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什么时候,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农历?
端午作为一个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受到全国性的重视,各地都有不同的活动去过这个节日。假如我们翻阅典籍的话会发现,这个节日源远流长,网上关于这个节日的传说更是多不胜数。
而在古代,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小,古人在无数的诗词和典籍中去写这个节日。或者借诗言志,或者冷静记录。比如唐代文秀在自己的押元韵七言绝句《端午》中这样写: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跟屈原有关。
但我们在《楚辞·九歌·云中君》中却能看到这样的记载: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这里说前面就已经有这个节日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是因为古人会在五月五日这天蓄兰沐浴,这个我们会在后面印证。
那么,五月五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开始是为了什么举办这个节日?民间纪念的有几位?
一、关于发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从周朝开始,远古先民开始从鸟崇拜转变成龙崇拜,商朝以前,人们以凤鸟为图腾,代表女娲。而周朝结束商朝以后,周反朝歌,为了体现正确性,周武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不止是服装改色,图腾也从凤鸟转变成了龙,代表伏羲。
这初看是一个简单的图腾崇拜,但里面包含着极为深层的含义,这是对商朝“天命玄鸟”的终结。同时,女娲为凤,古代凤和凰是分开的,凤是雌性代表繁衍,代表着母系氏族。周朝终结的不仅仅是一个王朝、一个图腾,同时还代表着强权的集结,母系氏族的崩塌。
周朝建立以后,龙崇拜开始盛行,同时,五月五日做为夏日第一个午时开始被放大崇拜并举行仪式,《大戴礼》中这样写: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这里我们可印证前面的《楚辞》,当然了,《大戴礼》的成书年代是成谜的,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最大的可能是汉朝以后的人整理而成,但这里只说可以相互印证。
而这个节日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推行,《周易》的作用功不可没。《周易·乾卦》里这样写: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第五爻,也就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仲夏端午时,飞龙在正南中天,既正又中,大吉。而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意思是:龙星出现在天上,对贵族有利。
既然对贵族有利,而且又如此大吉,自然要大肆举行仪式,五月五日举办仪式从此开始流行。此外,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名字虽然取自佛教八部天龙,但里面的招式,比如“降龙十八掌”这些却取材于《周易》,但这个不在咱们话题之中,所以略过不提。
所以,是周朝时开始盛行,并且一直向下不断层的延续,但在延续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改变,被人为加入了一些别的意思。此外,龙舟和舞龙跟周朝的龙崇拜有着深远的关系。
二、关于纪念:屈原投江,介子抱树,曹娥救父
关于端午,最著名的是纪念屈原投江,所以后世人们在这天举行仪式来纪念,人们用小舟在江上到处寻找,慢慢形成了后世的赛龙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的确是个好出处,但假如我们仔细去查阅文献和思考的话,会发现这里面是有漏洞的。
关于屈原,司马迁的《史记·七十二列传·屈原贾生列传》中是这样写的: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於治乱……顷襄王怒而迁之……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百余年后,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当然,这篇传是非常长的,我们无法全部列出,开始说出身,然后记忆力惊人,却被人们陷害而被流放,屈原悲愤欲绝,抱石在泊罗江自尽,死后百余年,汉朝一个姓贾的路过这里,想起屈原,于是写了《吊屈原赋》来纪念。
司马迁这里写的贾生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是那个写过《过秦论》和《论积贮疏》的贾谊。
屈原是古代著名的爱国文人,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屈原投江死后,并没有人用船去打捞,甚至都没有引起重视,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直接用一句话写了他的死,死后百余年,贾谊的《吊屈原赋》才往事重提,而到这个时候,两者其实还没有啥关系。
最开始有关联是南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在里面是这样说的:
五月五日投泊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贮米以祭之……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这段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屈原在这一天投水死去,楚国人纷纷哀悼他。到了这一天,人们用竹筒装米,扔进水里来祭奠他……今天,老百姓们在五月初五包粽子时,还要包上楝树叶、缠上五彩线,这便是汨罗河的遗风。
而这个时候,距离投江已经近八百年。
后世还有“介子抱树”的纪念说,说为了纪念介子推,但这个出处比较奇怪,是出自东汉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琴曲《琴操》,里面是这样说的:
介子绥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不得发火。
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这个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但我们从这里看出来,这里说的是“寒食节”,跟咱们的主题没有啥关系。当然,也有纪念孝女曹娥的收录在晋人虞预的《会稽典录》:
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也有说纪念伍子胥的,我们不能一一举例。
但我们还是要说,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面对强权直面纳谏的性格代表了古代文人的高洁,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于是为了纪念谁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认识学习到了家国情怀。
三、关于现代: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现代,端午在四大传统节日之中占有一席之位,世界不少国家受到影响,都有纪念端午的活动,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9年,端午成为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正如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押歌韵七言绝句《端午感兴·其二》中说的那样: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我们过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是怀念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层的文化史,是纪念我国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我们在端午时节写端午,但何尝不是怀念和缅怀那些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和牺牲的人们呢?这些人中上有王公贵族,下有庶民百姓,他们热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这个国家。在家国情怀面前,他们的身份其实并没有任何的贵贱之分,他们都有个我们都共同拥有的名字:中国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jpg” />
网友提问: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农历?
农村有大端午和小端午节,你知道是哪天吗?有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不知不觉又到端午节了。说真的,从小到大,我最喜欢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端午了。
我们老家把端午节叫过端阳。记得以前过端阳的时候往往都是大农忙,父母们都忙得走着说话,吃饭的时候,总是端着碗站着急匆匆往口里扒拉。这个季节,男人要整田,女人要插秧,秧没插完,上场的麦子也得赶紧打下来。所有的人都是泥里水里稻场上,忙得不可开交。
田边地头的艾草已长得老高了,散发着扑鼻的清香。沟渠旁,竹林间的“端阳泡”探出头来红得发紫。细心的人就会提醒大家,要过端阳了!这时大家也都知道节日到了。
准备接未过门媳妇的人家特别忙活,白天忙完地里,夜里就赶着炸汤圆,炸丸子。那时候吃粽子好像还不很时兴。但过端阳的几样硬菜是必须准备好的。小缸里养的黄鳝,菜园里留下来的大黄瓜,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还有罐子里存放的腊肉和腊猪蹄。有了这几样,这个端阳就过得很不错了。
家里养的黄鳝除了留着吃,给儿女亲家送去这是必须的。这个习俗叫“送端阳”。送的东西就是黄鳝、皮蛋,特别讲礼的人家也送月饼之类。送端阳和送中秋大致相同,只不过端阳多了黄鳝这样东西。
一般人家过端阳,再忙也会一家人吃喝一顿。桌上总是油炸的汤圆堆得像座小山,从街上买回来的糖包子肉包子,咬一口,那糖汁都顺着嘴角流下来。屋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门楣上草艾飘香。这样的气氛似乎与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毫不相干,其实不然。
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没有哪一个跟吃喝团聚能够分得开。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拿出最美好的东西,来表达对祖宗先贤英烈的崇敬之情。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不就是为了告慰忠魂,祭奠英烈吗?那插在门楣之上的薰像艾草不就是期盼着激浊扬清,乾坤朗朗吗?
龙舟竞渡快如飞
接驾屈子故里归
但愿清气满乾坤
忠烈英魂万世垂
一个节日,让人联想起一个悲壮的故事,记起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个节日就很值得一过了。端午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年年如是,勤劳朴实的人们年年敬仰,年年祭拜,于是这爱国的种子就会永远根植于心,千秋万代生根发芽。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过端阳,不止限于农历五月初五,初五这天叫“大端阳”,接下来的十五叫小端阳,到了月末二十五就叫末端阳。我想这样过节,大概还是因为五月正忙,人们哪怕再往后挪一挪,也要把这个节日过好。
借此答题的机会,祝福头条的朋友们端午节平安吉祥!
其他网友观点u003Cpu003Enu003Cp class=’video-hide’u003E{!–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