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四字词语有哪些(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诸葛亮其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忠心耿耿、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

主要事迹:

1、空城计

诸葛亮驻西城,得街亭失守之讯,又知司马懿乘胜来攻,所部精锐已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危急中,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大疑,又素知诸葛亮谨慎,不进而退;及至探明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

2、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维护国家统一,削除地方割据势力,采取了著名的南征军事行动,最终平定了南中的广大地区。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南中地区进行治理,将汉族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一地区,并进而传到缅甸。

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3、过江作说

当时,刘表因妻家所影响,对长子刘琦渐渐不悦。刘琦十分敬重诸葛亮,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迫使诸葛亮授以对策,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江夏的黄祖被孙权讨死,刘琦便自荐为江夏太守,出走江夏。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捉,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

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的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回师北还。

我从小就爱读恢弘大气、人物众多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胸,最喜爱的人物是智慧之神诸葛亮。最近又重温经典,感觉到一丝痛惜。小时候喜欢他簪冠鹤氅、手摇羽扇,在东吴舌战群儒的才俊形象;成年后喜欢他投身匡复汉室、经年累月为之不懈的拼搏模样;中年时痛惜他54岁就壮志未酬,病死五丈原的惨烈故事。开始深思他的饮食与性格之间的联系。

《三国演义》第104回写道:当孔明安营五丈原,司马懿令诸将“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孔明派使者送去妇女衣物和书信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心中大怒却佯笑受之,故意重待使者,不提军务,反关切问起孔明的衣食住行。当得知孔明“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之。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司马懿由此推断出,诸葛亮忧思先帝的霸业未成,幼主刘禅的混沌无能,长期劳民伤财的远征,而且,这样琐碎的小事,他都亲力亲为,长期高强度地工作,必然导致身心俱疲,司马懿断言“孔明食少事烦,其然久乎”?故而,司马懿坚定不出兵,最终孔明无力回天,累死战前。我曾听人说:“酒品看人品”,诸葛亮过少的饮食,也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 ? 诸葛亮的哪些性格造成他“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呢?目标坚定,执着不弃——在《出师表》里,诸葛亮“执着”的性格就清晰可见。他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了完成伐魏大业的目标,不顾众人劝阻,六出祁山伐魏,战了又败、败了又战,短暂休养又卷土重来。这种执着,对于身为宰相,面对国家分裂战乱的情势,实为一种忧国忧民,坚定不移的情怀。同时,作为一个忧思过度,身体虚弱的人,多么需要暂时接纳蜀国羸弱现状,暂时放下对一统中原执着,让自己和国家都得以休养生息,来日方长。

亲力亲为,劳累过度——作为宰相,凡事亲力亲为,连惩罚兵士的小事都亲自过问,怕冤枉错判一个士卒。清正廉洁,清贫严苛——?? ? ?他清正廉洁,对自己的品行极为严苛。作为蜀国的军师,一辈子行军打仗,家里却清贫简陋。他顾不上亲自陪伴教导家中8岁年幼的儿子,用86字的《诫子书》来教育引导孩子的一生。诸葛亮的一生,谨慎勤勉、忧患意识永挂心间,这种情志使他的精神长期出于紧张的状态,影响到饮食,出现身体疾病。所以每个人的日常饮食和身体疾病往往与性格息息相关。理想抱负的实现需要健康的身体做保障? 。作为当代人的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高压的生活状态下,坚持合理的膳食和运动,调理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自己的情志变化,养成良好的心态来爱护我们的身体,乃是理想实现的基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