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诗句古诗(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

菊花的诗句古诗

黄花如散金

见晋·张翰《杂诗》。

黄花:菊花。本句大意是:黄灿灿的菊花开满大地,宛如散落在地上的金子。

菊花高洁丰丽,傲霜怒放,为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异彩。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在中国十大名花的评选中,它荣居第三名。菊花品种很多,花色纷呈,而黄色居多,因此又习惯称它为“黄花”。张瀚(杂诗》用散金比喻纷呈的黄菊,鲜明生动,为人称道。唐人曾以作为科举考试的命题,李白也有“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的诗句,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现在仍可用来形容遍开的黄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见晋,袁山松《咏菊》。

擢颖:秀拔。陵:同“凌”。飙:狂风。这几句大意是:灵异的菊花种于深山,秀拔挺立,蔑视风寒。春天的雨露染不出它的艳色,秋季的霜雪推不毁它的枝条。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十大名花的评选中它位居第三。菊花高洁丰丽,傲霜怒放,通过它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歌菊花挺拔不群、傲寒凌霜的特性。

菊有佳色,裹露援其英

见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褻露:沾带露水。褻,通”,沾湿。这两句大意是:秋菊的颜色清丽可爱,把那沾带露水的花瓣选摘下来。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避桃李之娇艳,绝松柏之坚心”,具有不同凡俗的品格,历来为隐人逸士所喜爱。陶渊明最爱菊花,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厌恶尘俗、热爱自然的雅趣。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秋花的代表、傲寒的象征,不少篇章中都写到了它。这两句既写了秋菊的“佳色”,也写了作者喜爱菊花的心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见唐·元稹《菊花》。

这两句大意是:不是我对菊花特别偏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再也无花可赏了。

诗句写出诗人对菊花偏爱的原因在于一旦菊花凋谢,便无花可赏,无美可寻,因此,人们对菊花特别厚爱,特别珍惜。常用以赞美晚秋盛开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见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九月八:古来有重阳节(九月初九)赏菊的习惯,言九月八是为了押韵。杀:凋谢。这两句大意是:待到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时,我这菊花开,百花就都肃杀凋零了。

本诗通过题咏菊花,抒发作者的远大理想。原作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古来的文人,多把菊花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作者为声势浩大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他的笔下,菊花又具有新的内涵它是与百花(代表反动统治者)对立、抗争的斗士,而且抱有必胜的信念。这种品格和气魄,正是诗人品格、气魄的转化。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见唐·黄巢《题菊花》。

飒:风声。这两句大意是:满院菊花在飒飒西风中竞相开放,花蕊带着寒意,散发着冷香,怕冷的蝴蝶不敢来到她的身。

《题菊花》原诗为:“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是借题咏菊花,托物言志。诗人抓住菊花“蕊寒香冷”的特点,认为大自然对菊花太不公平了,有朝一日自己作了司春之神,定要让菊花与桃李一并开放。诗篇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表达了农民起义领袖改变不平等现实的雄心壮志。可用以题咏菊花,也可借以抒发不受重视的抑郁情怀。

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见宋·韩琦《九月水阁》。

老圃:此指深秋的花圃。圃:原皆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嫌的花圃里群芳凋谢、景色暗谈那傲霜而开的菊花,在寒凉的时节送来阵阵芳香。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菊花不跟众芳斗艳,不与百花每时在春天、夏天,姹紫嫣红的花儿朵儿,争先恐后,异彩纷呈,盛极一时但是当严霜寒露一降,它们经受不住严峻气候的考验,纷纷凋谢、红香歇,百花园中一片萧条。就在此时,姗姗来迟的菊花傲霜独放,以它金子般的颜色和醉人的清香,独领老圃风骚。用菊花这一艺术形象去喻指不媚时悦俗、能保持晩节、老丽弥坚的人格,十分恰切。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见宋·戴复古《怀徐渊子》。

堪:值得。秋叶:枫叶。这两句大意是:傲霜的菊花直到枯萎还受到人们的珍惜,枫叶尽管在秋风中染红,到底经不起人们仔细观赏。诗人认为:菊花色彩素淡,不畏风霜;枫叶虽一片火红,但未免太单调,因而人们多偏爱菊花。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有气节、有情操、有高尚品德的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有些名噪一时的人物,终将如过眼烟云一般转瞬即逝。以此二句来赞美菊花,十分恰切:亦可取其引申义,赞美有气节的志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见宋·郑思肖《寒菊》。

这两句大意是:菊花宁可在凛冽寒风中,在枝头抱香而死,何曾被北风吹落过!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太学生,宋亡后终生不仕,连坐卧的方向都不肯朝着北方,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此二句借题咏菊花,抒发了自己的拳拳之情、铮铮之志,表现出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节操。可以此二句赞美菊花,也可歌颂有爱国主义思想、有正义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人。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见明·朱元璋《菊花诗》。

黄金甲:形容菊花的颜色和形状。这两句大意是:菊花就像遍身穿着金盔金甲的勇士,要与象征着邪恶势力的西风战斗一场,一比高下,决雌雄。

这是朱元璋早年参加红中军起义时所写的诗,显然受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不第后赋菊》诗的影响,声称:“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吓杀。”菊花不如牡丹雍谷富丽,可是牡丹“卧丛无力含醉态”有容无骨,品格不高;菊花也不如桃花娇媚妖艳,可是“轻薄桃花随水流”,经不起风雨。只有菊花茎如钢骨,花似金甲,傲雪凌霜,敢与西风抗衡。朱元璋赞美的正是菊花所具有的战斗风格,并通过它抒发了察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可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做秋霜

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篱落:篱笆。这两句大意是:菊花不在春风中与百花斗艳争芳,甘愿僻居篱笆边傲对秋霜。

宋人刘蒙泉说:“凡花皆以春盛,而实皆以秋成,菊独以秋风悦茂于风霜摇落之时。”不争名,不求知,不趋炎,不附势,傲霜抗寒,独吐芳香,这就是菊花不同等凡的性格,故苏洵誉菊为“霜中英”,世人将菊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两句既是菊颂,也是对具有秋菊性格的人的赞词。

幽芳纵后秋天老,未许繁霜著叶红

见清·归庄《残菊》。

幽芳:于幽僻处生长的花草,此指菊花。纵:即使。后:晚于,后于。未许:不准许。著:通“着”。这两句大意是:在幽僻地方开放的菊花即使在秋天以后才枯萎在枝头,也不允许严霜把它的叶子着成红色。

归庄在这里以菊花自况,借咏菊明志,抒写自已坚守气节,绝不向清政权屈服的志向。诗人以经霜不易其色的黄菊比喻意志坚定、操守如一的志土,以一着严霜就变成红色的枫叶比喻意志薄弱、易于变节的小人。诗句取喻恰切而又十分含蓄,形象鲜明而又富于诗味。

多少秋芳入贵家,独余篱落几寒葩

见清·赵翼《野菊》。

秋芳:秋花。篱落:篱笆。这两句大意是:许多秋花都进入了富贵人家,独独剩下几朵野菊花迎着寒风开放在篱笆下。

这首诗全文是:“对君莫讶相怜甚,同是无人赏鉴花。”作者对野菊说:请你不要惊讶我为什么如此同情你的处境,因为我们同样无人鉴赏,同样遭到人们的冷遇。这是作者在考取内阁中书之前写的,当时他会试落选,生活艰难,受人冷落,于是以野菊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可用于写野菊和秋天开放的其他野花,也可比拟饱受冷遇生不逢时的人。

(谢谢阅读.谢谢关注@文化六陈铺)

与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