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是什么意思?
印度阿三一词用来指代印度人,这个称呼起源于中国吴语上海话的“十里洋场”时期。在上海话中,吴人会加上“阿”字来称呼对方,而与数字“三”相关的词汇(如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往往具有贬义。
小阿三, 什么意思?
小阿三是对印度人的一种贬义称呼,突显了他们独特的性格和行为。印度人的做法往往夸张而不现实,给人一种像看小丑一样的感觉。然而,印度人也有许多优势,比如在做生意时他们采取顽强的方式,虽然手段不高明但能够取得好价格和货物,但印度人的信誉并不好。
为什么我们总叫印度人“阿三”?阿三的由来原来是这样
关于为什么称印度人为“阿三”,有几种说法:
- 最早的说法源于上海话,最初是上海人称呼英租界的洋人为”阿sir”,而上海人习惯在词语后面加上”三”字来表达贬义(如小瘪三、猪头三等)。于是,结合英语的”阿say”和谐音,上海人习惯性地称呼印度人为”阿三”,含有一定的贬义。
- 另一个说法是因为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许多印度人为英国政府工作,比如上海租界内的印度警察都称英国长官为”Sir”。上海人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加上”阿”字,所以称这些印度警察为”阿sir”,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阿三”,后来被推而广之,对所有印度人都使用这个称呼。
- 还有一种说法是与上海的外籍巡捕所相关,他们的制服臂章上有三条横线的标记,人们俗称为”三道头”,通常由印度籍人士担任,加之他们为外籍殖民者服务,因此被人戏称为”印度阿三”。
尽管这些说法各有不同,但较为可信的是上述两种解释。
总之,我们虽然常称印度人为”阿三”,但事实上印度并不真正排在第三位,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