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逐日的故事100字?
优质回答:
谁知道关于“夸父”的典故?
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神话。这些神话实际上就是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古人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以及他们的欲求和当时对世界的理解。比如“女娲造人”讲的就是古人对人类起源的一种想象。“女娲补天”则是古人对当时如何解决大洪水问题的提出的一种办法。“精卫填海”则是古人对大海戕害人生命的一种愤怒及抗争。“后羿射日”也是对于太阳太烈,在地上形成干旱,以及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一种办法。“嫦娥奔月”又是古人对犯了错误的女人的一种惩罚。等等。
但是,“夸父逐日”却是一个非常让人不理解的神话。不知道古人留下这个神话,究竟想表达什么。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的神话,主要记载在《列子·汤问》和《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列子·汤问》上的记载是:“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两个记载大同小异。大同小异,大约能够说明两个事实:一是后面出现的那本书抄袭了前面出现的那本书。二是这个故事在当时深入人心,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因此只出现了这样一个版本,大家都按照这个版本,把这个故事往下传递。
既然这个故事深入人心,就说明这个故事讲得好,被大家所接受。
但是说起来,这是一个明显荒诞不经的故事,它和其它神话传说不一样。其它神话传说,都有明确的诉求和表达,我们都知道里面想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我们却不理解。这个夸父,为什么要去追太阳呢?追太阳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而且他追太阳,最终又没有追上,把自己搞得很口渴,喝了几条河的水都没有解渴,最终渴死了。这不是很荒唐吗?
(夸父逐日插画)
对于“夸父逐日”的解释,一般有两种:一种比喻“人有大志”,还有一种比喻“不自量力”。
不过,这两个解释似乎都有些牵强附会。说“人有大志”,这个夸父去追太阳,有什么大志呢?就算追上了这颗太阳,又有什么意义呢?
古人之所以出现很多神话,是因为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法解决,或者不能理解。但是“夸父追日”是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似乎并没有。那么,又有什么东西是让人不理解的呢?似乎也不是太清晰。
不过虽然说不太清晰,但至少这是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夸父追日”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对太阳的不理解。
(古人想象太阳上的乌鸦)
在古人看来,太阳是天上的一个神秘事物,它全身都是火,早上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由于太阳上会出现黑子,因此,古人想象太阳上有乌鸦。不过,对太阳的想象,也就仅此而已。这乌鸦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有怎么样的故事,全都不得而知。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这些乌鸦为什么没被太阳烤死呢?这个问题也解释不了。
再一点,太阳既然是东升西落的。那么,它落到哪里去了呢?古人说,落到一个池子里去了。很明显,只有落进一个池子里,才能淹没它的光热,这也可以解释。但是,为什么早晨的时候,太阳又出现在东方呢?古人并不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自然不会说是从地面的背面绕过去。那么,它又是怎么绕过去的呢?这一点,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其实是并没有说清楚的。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夸父追日”,所表现的,就是人们想了解太阳的一种欲望。人们想了解太阳,首先就需要追上太阳,走进太阳。只有走进了太阳,亲眼看了,才知道太阳上面是什么。
但是,很明显,人们是不可能走进太阳的。因为太阳太热了,人们就算还在追赶之中,就已经渴死了,怎么能够进入太阳呢?
所以,“夸父追日”这个神话,不但表达了古人探索太阳的欲望,还表达了古人不可能了解太阳的悲哀。
(参考资料:《列子·汤问》《山海经·海外北经》等)
其他网友观点
“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见《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说的是一个神话故事:
有个名叫夸父的人,去追赶太阳,他不停地奔跑,最后终于追上了。此时夸父口渴难忍,欲喝水。于是饮干了黄河和渭之水,仍不能解渴,又去北方饮大泽(一说贝加尔湖,一说呼伦湖),结果在半路上渴死了。临死时把自己的手杖扔出去,变成了一片桃林。
《山海经》又载:
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这是说夸父国在聂耳国之东,夸父国的人都是巨人,他们上身赤裸,右手握一条青蛇,左手握一条黄蛇。夸父扔出手杖变成的桃林在国的东边,其实只有两棵树,但树冠巨大,所以二木成林。
《山海经》还补充说,夸父国是上古的一个部族,为炎帝的苗裔,他们身材高大,骁勇善战。夸父是族中的首领。在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中,这个部族被黄帝的神龙——应龙打败,逃到西南方一个叫“成都载天”(一说是峨眉山)的地方,组成了一个国家,叫夸父国。另一种说法叫博父国。
《列子·汤问》对此也有记载: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段记载和《山海经》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是说,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的影子,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隅谷旁边……(省略号内与《山海经》相同,不译)他扔出的手杖,为尸体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润,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桃林。桃林广阔,有数千里之大。
对”夸父逐日”的故事,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析和评价:
一种认为:这是远古先民通过幻想与日竞走的神话,来表达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对光明、黑暗的扬弃,是人类为征服自然,追求永恒的生命和光明,所做的卓绝奋争。赞美夸父是华夏“普罗米修斯”般的“盗火英雄”。
一种认为:夸父愚昧无知,不自量力,违背自然规律,其逐日动机和目的不可理喻,其死未必有价值。
另一种认为:夸父可能是一个巫师,逐日是一种巫祀仪式。上古有以人祭祀天地日月的做法,夸父大概死于一次“逐日祈雨”的残酷祭祀活动中。
还有一种认为:从口渴上分析,夸父时代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干旱,为了生存,夸父所在部落依据太阳坠落的方向,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表面上是追逐太阳,目的是寻找水源。后来以夸父死的代价,换取了部落在西南方向一个叫“成都载天”的地方定居,这个部落就叫夸父国。
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解析和评价,笔者不妄加评论,这里有一首我在30年前写的诗,足以代表本人的认知,斗胆分享给大家:
逐日的夸父
一
先人们的形象在记忆中一无所有
鱼的歌唱猴的攀援猿的悲鸣
拿着投枪石斧裸露双乳舞蹈的伏羲们
几千几万几十万年地泯灭了
古风骤起掠过原上的寂寞
惊醒岁月的年轮岁月的沧海桑田
荒原上蛰伏生命蛰伏挑战的伟力
大地崩裂出我祖先中的骄傲
一场马拉松的冲刺血和肉的决斗
人和神最辉煌的奥林匹克竞技
天柱倒塌天河到流高原崩溃了
洞穴中的卑贱窠巢里的悲哀震撼了
夸父逐日让所有神话大惊失色
举世无双天地膜拜的形象
黄皮肤上彩铀一直斑斓到今天
二
天神战栗天帝颤抖九州震动
惊骇一场力量与意志的生死较量
为了原野上的风更加明丽更加灿烂
为了大地上的阳光更加温暖更加辉煌
为了伏羲们热血沸腾起原始的悲壮
纵博一场让天地不再荒凉不再黑暗
义和之车抽打邪恶的鞭子
六龙狂驰拉出烈焰拉出虹霓
巨轮轰鸣碾过雷霆碾过闪电
持舞长杖持舞意志持舞人的力量
盘蛇于耳绿光喷吐徘徊善与恶的境界
呵呵,大旌飘舞天地奔驰
咆哮中日辇呻吟太阳呻吟
逐呵逐呵,让所有邪恶战栗
让所有黑暗所有肮脏在追逐中死亡
终于逐上了,太阳妥协
举日告天举起天帝神圣的瑰宝
日之神在一瞬间脱胎换骨地辉煌
亿万烈火冶炼出天地间巨人形象
三
苍穹倒悬,天柱倾折
终于倒下,在拥抱了太阳之后
在饮干了黄河渭河的巨浪之后,
在精疲力竭的呐喊呼啸之后
没有滔滔不绝的洪水涌来
大禹开凿的那一条条河流干涸风化了
盛产道义的大泽卑劣地逃匿了
我的祖先逐日的胜利者英雄地倒下
倒在九十九个望娘滩的悲号中
热血喷礴于是有了太阳的鲜红
骨骼横亘于是有了大山的雄性
热泪汩汩于是有了河流的柔美
没有来得及建造亘古的纪念碑
弃其长杖于是有了夭夭桃林
有了鲜美如乳遍地滚动的桃子
让后人们一直美丽
一直甜蜜一直幸福到如今
四
太阳一如既往地热情大地
日坛之上祀幡飘扬祭歌飘扬
风化进程中祭祀程序依然新鲜
日之图腾叠加出祖先的笑意
一种沉重而痛苦的思想
缠绕荒草缠绕荒草中的热血坟茔
徘徊在桃花灿烂的风景线上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黄土地
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出逐日的子孙
英雄的壮举无穷无尽地蔓延生长
成了一片片盛开的广袤桃林
追逐时空,追逐宇宙
追逐死亡中的快意新生中的惨痛
追逐生命里燃烧的永恒太阳
纵然在死亡的亲吻中化为尘埃
决不停步,轰然倒下便又是
一座大山的雄性
一片桃林的妖娆
(图片来自网络)一一一一
其他网友观点
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夸父逐日”的典故在我国几乎耳祥能详,家喻户晓。
有关夸父的记载
夸父最早的记载,出自我国著名志怪古籍《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述古代民俗、地理、巫术、医药等方方面面的奇书,其中还记载了非常多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
关于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有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意思就是说:夸父一路追着太阳跑,半路口渴,就想喝水。先喝光了黄河、渭河的水,仍不解渴,还想再喝。于是想跑到北边的大河里去喝,结果还没到河边,就渴死了。
夸父为何逐日
夸父逐日,传说是追了九天九夜。结果太阳还没碰到一下,就先渴死,大有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
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太阳?
传说一:太阳作恶,旱灾不断,夸父大义追太阳
在这个传说版本里,夸父是远古时期一个巨人族“夸父族”的首领。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首领,在夸父的带领下,族人们过着幸福自在的生活,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年太阳变得很毒辣,旱灾严重,河流干枯,庄稼旱死,族人过得异常艰苦。夸父不忍心看到族人受苦,于是就想着把太阳这个罪魁祸首给抓起来,结束这场旱灾,再还族人以安乐生活。然后,夸父就走上了逐日之路,悲壮渴死!
传说二:“好奇害死猫”,欲探太阳终不成,为伊消得人渴死
在这个传说版本里,夸父是一个好奇心很重,求知欲很重的“学者”。对于天上挂着的太阳,夸父突然想搞明白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能发光,它为什么能发热?于是就开始追太阳,想把太阳追到手好好研究一番。这实则是反应出,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探索。只可惜,夸父这次选错了研究对象,有道是“科研需谨慎,安全第一位”,谨记!
传说三:捧得光明在,甘心万里追
在这个传说版本里,夸父追太阳是为了追求光明——太阳是光明的象征。远古时期,黑灯瞎火,太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光和热。夸父有个大胆而美好的想法,他要把太阳留下来,他要把太阳留在他的族群里,让他的族人永远享受光明。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太阳的路。
夸父逐日于今人的意义
关于夸父逐日的典故,有人震撼,有人感动,有人嗤之以鼻。那夸父追日的典故,于现如今的我们而言,能带给我们什么?
夸父逐日对我们今人的意义
首先,夸父逐日代表了一种大无畏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夸父为了族人不再受太阳折磨,不再受旱灾的影响,独自勇敢地踏上追太阳的路,这是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夸父和《山海经》里另一个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一样,都有一种舍小我为大众的奉献精神。大禹一生,忙于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夸父为族人不辞辛劳追太阳,最后身死。因此,他们都是值得人们去敬重的人物。
其次,夸父追日代表的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前路再苦再难,目标再远再难,绝不放弃,既然还有目标,既然还有道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脚步不能停,停下就意味着目标走不到,一切成空。世上最难二字,唯“坚持”而已!多少人都败在了半途而废?也许我们走下去,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尽力了,那么我们无愧我心。
在山海经中《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两个神话故事,有许多相似之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一只小小的鸟儿,却日复一日地衔着树枝丢进大海,想把大海填平,其中执着,令人感佩!
再次,夸父逐日从反面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凡事要量力而行,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符合自己实力的目标,不好高骛远,否则迎接自己的注定是失败!
《列子·汤问》有言“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在这里夸父逐日而死,却还要落得个“不量力”的“恶名”,实在不值。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后羿射日》的故事,同样是对太阳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后羿能成功?后羿能把太阳射下来,那是因为后羿有神弓在手。而夸父想追太阳,你凭什么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清醒的“后羿”,绝不做糊涂的“夸父”!
自古以来,对《夸父逐日》的典故,人们向来褒贬不一。窃以为,我们其实应该,更多的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夸父,去看待他逐日的行为,给我们自身以启迪。
当然,《夸父逐日》的故事还能引申出许许多多的意义来,而这,正是夸父的魅力,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其他网友观点
夸父,也作夸父逐日、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典故流传的故事,也都有其深刻的教育和精神指导意义。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虽然不切实际,却也展示出中华人民自古以来为达目标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其他网友观点
神话是口口相传的文化。夸父逐日,家喻户晓。
其他网友观点
夸父追日是神话故事,喝干了黄河水,最后渴死了。
其他网友观点
“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见《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说的是一个神话故事:
有个名叫夸父的人,去追赶太阳,他不停地奔跑,最后终于追上了。此时夸父口渴难忍,欲喝水。于是饮干了黄河和渭之水,仍不能解渴,又去北方饮大泽(一说贝加尔湖,一说呼伦湖),结果在半路上渴死了。临死时把自己的手杖扔出去,变成了一片桃林。
《山海经》又载:
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这是说夸父国在聂耳国之东,夸父国的人都是巨人,他们上身赤裸,右手握一条青蛇,左手握一条黄蛇。夸父扔出手杖变成的桃林在国的东边,其实只有两棵树,但树冠巨大,所以二木成林。
《山海经》还补充说,夸父国是上古的一个部族,为炎帝的苗裔,他们身材高大,骁勇善战。夸父是族中的首领。在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中,这个部族被黄帝的神龙——应龙打败,逃到西南方一个叫“成都载天”(一说是峨眉山)的地方,组成了一个国家,叫夸父国。另一种说法叫博父国。
《列子·汤问》对此也有记载: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段记载和《山海经》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是说,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的影子,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隅谷旁边……(省略号内与《山海经》相同,不译)他扔出的手杖,为尸体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润,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桃林。桃林广阔,有数千里之大。
对”夸父逐日”的故事,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析和评价:
一种认为:这是远古先民通过幻想与日竞走的神话,来表达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对光明、黑暗的扬弃,是人类为征服自然,追求永恒的生命和光明,所做的卓绝奋争。赞美夸父是华夏“普罗米修斯”般的“盗火英雄”。
一种认为:夸父愚昧无知,不自量力,违背自然规律,其逐日动机和目的不可理喻,其死未必有价值。
另一种认为:夸父可能是一个巫师,逐日是一种巫祀仪式。上古有以人祭祀天地日月的做法,夸父大概死于一次“逐日祈雨”的残酷祭祀活动中。
还有一种认为:从口渴上分析,夸父时代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干旱,为了生存,夸父所在部落依据太阳坠落的方向,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表面上是追逐太阳,目的是寻找水源。后来以夸父死的代价,换取了部落在西南方向一个叫“成都载天”的地方定居,这个部落就叫夸父国。
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解析和评价,笔者不妄加评论,这里有一首我在30年前写的诗,足以代表本人的认知,斗胆分享给大家:
逐日的夸父
一
先人们的形象在记忆中一无所有
鱼的歌唱猴的攀援猿的悲鸣
拿着投枪石斧裸露双乳舞蹈的伏羲们
几千几万几十万年地泯灭了
古风骤起掠过原上的寂寞
惊醒岁月的年轮岁月的沧海桑田
荒原上蛰伏生命蛰伏挑战的伟力
大地崩裂出我祖先中的骄傲
一场马拉松的冲刺血和肉的决斗
人和神最辉煌的奥林匹克竞技
天柱倒塌天河到流高原崩溃了
洞穴中的卑贱窠巢里的悲哀震撼了
夸父逐日让所有神话大惊失色
举世无双天地膜拜的形象
黄皮肤上彩铀一直斑斓到今天
二
天神战栗天帝颤抖九州震动
惊骇一场力量与意志的生死较量
为了原野上的风更加明丽更加灿烂
为了大地上的阳光更加温暖更加辉煌
为了伏羲们热血沸腾起原始的悲壮
纵博一场让天地不再荒凉不再黑暗
义和之车抽打邪恶的鞭子
六龙狂驰拉出烈焰拉出虹霓
巨轮轰鸣碾过雷霆碾过闪电
持舞长杖持舞意志持舞人的力量
盘蛇于耳绿光喷吐徘徊善与恶的境界
呵呵,大旌飘舞天地奔驰
咆哮中日辇呻吟太阳呻吟
逐呵逐呵,让所有邪恶战栗
让所有黑暗所有肮脏在追逐中死亡
终于逐上了,太阳妥协
举日告天举起天帝神圣的瑰宝
日之神在一瞬间脱胎换骨地辉煌
亿万烈火冶炼出天地间巨人形象
三
苍穹倒悬,天柱倾折
终于倒下,在拥抱了太阳之后
在饮干了黄河渭河的巨浪之后,
在精疲力竭的呐喊呼啸之后
没有滔滔不绝的洪水涌来
大禹开凿的那一条条河流干涸风化了
盛产道义的大泽卑劣地逃匿了
我的祖先逐日的胜利者英雄地倒下
倒在九十九个望娘滩的悲号中
热血喷礴于是有了太阳的鲜红
骨骼横亘于是有了大山的雄性
热泪汩汩于是有了河流的柔美
没有来得及建造亘古的纪念碑
弃其长杖于是有了夭夭桃林
有了鲜美如乳遍地滚动的桃子
让后人们一直美丽
一直甜蜜一直幸福到如今
四
太阳一如既往地热情大地
日坛之上祀幡飘扬祭歌飘扬
风化进程中祭祀程序依然新鲜
日之图腾叠加出祖先的笑意
一种沉重而痛苦的思想
缠绕荒草缠绕荒草中的热血坟茔
徘徊在桃花灿烂的风景线上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黄土地
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出逐日的子孙
英雄的壮举无穷无尽地蔓延生长
成了一片片盛开的广袤桃林
追逐时空,追逐宇宙
追逐死亡中的快意新生中的惨痛
追逐生命里燃烧的永恒太阳
纵然在死亡的亲吻中化为尘埃
决不停步,轰然倒下便又是
一座大山的雄性
一片桃林的妖娆
(图片来自网络)一一一一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夸父逐日的故事100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