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范仲淹为何地位这么高资料200字)

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回乡祭拜范氏宗祠。在苏州祖宅住了几天后,范仲淹决定在苏州南园旁边买一块地,在此处盖一处房屋,待老迈时回乡居住。

按照家乡的风俗,在破土动工之前,范仲淹请了风水先生瞧一瞧,风水先生告诉范仲淹:“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在这里盖房子,将来的子子孙孙必定科举及第,世代将相,荣华不绝。”

如果换做旁人,必定喜出望外,没想到的是,范仲淹听完,立即打消了盖宅子的念头。大家很不理解,范仲淹解释说:

“吾家有其贵,敦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

范仲淹的意思是说:这块宝地,如果我自己盖私宅,只能富贵我一家而已。如果盖成苏州的府学,苏州的学子都来此地读书,将来必定人才辈出。

一年后,范仲淹奏请朝廷,将南园之地建为“府学”。此后数百年,苏州府学对苏州乃至全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宋元明清四代,苏州一共出了43位状元,其中一半来自苏州府学。除了状元外,其他进士多达上千人。

郑元祐在《学门记》评价:

“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衣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意思是说,宋朝的地方官学之所以能兴盛起来,起始于范仲淹在苏州建立的府学。苏州府学发展起来后,天下文教才兴盛!

范仲淹作为中国历史上亿万读书人之一,他的一个决定,极度繁荣了中华文化。他的格局和贡献,非常人能比。今天,笔者饱含感动之泪,来带大家认识一位几乎“圣人”的范文正公!

一、认祖归宗——游子未归春又老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在范仲淹之前,苏州范氏并没有什么名气,而且,范仲淹是后期才认祖归宗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范仲淹并不姓范,而是姓朱。《宋史·范仲淹传》记载: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用现在的话说,范仲淹的命并不好。他两岁的时候,父亲范墉便去世了。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个叫朱文瀚的读书人。继父朱文瀚对他很好,给他取名为“朱说”。

在范仲淹中举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朱文瀚的儿子。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朱家的两位堂兄弟大肆挥霍,范仲淹前去劝说,没想到两位堂兄弟轻蔑地对他说:“我们挥霍朱家的财产,你有什么资格过问!”

范仲淹茫然,他难道不姓朱?他回家问母亲,这才知道自己本来姓范。史载: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

范仲淹得知自己的身世后,痛哭不已,他跪下给母亲和继父叩首,辞别他们,来到苏州认祖归宗。没想到,苏州的族人听闻他归来,不愿承认他的身份,因为怕他会分走一部分财产。

其实,当时的苏州范氏并不显赫,正是因为范仲淹的到来,若干年后,苏州范氏才能声名鹊起,影响千年。

当时,范仲淹已经中举,因族人不接纳他,他只得到寺庙中读书。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待粥凝固后,用刀一切四块,早晚各两块,这便是他一天的口粮。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出处。

其实,当时曾有好心人给范仲淹送来美食,范仲淹坚决不吃。他说,一旦今天吃了山珍海味,明天怕是吃不下粥了。

自古以来,都不缺乏贫寒之人。缺乏的是贫寒但有志向之人。范仲淹身世不佳,委身破庙,仍不坠青云之志!这等人物,值得后辈尊敬。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开科取士,当年的进士榜上,出现了“朱说”的名字,当年,他26岁。两年后,他担任集庆军节度使推官,才正式回归本宗,改回那个响亮的名字——范仲淹。

二、不默而生——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和许多寒门学子一样,进入仕途时都是从小官做起。然而,萤火虽小,他并没有黯淡。范仲淹以家国为己任,他不断上书,批评地方官员,针砭朝政,主张革新。范仲淹的这种“刺头”行为,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名气,却与仕途“无益”,他被一贬再贬。

当时,范仲淹的好友梅尧臣给他写了一首诗,名曰《啄木鸟》,梅尧臣劝范仲淹,做官不能像啄木鸟,虽然啄了虫子,但最终却引来杀身之祸。

范仲淹不听,梅尧臣又写了一篇《灵鸟赋》,寓意做官不能学乌鸦,乌鸦不停地叫,会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乌鸦。梅尧臣希望范仲淹从此能够闭上嘴巴,懂得和光同尘。

范仲淹最后给梅尧臣回复了八个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700多年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说过一句“不自由,毋宁死”的话,被全世界推崇。殊不知,早在700多年前,范文正公的8个字,就表达了同等意思。范仲淹不怕死,不怕不吉利,他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大声疾呼,唤醒庞大的官僚系统。

天圣五年(1027年),38岁的范仲淹回乡为母守丧,当时北宋名臣晏殊正好被贬为应天知府,晏殊虽然是前辈,但他久闻范仲淹的才名,邀请他到应天书院任教习。范仲淹欣然前往,在应天书院,范仲淹以身示教,倡导士大夫谈论天下时政。范仲淹慷慨激昂,很快便让书院焕然一新,天下学子听闻范希文之名,无不称赞。其他书院进而模仿,北宋文人畅谈国事,便由此开始。

次年,范仲淹向朝廷上万言书,恳请宋仁宗刷新吏治,裁汰冗员。当时,晏殊已经回到京城,他把范仲淹的奏折拿给宰相王曾看,王曾拍案叫绝,立即向宋仁宗建议,调范仲淹入京。

入京后的范仲淹,仍然不失本色,他率领群臣要求彰显太后(刘娥)撤帘,还政于宋仁宗,因此遭到太后的打压,不久就被贬出京城。

三年后,太后驾崩,范仲淹被调回京城,他却遇到了“废后事件”。宋仁宗受宰相吕夷简的挑唆,要废郭皇后,范仲淹率领谏院诸位同僚跪在垂拱殿门口,坚决反对。吕夷简出来相劝,范仲淹当庭和吕夷简辩论,最后驳得吕夷简哑口无言。《宋史》云:

将留百官揖宰相廷争,方至待漏院,有诏出知睦州。

范仲淹虽然硬气,但宋仁宗正在气头上,因此,范仲淹又被贬出京城。

他先得罪太后,又得罪皇帝。在两次贬黜生涯中,范仲淹先后在河中府、陈州、睦州、苏州为官,范仲淹兴建学堂,重视农桑,兴修水利,他所到之处,政绩斐然。而本文开头提到的苏州府学,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不畏贬黜,因为他有拳拳之心;范仲淹不畏辛劳,因为他爱民如子。

三、戍边西北——将军白发征夫泪

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率军大举进犯北宋疆土,在三川口之战中,宋军惨败,朝野震惊。次年三月,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担任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和韩琦一起,经略陕西。

范仲淹到任后,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整改军中旧制,让宋军焕然一新。第二是开展分兵训练,轮流御敌策略。第三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宋朝重文轻武,自太祖开国之后,鲜有良将。范仲淹在西北陆续挖掘和拔擢了狄青(下图)、种世衡、郭逵、张亢、王信、周美等名将。

狄青自不必说,在遇到范仲淹前,狄青虽然会打仗,但只是一介莽汉,范仲淹教导狄青读《春秋》和兵法,终狄青一生,一直视范仲淹为老师。

种世衡所带领的种家军,在北宋时期鹤立鸡群,这种成就,少不了范仲淹从中的点拨。

在西北,范仲淹还遇到了另一位有志少年,此人就是后来的大儒张载。当时,张载还是青葱少年,他听闻范仲淹在延州,不远千里前来拜见,希望弃笔从戎,上阵杀敌,并且向范仲淹献上了自己的《边议九条》。范仲淹爱惜人才,和张载谈论半日,觉得张载是可塑之才,若是当兵,恐怕会被耽误。《宋史·张载传》记载:

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范仲淹告诉张载,你不必热心于兵事,以你的才华,只要坚持学习,定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临行前,范仲淹送张载一本《中庸》,他告诉张载,勉励他潜心儒学。

于是,在遥远的北宋西境,一位少年被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从此致力于儒学研究,最终成为北宋儒学的鼻祖之一。张载后来提出四句话,被称为“天下读书人的终极使命”成为千万读书人的座右铭,即“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是圣人,但他用自己一颗纯洁之心,培养了另一位圣人。

(笔者对张载一向十分推崇,曾写过他的文章,欢迎大家查阅: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的22个字,成为千年的座右铭)。

范仲淹在西北经营了两年多,时间虽不长,西北军却从此脱胎换骨,范仲淹派兵陆续夺回了塞门,修复万安城,攻破白豹城,迫使西夏撤军。范仲淹还修筑要塞,把唐朝12座废弃的要塞修建为城,让流亡的百姓得以回归。

庆历二年,李元昊兵分两路来犯,宋军再败,葛怀敏等16名将领战死,关中震动。范仲淹听闻后,连忙率领6000兵马来援,以少胜多,逼得西夏军再度撤退,宋仁宗由此对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叹服,加封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接下来,范仲淹恢复旧第,朝廷也先后调任文彦博等人守秦州、庆州、渭州,范仲淹招纳羌人,爱护兵士。最终通过庆历议和,促成李元昊向北宋称臣。《宋史》云: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作为北宋名臣、一代名儒,后世皆知范仲淹的政治文学成就,而他的军事成就则容易被忽略。若抛开范仲淹的文治功劳,他绝对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儒将。

四、庆历新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庆历三年,西北边境稍定,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任枢密副使。八月,范仲淹又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仁宗多次向范仲淹征询政务,范仲淹看出宋仁宗有革新之心,于是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条改革纲领,包括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等,范仲淹此举,得到了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支持,宋仁宗最终颁布天下,决定实行新政,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

就在“庆历新政”实施的前一年,有一位大才子考中二甲第一名,他的才学得到了晏殊、欧阳修的极度认可,他一度拜欧阳修为师。这名大才子,叫王安石。

次年,范仲淹、欧阳修等四人推行庆历新政,王安石虽然只是淮南节度使判官,但他对新政非常关注,他每天收集有关新政的邸报,对范仲淹等人佩服不已。不知不觉中,“变法”二字,早已深入王安石之心。范仲淹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的一颗丹心,早已影响着下一代年轻人。

纵观历史,每一次改革,必然要伴随着流血,因为改革势必会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庆历新政也是一样。庆历五年,新政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为了阻止新政的推行,另辟蹊径,说革新派是“朋党”,范仲淹、富弼等人遂遭罢免,改革以失败告终。

范仲淹被宋仁宗贬到邠州,后来又改知邓州,范仲淹到达邓州后,设立花洲书院,闲暇时他亲自来书院讲学,邓州周边的学子每次听闻范仲淹将要开课,不远百里,都来听学。史载:邓州文运大振!

北宋和隋唐最大的不同就是贵族门阀的消失,北宋时期,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崛起,而这种崛起,大多需要人来引导。范仲淹每到一地,都要引导读书人走科举仕途,为国养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范仲淹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了一代人,更影响了北宋的国运。

范仲淹在邓州任职三年,正是在邓州,他写下了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他的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振奋了无数学子。

我们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在得意的时候在做什么,更要看他在失意时做了什么。范仲淹改革失败,几经贬责,但他没有忘记初心。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显示出一代政治家的格局。

五、千年义庄: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年满61岁的范仲淹调任知杭州,范家的几位子弟以为范仲淹要隐退,商议共同在苏州吴县购买田宅,供范仲淹安享晚年。等范仲淹听闻后,田宅已经买好了,范仲淹当时非常生气,后来又转怒为喜,他自己出资,将田宅扩大至千亩,成立“范氏义庄”。范氏义庄每年的田亩收入,范仲淹分文不取,全部用来供养范氏子弟读书,并且资助附近贫困的乡民。

范仲淹制定了详细的义庄章程,不仅规范义庄今后的管理和维持,还设立了捐赠的通道,让有能力者持续捐助,然后对有困难的族人乡民持续援助,不管是科举、嫁娶、丧葬、口粮、救灾,只要是范氏义庄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义不容辞地提供帮助。

其实,范仲淹可能不知道,他的这个创举,是中国早期较为成熟的非宗教慈善机构,而且,具有可延续性。

60岁以后的范仲淹,虽然远离中枢,但他仍在庙堂。虽然在庙堂,仍然忧其民。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被调到青州,因身体多病,又改至颍州。第二年(1052年),范仲淹带病到颍州上任,五月二十日,范仲淹路过徐州,身体已经难以支撑。次日清晨,艳阳高照,徐州城一片寂静,因为世间少了一位圣人。

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当年十二月,他被葬在河南洛阳的万安山下,宋仁宗亲赐“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

范仲淹去了,范氏义庄的屋顶仿佛更加高大,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继承乃父之志,继续发展义庄。

靖康年间,范氏义庄被金人破坏,到了南宋时期,范仲淹的五世孙范之柔对义庄加以整顿,恢复原来的规模,继续着家族的“义举”,至此,范氏义庄再未间断。

到了明朝末年,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临终前将所有家产再度捐给范氏义庄;清朝前期,大同知府范瑶为了光大祖宗之志,又捐赠田亩1000亩,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已经有5300亩的规模,延续了八百年,运作良好,被救济之人,多达数万。

历经朝代更迭,历经世事沧桑,范仲淹的义庄,犹如不老之松柏,被一代一代人继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土地私有制,范氏义庄无法维持,范氏后裔范君博、范烟桥等人最终决定,在原范氏义庄旧址上建立私立学校,命名为“景范中学”,意为敬仰范仲淹之意。时至今日,在范仲淹先生诞辰1000年后,苏州市景范中学仍在,只是,由私立变为公立,俨然成为当地的地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不乏悠久的学堂、书院,景范中学虽然只是中学,但它的历史积淀并不输给那些“前辈”。因为这所中学的背后,是千年义庄,千年义庄的背后,总让人不禁想起千年前的那位圣人。

罗大经说:国朝人物,当以范文正为第一。

范仲淹的一生是明媚的,在苏州学府,有范仲淹博大的格局

狄青、种世衡身上,有范仲淹卓越军事才华的影子;

张载身上,有范仲淹绝世大儒的风范传递;

王安石身上,有范仲淹孜孜不倦,敢于革新的精神;

范氏义庄,有范仲淹千年圣心的传承。

范仲淹的弟子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范文正公几乎都做到了。

中国历史需要这样的人,中国文化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引领千年风骚,才能让后世仰视千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