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想必很多游客都会去北京颐与园游览。颐与园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是我国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前身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于光绪年间重建。
颐与园
颐与园
颐与园的佛香阁,建筑在万寿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情商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给两翼展开。西有保云阁,石舫。东有转轮藏,谐趣园。颐与园万寿山的后山有四大部洲与苏州街,昆明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湖分东岸西岸各有不同的建筑群。
佛香阁
佛香阁
从长廊远望佛香阁
佛香阁
雪中的佛香阁
佛香阁
冬季的佛香阁别有意境
佛香阁晚霞
颐与园的十七孔桥是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是颐与园内最大的石桥,长一百五十米,飞跨于东堤与南湖岛之间,状如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之带桥的特征,桥上石雕有神态各样的狮子,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
为何桥是十七洞建成的呢?这是因为从桥的两头数的话,到中间的大孔正好是九这个数字,而九被称为阳数是封建帝王喜爱的吉利数字。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与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还要有牛郎与织女。于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安置了一头铜牛,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给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所在的方给。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阵势。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
颐与园的传说经历很多,情节曲折,寓意深刻,尽管有虚构与夸大的成分,但是有一定的乐趣性、姿势性与艺术性,向美丽如画的山水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我们期盼的十一长假就要来了,你会不会去颐与园打卡呢?你还了解啥子样的小经历,欢迎留言。
(作者:悟道一唐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