之躯挡在女学生前面,脱下风情万种的旗袍,换上素雅的学生服;剪掉精致的卷发,换成清汤挂面似的学生头。那雾里看花的一场梦,美好得让人舍不得离开,但最终,还是要奔赴战场,以这辈子最不敢想的一个身份——女学生,去完成生命里最完美的一场表演。
她们的牺牲不仅悲壮,而且绚烂。
其他网友观点
一个民族,被侵略者打掉了牙齿,扒光了衣裳,破开了胸膛,撕开了胸膜,还要吐一口浓痰在心尖上。
一个民族,躺在地上,做着最卑微的抵抗,为的只是保护那一点点希望。
这希望不仅是那些女学生,那些已经死去的士兵,即将死去的女人和即将死去的男人,他们本应都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我们不配评价那些死去的人们,因为我们、父辈、或者祖父辈都只是他们眼中需要他们去死才能保护的孩子。电影里死去的人把希望留给了女学生,现实中三十万白骨把希望留给了我们。
这电影不是为了让我们延续仇恨,也不是让我们去原谅,更不是让我们去讨论剧中人谁应死该活。仇恨的确不应当被延续,我们也没资格说原谅,因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幸福的生活,恶魔就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过去不可改变,更不能被遗忘。
铭记过去,珍惜现在,警示未来。
我想就是这电影最大的意义
其他网友观点
提起这部小说,是由于张艺谋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我当时第一时间赶去影院欣赏了这部影片,观后使我感触颇深。这部影片就像是“南京大屠杀”的一个番外篇,通过一座小小教堂里发生的悲壮事迹,以微入深的反映了发生在南京历史上,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屠杀惨状。使人从导演描绘的细腻画面中,体会到了人性的美丽与丑恶,民族的团结与仇恨,不禁让人感慨至深,潸然泪下。
相比电影来而言,小说的内容就要更加复杂许多。背景是1937年的南京。1937年12月12日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像野兽一样的日军就占领了南京,从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大奸淫、大劫掠,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从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乃至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作者严歌苓借“姨妈”书娟的眼睛感受了这场浩劫残暴黑暗的事实,讲述了一个关于十三个秦淮河女人可憎可悯又令人感动的英勇献身的故事。“姨妈”书娟是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里的学生,这时的美国处在中立国位置,所以美国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难所。12月12日这天清晨,神圣庄严的圣玛丽教堂后院的墙头上冒出了几个打扮俗艳的女人,她们恳请英格曼神父收留,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神父通过艰难的决定,最终收留了她们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他们共同面对了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毅然身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电影到了这里也就结束了,留给观众的更多是思考和惋惜。小说的结局却是直到1946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大会。那时书娟已经长大,当时代替书娟的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人,此刻的她坐在证人席上,指正了日军高级军官的一次有预谋、大规模的强奸。书娟通过声音辨认出了玉墨,但她的脸已不是书娟当年记忆中的容颜,最后玉墨并未与书娟相认,悄悄走掉了。
小说的主要故事便是发生在那个小小的教堂之中。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学生,官兵和妓女,他们共同面对着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这样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在民族危难之前却也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有仇恨,有亲情,有忠诚,有爱情。即便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故事的主角,这13位秦淮河女人,却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但是毕竟关于抗战时期,悲壮的故事我们从小到大听过的太多太多,可这部小说却倍受张艺谋导演的青睐,也倍受读者的好评。究其原因,我觉得它的出众之处便是大量运用事物和人物情感间的反差与对比,体现在故事场景的设定,主人公的选择,以及作者对各种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极真实的描写之中,深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已被人批判斥责的太多太多。作者于是免去了那些对战争,对惨象的繁琐冗长的描写,而是将主要场景放在了“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这样一个仿佛与战场毫不相干,庄严神圣的地方。并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以十三个秦淮河妓女为主人公,起先通过描写她们的风情万种,花天酒地,鲜明的和南京被攻陷后的混乱形势形成巨大的反差;通过描写她们与女学生之间的矛盾争吵,泼辣蛮横,又反映了这些人物的卑微和平凡。她们不过也是为了躲避战乱,一心期盼着那个假神父能够帮助她们逃离南京。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直到最后为了十三个女学生,这些秦淮河女人甘愿代替她们牺牲赴宴,前后性格的对比,更衬出危难当头中国人人性的伟大。即使再勇敢的人,面对死亡的胆怯也是情理之中。真正伟大的行为,不是面对迫害无视自己的性命,一了百了。真正伟大的灵魂,是甘愿为了他人,为了同胞而付出自己的一切;是只要能让年轻的生命活下去,便甘愿以性命交换的勇敢与坚决!
作者借小说反映出生命的卑微与渺小,描写出人物内心的脆弱与无奈。但是又刻画了危难关头人们的睿智与勇敢,坚毅与镇定。强烈的对比,也强烈的抨击着我们的内心。这让我觉得,即使是再黑暗的时刻,依然会有光亮的存在;即使是再丑恶的世界,依然会开出人性的花朵!
其他网友观点
战争太惨忍了,日本人非常的残暴!中国人很善良,连青楼女子在大义面前都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救一些不相干的女学生真的值得尊敬!
其他网友观点
这种电影今后最好别拍。电影的名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大导演的这种风格希望到此为止。何苦呢?像考古一样,明明白白的一件历史惨案,应该以具有众多历史档案的记录片为主,正正经经的告诫人民,警钟长鸣。
其他网友观点
悲壮、愤怒、特憋屈。
其他网友观点
一个民族,被侵略者打掉了牙齿,扒光了衣裳,破开了胸膛,撕开了胸膜,还要吐一口浓痰在心尖上。
一个民族,躺在地上,做着最卑微的抵抗,为的只是保护那一点点希望。
这希望不仅是那些女学生,那些已经死去的士兵,即将死去的女人和即将死去的男人,他们本应都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我们不配评价那些死去的人们,因为我们、父辈、或者祖父辈都只是他们眼中需要他们去死才能保护的孩子。电影里死去的人把希望留给了女学生,现实中三十万白骨把希望留给了我们。
这电影不是为了让我们延续仇恨,也不是让我们去原谅,更不是让我们去讨论剧中人谁应死该活。仇恨的确不应当被延续,我们也没资格说原谅,因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幸福的生活,恶魔就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过去不可改变,更不能被遗忘。
铭记过去,珍惜现在,警示未来。
我想就是这电影最大的意义
其他网友观点
提起这部小说,是由于张艺谋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我当时第一时间赶去影院欣赏了这部影片,观后使我感触颇深。这部影片就像是“南京大屠杀”的一个番外篇,通过一座小小教堂里发生的悲壮事迹,以微入深的反映了发生在南京历史上,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屠杀惨状。使人从导演描绘的细腻画面中,体会到了人性的美丽与丑恶,民族的团结与仇恨,不禁让人感慨至深,潸然泪下。
相比电影来而言,小说的内容就要更加复杂许多。背景是1937年的南京。1937年12月12日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像野兽一样的日军就占领了南京,从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大奸淫、大劫掠,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从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乃至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作者严歌苓借“姨妈”书娟的眼睛感受了这场浩劫残暴黑暗的事实,讲述了一个关于十三个秦淮河女人可憎可悯又令人感动的英勇献身的故事。“姨妈”书娟是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里的学生,这时的美国处在中立国位置,所以美国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难所。12月12日这天清晨,神圣庄严的圣玛丽教堂后院的墙头上冒出了几个打扮俗艳的女人,她们恳请英格曼神父收留,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神父通过艰难的决定,最终收留了她们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他们共同面对了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毅然身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电影到了这里也就结束了,留给观众的更多是思考和惋惜。小说的结局却是直到1946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大会。那时书娟已经长大,当时代替书娟的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人,此刻的她坐在证人席上,指正了日军高级军官的一次有预谋、大规模的强奸。书娟通过声音辨认出了玉墨,但她的脸已不是书娟当年记忆中的容颜,最后玉墨并未与书娟相认,悄悄走掉了。
小说的主要故事便是发生在那个小小的教堂之中。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学生,官兵和妓女,他们共同面对着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这样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在民族危难之前却也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有仇恨,有亲情,有忠诚,有爱情。即便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故事的主角,这13位秦淮河女人,却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但是毕竟关于抗战时期,悲壮的故事我们从小到大听过的太多太多,可这部小说却倍受张艺谋导演的青睐,也倍受读者的好评。究其原因,我觉得它的出众之处便是大量运用事物和人物情感间的反差与对比,体现在故事场景的设定,主人公的选择,以及作者对各种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极真实的描写之中,深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已被人批判斥责的太多太多。作者于是免去了那些对战争,对惨象的繁琐冗长的描写,而是将主要场景放在了“圣玛丽美国天主教堂”这样一个仿佛与战场毫不相干,庄严神圣的地方。并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以十三个秦淮河妓女为主人公,起先通过描写她们的风情万种,花天酒地,鲜明的和南京被攻陷后的混乱形势形成巨大的反差;通过描写她们与女学生之间的矛盾争吵,泼辣蛮横,又反映了这些人物的卑微和平凡。她们不过也是为了躲避战乱,一心期盼着那个假神父能够帮助她们逃离南京。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直到最后为了十三个女学生,这些秦淮河女人甘愿代替她们牺牲赴宴,前后性格的对比,更衬出危难当头中国人人性的伟大。即使再勇敢的人,面对死亡的胆怯也是情理之中。真正伟大的行为,不是面对迫害无视自己的性命,一了百了。真正伟大的灵魂,是甘愿为了他人,为了同胞而付出自己的一切;是只要能让年轻的生命活下去,便甘愿以性命交换的勇敢与坚决!
作者借小说反映出生命的卑微与渺小,描写出人物内心的脆弱与无奈。但是又刻画了危难关头人们的睿智与勇敢,坚毅与镇定。强烈的对比,也强烈的抨击着我们的内心。这让我觉得,即使是再黑暗的时刻,依然会有光亮的存在;即使是再丑恶的世界,依然会开出人性的花朵!
其他网友观点
战争太惨忍了,日本人非常的残暴!中国人很善良,连青楼女子在大义面前都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救一些不相干的女学生真的值得尊敬!
其他网友观点
落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没人愿意低人一等,但大是大非面前绝不退缩!
她们十三人,震撼的不只是她们的高!而是我们民族应该奋发图强的动力,也是不让历史重演的决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000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