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是什么意思(喀秋莎对中国人的意义)

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喀秋莎是俄语的发音直译:原为一个苏联传说中的美丽女人,有清纯美丽的意思。类似于《诗经》里的“伊人”,可以代指一切美好事物。有一首苏联经典歌曲名就叫“喀秋莎”是作者勃兰切尔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还有苏联BM-13型火箭炮的别名也叫“喀秋莎”

喀秋莎歌曲象征着什么?

喀秋莎因卫国战争,成为苏联及俄罗斯的时代印记;喀秋莎也因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抗美援朝,成为了中国的时代印记。

喀秋莎是战斗精神的象征,也是战争年代的记忆,更是共产主义的信仰印记。

从十月革命以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便与苏联紧紧扭结在一起。

对于在中苏友好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红军战士、解放军战士来说,喀秋莎那纯情的歌声,温暖了抱着冰冷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他们。

小米加步枪的红军战士,将之视为家国温情的象征,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承载。

某种程度来说,对老一辈革命战士,喀秋莎等,已成为苏联的象征、共产主义信仰的象征。

这种情感连接,赋予了喀秋莎这首歌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但其不可取代性,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负一层武器展厅里,一辆绿色的吉斯151运载车静静矗立着。

车顶架设的滑轨上挂载着数枚火箭弹。而这些火箭弹,便是名扬天下的BM-13型火箭炮,也即“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不止是一首歌,还是一种武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王牌武器。

该火箭炮是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

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该厂把“K”字打印在炮车上。战士们看到炮架上的“K”字,联想到正流行的《喀秋莎》歌曲,便给该炮取名“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弹在1941年亮相于二战战场,苏军用“喀秋莎”,瞬间把德军列车和火车站打成废墟。

德军一度称其为“斯大林的管风琴”、“魔鬼火炮”。

1年后,喀秋莎火箭炮成了德军永久的噩梦——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以多门“喀秋莎”火箭炮与德军炮兵对射,把德军火炮打成了“哑巴”。

1945年,苏军开入柏林时,满天呼啸的喀秋莎火箭炮声,成了纳粹德国的丧钟。

5年后,新的霸权主义国家——美国,将在朝鲜狠狠地吃到喀秋莎的苦头。

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当第四次战役打响时,志愿军迎来了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

志愿军将120门火箭炮配备给炮兵21师,下辖5个团。1951年9月1日,夜幕降临,炮兵21师203团秘密抵达发射阵地,蓄势待发。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24门火箭炮同时开火,瞬间道道火龙冲入美军阵地。活下来的美军惊诧地报告:“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一战成名!

喀秋莎成了美军的噩梦,也就此烙进了志愿军战士心中。

1951年10月初,47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再度登场,与之对垒的是当时号称美军“王牌中的王牌”的美骑兵1师。

47军采用引蛇出洞的计策,诱使美骑兵1师出击,其后,47军202团“喀秋莎”火箭炮发动齐射,炸死美军800余人,并一举夺回添木洞阵地。

美军的噩梦还没结束。接下来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和喀秋莎,将让他们尝到地狱的滋味。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美军第8集团军集中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上甘岭地区五圣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了攻击。

在志愿军阵地上,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终日落弹达30万余发。

4时30分,美军以7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和火炮、坦克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所据两高地发起猛烈进攻。

上甘岭战役由此打响。

10月19日,209团接到命令:今晚全团投入上甘岭战斗。当天下午,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分头奔向发射阵地。

悄无声息地出军,恰如死神的脚步。

当日夜,无数拖着红色尾巴的火箭弹,掠空而过,把上甘岭照得如朝霞齐飞。

接着,又是第二轮齐射,飞出的火箭弹连成一片火海,倾泻到美韩军阵地上。

只用13分钟,便摧毁了美韩联军的防御设施,歼敌数百人。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役。

在仅3.7平方千米的狭小地域内,志愿军与美韩军共投入了10万兵力,反复争夺了43天,最后,志愿军守住了阵地。这其中,喀秋莎功不可没。

其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1师209团“百花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奖旗一面。

这里所说的百花齐放,便是指喀秋莎火箭炮发出的“百花”。

此后,志愿军将士称呼“喀秋莎”火箭炮为“炮兵之王”。

当时,“喀秋莎”火箭炮及其所属部队的车号是“84”。志愿军其他部队一见“84”车号,便主动让路,鼓掌欢迎。

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军械部协调了一台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喀秋莎”火箭炮,移交给军事博物馆,自此喀秋莎成为了永恒的印记。

“喀秋莎”这个名字,连同火箭炮的呼啸声、轻柔的歌曲声,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记忆。

这才是我们在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上,歌唱这首歌的原因。

我们歌唱这首歌,真正所纪念与缅怀的,是满怀保家卫国意志的解放军,是朝鲜战场上那群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按F10键暂停不了喀秋莎

1、启动软件后选择录制区域和音频输入方法点击红色“rec”开始录制。

2、完成后按F10快捷键停止录制,屏幕会出现倒计时。

3、录制完毕后系统会出现预览窗口,可以查看刚才录制的视频内容。

4、点击保存并编辑按钮后就进入到了调整界面,大家可以完成剪切、加字幕、背景音乐等操作。

为什么按F10键暂停不了喀秋莎

1、启动软件后选择录制区域和音频输入方法点击红色“rec”开始录制。

2、完成后按F10快捷键停止录制,屏幕会出现倒计时。

3、录制完毕后系统会出现预览窗口,可以查看刚才录制的视频内容。

4、点击保存并编辑按钮后就进入到了调整界面,大家可以完成剪切、加字幕、背景音乐等操作。

复活喀秋莎为什么坐牢

复活喀秋莎坐牢是因为被茶房以下药谋杀一位嫖客的罪名栽赃,后来被当成苦役犯流放。《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二战风云2喀秋莎组建不了

二战风云2喀秋莎组建不了是因为军团城是不能组建的,需处运到自己的城市才能组建。《二战风云2》是由顽石乐创出品的一款3D沙盘SLG战争手游。游戏背景是混乱的二战时期,在这个年代,各种争斗的场景,整个游戏中,能让你拥有最真实的战斗之感。

按游戏的载体区分,游戏可分为电子游戏和非电子游戏。合理适度的游戏允许人类在模拟环境下挑战和克服障碍,可以帮助人类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规则意识等,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金刚川里的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金刚川》里的喀秋莎的专业学名叫“BM-13多管火箭炮”,属于前苏联在二战时期的产物。机动性很强,所有火炮全部装在汽车上发射,火力输出密集,射速快。

单个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装备8个发射架,同时填充16发火箭炮,射击范围在8.4公里。由于发射时发出的声音像管风琴,德国人便称其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又因为斯大林见到时非常开心,也被成为“斯大林的开心炮”。

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1、喀秋莎最早是指一个苏联传说中一个美丽的女人,有首歌也叫喀秋莎。

2、《喀秋莎》是一首中国人非常喜欢的前苏联歌曲。这首歌曲诞生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词作者是伊萨科夫斯基,曲作者是勃朗捷尔。

3、歌曲取材于俄罗斯民歌的旋律,结构简明、曲调流畅、感情真挚、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流淌在红军战士情感深处的心曲。至今,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中国仍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金刚川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这个“喀秋莎”的全名是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这个火箭炮被苏联在二战中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这个“喀秋莎”火箭炮是苏联制造的,是苏联国家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抗美援朝所用的“喀秋莎”可能是引进苏联,或者购买苏联的。

从《金刚川》的影视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火箭炮可以一次发射多枚炮弹。这也是瞬间将美军隐藏基地炸毁的原因之一。其次,这种火炮价格低廉,容易生产。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当时“喀秋莎”多次发射,由于装弹时间长所以绝对不是一架火箭弹,推测至少有三架“喀秋莎”火箭炮。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喀秋莎”可以装在卡车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移动炮台,灵活性机动性大大提高,可以很好地打击敌方。而“喀秋莎”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换弹时间长、精度较低。

少女与战车喀秋莎的歌曲在哪一集

少女与战车喀秋莎的歌曲在第8集,《少女与战车》是由水岛努执导,吉田玲子系列构成,Actas制作的原创电视动画,故事发生在一个把“战车道”与茶道相提并论的架空世界中,讲述大洗学园的女高中生们为了取得战车道全国大赛的胜利,保住学校而彼此协作,共同战斗的故事。

《少女与战车》的故事舞台设置在一个将使用战车的武技“战车道”、“花道”与“茶道”并列为大和抚子必须掌握的三大本领的架空背景中。因为讨厌战车道,才转学到没有战车道的大洗女子学园的西住美穗,没想到才刚刚转学过来就被学生会长叫了过去,会长要求美穗选择战车道的修行并且还要在全国大会中出场。

目前学校里只有一辆破旧的四号D型坦克,而且,队伍中聚集的成员全部都是超个性派——花道本家的大小姐五十铃华、热衷于恋爱的武部沙织、对坦克无比狂热的秋山优花里、早上起不来的优等生冷泉麻子。而面临着废校危机的大洗学院要靠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去取得全国大赛的优胜来保住学校。

战车道是遵循战车道联盟制订之规则,用战车来战斗的一种武道。虽然会向对方的战车发射炮弹,但是考量了安全因素,装甲被设计成不会被炮弹击穿。而参赛战车上搭载着判定装置,着弹之时能瞬间计算出着弹威力,并自动判断出损害。

喀秋莎的故事

喀秋莎,是一首二战时苏联歌曲。

此曲于1938年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由知名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

少女与战车喀秋莎mp3

  • 完整版,qq邮箱,一九四四一八一九四一
  • 发QQ我发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