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是什么官怎么读(主簿是什么官几品)

主簿:读zhǔbù,是中国古代官职,属于文官。

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汉朝,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管理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

宋代段子: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确实为朝廷选拔了大量人才。尤其是宋代,士子士大夫成为社会主流和上层。宋代科举考试的次数与选拔人才的数量都超过历朝历代,当然也有很多读书人穷经皓首,读了一辈子书,最后啥也没捞着。

一明主簿05:25

【原文】

建宁刘策,字献卿,乾道丙戌赴省试,已考中魁本经而以《孟子》小义失一出处被黜。又二举,复就试,与临川黄日新邂逅信州道间,云:“尝乞灵邵武广祐王庙,梦神人书字其手曰‘一明主簿’。岂非他日宦至此乎?吾若登科,决敢注是缺也。”是岁下第。后六年,中省闱第十一名,不得为教官,遂拟邻州司户以归。时春秋已高,侍从中有矜其潦倒者,为移书漕台,得摄松溪主簿。到邑一月,适欲上章论权局之弊,令尉皆不许,即日罢归,未及而卒。相关故事(点击直读)上请尧舜||李彦胜梦赋||魏秀才||界田义学||傅梦泉||天宝石移||程采梦改名

【白话语音文字版】

建宁人刘策(字献卿)在宋孝宗乾道丙戌年(1166年,乾道二年)去京城参加省试。考试中,他得到一个经魁,但因《孟子》小义这部分少写了一个出处而遭到罢黜。后来,他又经过两次地方上的举人考试,才再次得到省试资格去京城。他在信州道上碰到了临川(江西抚州)人黄日新,刘策跟黄日新说了一个事儿:“这次来京城前,我专门去邵武(福建北部)广祐王庙祈梦,梦到神人在我手上写了四个字:“一明主簿”。看来如果这次我登科了,绝不能登记做这个官儿。”结果刘策没考上。六年后,刘策又来京城参加省试,这回考的特别好:正奏名第十一。按以往惯例,这么高的排名一般是不做教官的,他希望得到家乡相邻州县司户的官职。当时刘策已届高龄,朝廷一些侍从官可怜他一把年纪,为他请求转运司(漕台),得到松溪县(福建南平属县)主簿的官职。他刚上任一个月,正打算上奏章讨论“权局之弊”这样的话题,即遭到松溪县令和县尉的制止,当天就给他罢官了,还没到家,刘策就去世了。故事的讲述者是黄日新。【祥宏点评】:建宁,福建三明地区属县;不能确定这“权局之弊”指的是什么,“权”是宋代官员赴任的一种名头,意味着“临时、权且”,可能与此有关;看来所说“一明”主簿,指的是只有一个月的主簿任期。想想也可怜,考了一辈子,最后干了一个月;刘策是有能力的,考中经魁的意思是在“经义”这科,他得到了第一名。科举考试要求严格,答题忘写出处都会被除名;信州,江西上饶;邵武广祐王庙,《夷坚志》多次讲到,是当时很灵验的地方神庙,很多福建及周边的读书人考前常去祈梦;一般来说,梦到官职,往往意味着人生的一个结局,所以,刘策说如果有主簿的官职,坚决不去;一般来说,刚刚考上功名的读书人,开始的官职通常是“教授”,但刘策考的好,所以他得到的官职不会是“教授”,他希望是个“司户”,类似于现在民政局局长的位置;按道理,县令和县尉不能即日罢免刘策的主簿官职,命令应是上面来的。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