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打着考古的名义,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探险,无意中发现了一片废墟,那里有很多残留的古代烽火台,残破的断壁,巨大废弃的房梁,以及遍地碎陶片、铜钱、佛珠等物。
斯文·赫定在当地进行了挖掘,获取了大量的文物,包括汉魏时期的古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魏晋木简残片、佛殿建筑饰件,斯文·赫定把这些发现的文物全部装箱打包带走,导致大量的中国文物流失。
这还没完,斯文·赫定在新疆罗布泊发现文物的消息在国际上传开后,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英国、日本、美国、瑞典等国的探险家们都打着考古名义,行盗窃之实,大肆挖掘并偷盗中国文物,无数珍贵的中国文物被盗走。
根据斯文·赫定偷盗的文物竹简上的文字,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定,这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楼兰古国的文物,并认定那一片废墟就是楼兰古国的遗址。
楼兰古国的具体位置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的地方,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二道,楼兰就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汉朝都城长安。
从长安往西,穿过整个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后,就进入了楼兰,楼兰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处,从楼兰顺着塔里木河往西走,就是莎车,再往西翻越葱岭可以到达大月氏与安息(今伊朗)。
楼兰国是从何时开始建立的,史书并没有记载,中原王朝第一次知道楼兰国,还是在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的信中,来自于《史记 匈奴列传》,冒顿单于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彊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信托上天的福佑,官吏和士卒都很精良,战马强壮有力,因此已经平定并灭亡了月氏,把反抗不服的敌人全部杀死,并降服了百姓。平定了楼兰、乌孙、呼揭和他们旁边的二十六个国家,都变成匈奴的臣民。
这一年是公元前176年,西汉文帝统治期间,汉朝人第一次听说了楼兰这个名字,当时已经被匈奴所征服,所以楼兰国成立的时间肯定早于公元前176年。
到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开战,汉武帝从匈奴俘虏中得知匈奴的敌人月氏在西域一带,于是派出了以张骞为首的使者团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人一起夹攻匈奴,但是张骞出使后被匈奴俘虏,十年后张骞才找了机会脱身,从丝绸之路北道到达月氏,几年后,张骞回汉朝的时候,走的是丝绸之路南道,经过了楼兰,从青海回到了汉朝。
汉武帝初年,汉朝的统治区域最西边的地方不过到达陇西与凉州,公元前121年,汉朝发动了针对匈奴的河西之战,经过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打通了整个河西走廊,使得汉朝最西边的控制区一直到达玉门关,并且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才开始频繁。
从公元前104年开始,汉武帝派出李广利不远万里两征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并成功征服大宛,取得大宛良马回到汉朝,使得汉朝一时威震西域,从此之后,汉朝开始在西域经营,直到汉宣帝时期,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汉朝才开始正式经营西域。
根据《汉书 西域传》的记载:楼兰的都城在扞泥城(今新疆若羌县),有1570户,合计人口14100人,军队有2912人,这点人口对于汉朝来说,还不如一个县的人口多,楼兰对于汉朝来说,完全不是一个体量。
但这并不影响楼兰古国在当时的繁华,作为丝绸之路南道的战略要地,来自东西方的商人、使者不断在这里交汇,从楼兰出土的汉文竹简与佉卢文(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竹简来看,楼兰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楼兰很快发展壮大,从后来考古遗址来看,楼兰古城的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鼎盛时期,楼兰还控制了周边的若羌、精绝、且末、小宛等国,成为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楼兰以不到3000人的军队,成为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楼兰虽小,但很强。
那么楼兰古国靠的是什么强盛起来的呢?
简单来说,就一个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方面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独特的战略位置。
楼兰古国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边缘,在罗布泊的西北角,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都是罗布泊的支流,众多的河流使得楼兰成为沙漠中的绿洲。
水是生命的源泉,楼兰有了水之后,就有树木,就有绿色植物,在鼎盛时期,楼兰附近的树木是非常多的。有了水之后,楼兰居民就可以耕种庄稼,养殖牛羊,《汉书》上说楼兰盛产玉石,有很多芦苇、垂丝柳、胡杨树、白草。产驴马,有很多骆驼。
独特的自然环境,让楼兰的经济有所发展,也就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而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战略位置,让更多人经过楼兰,带来了商业繁荣,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面孔的人在这里交换商品,补充资源,让楼兰更加富有,这就是楼兰强盛的原因。
任何政权有强盛就有衰弱,楼兰的强盛期在西汉中期,也就是开辟丝绸之路之后不久,从西汉晚期开始,楼兰开始衰弱,直到公元448年,也就是中原南北朝时期,楼兰被北魏鲜卑政权所灭亡,随后北魏以郡县制来管理楼兰。
从公元前176年到公元448年,楼兰存在了624年,实际存在的时间还要更长,从448年被灭亡直到现在,楼兰灭亡了1573年,那么楼兰衰弱并被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小国的政治无奈。
楼兰作为西域一个重要的小国,夹在匈奴与汉朝之间,实行的是两边都不得罪的战略。汉朝要求楼兰臣服,匈奴也要求楼兰臣服,楼兰没有办法,把一个儿子派到汉朝当质子,另一个儿子派到匈奴当质子,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
但实际上两边都得罪了,因为根本做不到嘛,汉朝要求楼兰出兵攻打匈奴,楼兰怎么做?没法做,只能不出兵,这就得罪汉朝了,匈奴那边也是一样,根据史书的记载,汉朝多次俘虏楼兰王兴师问罪,一次是王恢带了七百人就俘虏了楼兰王,另一次是任文从玉门关出发俘虏了楼兰王。
但这并不能让楼兰一直亲汉,在匈奴的压力下,楼兰曾经攻杀了汉朝的使者,于是汉朝派傅介子到楼兰兴师问罪,傅介子以赏赐财物为名骗楼兰王前来饮酒,然后就派两个人当场斩杀楼兰王,对着楼兰国的官吏和士兵说了一段话:
楼兰王有罪于汉朝,汉朝天子派我来诛杀他,应该改立以前留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为王。汉军刚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有所动,就把你们的国家消灭了。
然后楼兰国的人都不敢动,就这样傅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首级回到了汉朝,并将楼兰的国名改为鄯善,自此中国的史书上都称楼兰为鄯善,西汉末年,汉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直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在楼兰境内杀死了匈奴使者,楼兰就再次臣服于汉朝,班超凭一己之力重开西域都护府。
只要楼兰发生背叛汉朝的行为,汉朝就要兴师问罪,匈奴同样如此,楼兰就这样夹在汉朝与匈奴之间,这是作为小国的悲哀,最后导致其国内分裂成两派,一派亲汉,一派匈奴,楼兰本来就弱,还分裂为两个势力,不就更弱了,最终走向灭亡。
2、实力使然。
前文讲到楼兰总人口只有14000多人,总兵力不到3000人,虽然号称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根本无法与中原王朝对抗,这种实力,只要一战失败,就会亡国,汉朝控制西域时,还能决定西域的政治生态与稳定,汉朝衰弱后,西域也是各自为战,楼兰在不断的战争中也不断消耗。
东汉灭亡后,曹丕曾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楼兰臣服,曹魏灭亡后,楼兰又臣服于西晋,中原五胡乱华时,西域各自为政,之后楼兰还臣服于前秦与北凉,北魏灭亡北凉后,随便灭亡了楼兰,楼兰最终亡国于北魏。
3、自然环境导致。
1972年,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论文,把中国五千年历史分为4个温暖期与4个寒冷期,其中第二个寒冷期是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公元6世纪结束,持续600年左右。
在第二个寒冷期发生了什么事呢?根据史书的记载,淮河结冰,曹丕在225年冬天十月南征孙权,结果因为淮河结冰无法发动战争,还有类似的记载,比如334年,渤海近海也结冰了,而且还是连续三年。
异常的寒冷导致整个华夏地区都比较冷,因此对气象产生了巨大变化,也影响了楼兰,楼兰是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它能够繁荣靠的就是水,寒冷的天气会影响罗布泊的用水,尤其是那里的温差非常大,也会导致水量减少,水一少,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罗布泊到今天已经干涸了,虽然楼兰存在的时候没有干,但足以影响楼兰的生存了,另外,根据一些史书记载,罗布泊的主要河流孔雀河与塔里木河曾经改道,离楼兰更远了,没有了水,楼兰人只能迁移,再加上处于沙漠的边沿,随时要防备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暴的袭击,这也会影响楼兰的国运。
楼兰遗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一片风沙与废墟了,这印证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导致的灭亡,当楼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当地的人就会不断逃离那里,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生活,楼兰也就被时代所抛弃,成为一片废墟。
那么楼兰人来自哪里呢?
1934年,斯文·赫定在楼兰古城遗址西边17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有一千多棺材的小河墓地,还出土了一个被称为“小河公主”的楼兰女性干尸。
1980年,中国考古专家穆舜英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研究显示尸体距今有3800年的历史,这具古尸史称“楼兰美女”。
小河公主与楼兰美女都带有明显的欧罗巴人风格,也就是白人,经过DNA检测同一墓地的其他干尸,发现这些干尸同时具备欧洲与亚洲人群的DNA,也就是说以小河公主与楼兰美女为代表的楼兰人应该是混血人种。
楼兰本就处于东西方交汇处,这一研究说明了3800年前,相当于中国的夏朝,就有东西方人交汇于此,而中原知道楼兰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而楼兰在此时间的18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还有东西方人通婚并混血繁衍后代。
由于没有史书记载,根本弄不清楼兰人来自哪里,根据研究,楼兰人的亚洲基因大概来自中国北方到贝尔加湖一带生活的亚洲人,差不多是西伯利亚一带的人,至于到底是什么人,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根本就说不清楚。而楼兰人的欧洲基本大概来自于中亚、西亚一带的欧罗巴人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