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儿子礼物的心情短语微信点赞(妈妈收到儿子礼物的心情短语)

收到儿子礼物的心情短语微信点赞(妈妈收到儿子礼物的心情短语)

“上级对我提的要求,就是让寒门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普通孩子上好学。”

半月谈记者 陈席元

一所城乡接合部的新学校,为招生曾挂过三块牌子;

学生底子差,师资留不住,初一新生主科均分比城区学校低近60分,来交流的老师待满一年就走……这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2015年初创时的面貌。

6年前,已是名校副校长的肖维松来到这里。他践行“人人能出彩”的教育理念,推行“适合的教育”,让孩子们“与我同行”。仅用两年时间,该校就将同一批孩子的成绩提高到全区公办初中第一,并逐步受到城区生源的青睐。

视频加载中…

曾经挂三块牌子都招不来学生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不久,肖维松来到这里担任校长。

肖维松回忆说,当时学校生源体现为“四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留守青少年多、问题家庭子女多、基础薄弱学生多。“不少孩子纪律散漫,对未来不抱有多少期待,性格内向甚至冷漠。”

为了吸引生源,学校曾挂靠姜堰本地知名的公办实验小学和民办励才初中,打出了“家门口的实小”“不花钱的励才”等招生广告,“校门挂着三块牌子”一度成为学校一景。

姜堰以教育发达闻名。肖维松接手学校时,该校初一新生语数外三门主科的均分比城区学校低近60分。而且,学校缺乏自己的师资力量,一大半教师是外校交流来的,整个初中部甚至一名本校教师也没有。2018年,学校中层干部交流期满,副校长、会计都走了。

“上级对我提的要求,就是让寒门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普通孩子上好学。”肖维松说,当时,周边居民不看好这所新学校,宁愿多走40分钟路把孩子送到城里。“我上班向西走,学生们往东去,每天擦肩而过,心里很不好受。”

肖维松与学生共进午餐 顾继红 摄

“人人能出彩”激励学生阳光成长

“这里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依赖学校,家长提供不了多少支持。”肖维松说,经过调研,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在名校从教,师资、生源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照搬过去的经验与模式。

在调研中,肖维松发现,孩子们虽然基础一般,但性格活泼,热爱参加集体活动。由此,他想到了“人人能出彩”这个理念,决定做适合、个性、有效的教育。

2017年,在学校大操场东侧,肖维松搭了一个舞台,除了每周的固定表演,所有孩子随时可以上台展示才艺。他鼓励学生凸显个性,开设科学、武术、扬剧等校本课程,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样技能,培养一门兴趣,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2018年,他带领一批党员教师成立“阳光·出彩”助力社。“老师们出智、出力、出钱,给困难孩子送温暖、送知识,送力量,助力孩子们成长、成才、成人。”肖维松介绍,从党员教师到普通教师,全校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加入助力社,挂钩帮扶近200名学生。

“老师每天过堂,困惑不离校,问题不过夜。” 肖维松说,课堂教学不能只是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记,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让课堂“活起来”。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学校设计了差异化辅导和评价方案:优秀生要过能力关,教师换一种问法,学生能举一反三;薄弱生要过知识关,掌握当天学习的基本知识;后进生要过思想关,教师与学生谈话,端正其思想,养成好习惯。

“习惯比分数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品德则最为重要。”肖维松说,“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能学一点就学一点,能学好几门就学好几门。成绩可以暂时后进,但品德和意志必须过硬。这样每名学生都能拥有阳光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和自信的品格。”

肖维松(中)与学生谈心 顾继红 摄

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每件事都要出彩”

这些年,“出彩文化”也浸润着学校的师资建设。平时开会,肖维松要求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会上发言要出彩,不出彩就不要讲”。他要求老师们“每件事都要出彩”,每学期评出先进教师,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邀请家长到场见证。

“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老师们要以‘出彩’为目标,追求家长自发送来的鲜花和掌声,而非红包。”肖维松认为,学生的需要就是老师的工作,不应由领导指派。

几年下来,肖维松带出了一支做事认真、肯吃苦、敢担当、有韧劲的教师队伍。学校也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如今到了招生季,也有家长开始半夜排队了。

如今,城西实验学校的全校教师队伍已经“进大于出”,从2016年50多人增长到360多人,平均年龄仅33岁;在校生从2016年600多人增长到5600多人,小学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部的比例,从三分之一提高到一半以上。

2021年夏季,城西实验学校首届小学毕业生只有290多人,同年秋季入学时,一年级新生人数已达到660人。过去学校的施教区划得很大,现在生源爆满,施教区越划越小;曾经挂靠名校“寄人篱下”,如今反向带领其他学校组建教育集团······

2022年,肖维松年满60岁。他说,这几年最欣慰的事,就是上下班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从“逆行”到“同行”。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5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