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霞光》是个好玩的谍战片,讲述大连在抗战胜利后,我们从苏联占领军接管政权的故事。我看故事不太上心,然而片子里提到的当地特产小吃海麻线包子、油煎焖子、海肠饺子才是引起我好奇并关注的闪光点。剧里的好人、坏人都吃,说明很普通。
尤其是多次提及的“海麻线包子”,有人说去大连没吃到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剧中佟丽娅扮演的主角高大霞包的海麻线包子是一绝,还开了一家饭店,连苏联军官都很喜欢吃。
海麻线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一带,被当成海上名菜。
什么是海麻线?海里的这种“线”好吃吗?
海麻线,正式名为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us,萱藻科 萱藻属藻类。与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同为褐藻纲,因藻体细长似萱草而得名。萱藻丛生于沿海的岩礁或石沼中,宛如金色的丝线,随海水的涌动而轻轻摇摆。中国南北沿海,包括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海麻线是大连沿海一带的叫法,山东这边称它骆驼毛或海嘎子。山东日照叫捞子筋,也是形容它是细条状的。萱藻藻体中空管状,连云港叫海菜管,浙江一带叫海通草。
个别地区将绳藻科的绳藻Chorda filum也称作海麻线,非同物。
海麻线包子
海麻线包子实际上属于蒸饺,擀得薄薄的死面皮儿,塞得鼓鼓的馅儿,犹如一只只元宝。海麻线吃起来有点像海带,韧劲比海带稍大,更带嚼劲。
海麻线拌馅可以放点五花肉丁或新鲜的海蛎子肉,可放点葱花。加盐和味精要适当,不能过咸。为了不改海麻线特有的味道,即所谓老大连味道,最好不放香菜和姜末儿。
不止大连人,青岛、烟台、威海一带沿海的人,开春都爱包海藻饺子,有裙带菜的、海苔馅的、石菜(礁膜)馅的等等。但最鲜美和正宗的莫过于海麻线馅。
新鲜的海麻线先在淡水里洗两三遍。剁碎之后,用专门的细网袋将里面的海水拧干。因为海麻线是一种管状海藻,细管里存了一些海水,若不挤干,会过咸发苦。干海麻线要泡发。
海麻线不仅可以做馅,也可凉拌、炖汤、煮食、烧菜或晒干菜。其实更完美的吃法是做成丸子。蒸海麻线丸子是大连那边海岛上特有的一道名菜。
最能体现它地道性和珍贵性的,是大连庄河市的海王九岛上,以最新鲜程度的海麻线和特有的渔家的大锅做的丸子。当地常将它与红薯等一起入锅蒸,蒸好的海麻线丸子墨绿色,上面点缀着肥肉丁和海蛎子肉,汤汁乳白,鲜香无比,滑润可口,令人垂涎。
走向大众化
能吃到鲜海麻线的,只有某些沿海一带的居民。即使在当地,也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的,往往买晒干的,一斤少说要20多元。
海麻线生长需要较低的水温,海水在最冷的季节才会发芽生长,所以并不容易见到刚长出来的海麻线。甚至土生土长的大连人也有没吃过它的。
野生的海麻线要用手在寒冷的水中一点点地采集出来,一般在春节前后上市。一到4-5月,海水温度升高,海麻线就会变老并消失了。因而在沿海它也是很稀罕的海洋蔬菜。
因为海麻线的市场缺口非常大,自然资源又极为有限,因而越来越紧俏了。长期以来海麻线养殖技术不成熟,也缺乏种苗,限制了该海藻的开发和利用。本世纪初,由中国海洋大学主持、烟台长岛海域示范区等单位协助,开展了海麻线的育苗与栽培研究。课题组经过八年攻关,终于技术成熟。
目前海麻线业已大规模养殖,可以不再单纯依赖野生资源了。野生的海麻线一般只能长到半米长,而人工养殖的可长到一米多长。以往大连、烟台等地海麻线只能进入高档饭店,如今当地的普通市民也有机会尝鲜了。
美味和保健
海麻线是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极高的褐藻。它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食用或作饲料,也有药用价值。
海麻线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紫菜,而且蛋白质优质,其氨基酸组成平衡。
藻内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高。EPA属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自身免疫、降低胆固醇等有较好活性。
海麻线还含有大量的褐藻多糖硫酸酯,水解出的硫酸根离子具有抗凝血作用和抗血栓作用。
它的镁含量相对较高,高于紫菜和海带。虽然其中钙的含量略低于紫菜和海带,但高于螺旋藻及其他海藻。
其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泄。
相比紫菜、海带、裙带菜,海麻线的抗衰老、防血栓指标更高。在目前研究的46种同类海藻中,海麻线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指数”也遥遥领先。
海麻线也和海带、裙带菜一样,含有丰富的褐藻胶。提取的褐藻胶除了用于食品、药品,还可用于制作海藻纤维,用在衣物、袜子等纺织品上,那可真是海“麻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