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看《资本论》,刚刚开始看,还没有读完,就先断章取义发发感慨。读完后,可能会整体梳理一下。如果有新的想法,本文也会补充修正”
先梳理下看到的《资本论》这一部分表述的基本原理。
资本,或者资本的代表——资本家,从市场上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价格是按照平均劳动成本来定的,即养活这个劳动力所需要的成本。这个成本可以用平均劳动时间来衡量。
比如说,一个人工作4个小时所产生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附着于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之中)在市场上交换的生存资料(粮食,衣服等)刚好能够保证他的生存。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计算出整个社会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为了表述简单,我们假设,计算后所有人平均下来的劳动成本还是等于平均劳动效率下4小时的工作的价值。如果,工作八个小时,那么对于资本家来说,在他以工资支付你的劳动力成本后,还有4个小时是赚的。这4个小时就是剩余价值。如果工资12个小时,那就有8个小时是剩余价值。整个过程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提取,提取的越多,赚的越多,利润越高。
以上的表述是一种是一种抽象、简化的说法。当然,现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在《资本论》第八章的时候,马克思开始在这个抽象的理论上加了一点现实的考量。这个现实考量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是有其内在的约束的。
对于资本家而言,他按照4个小时来支付工资。但是,对于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工作8小时和工作12小时,他的成本始终是4个小时吗?显然不是,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过度劳动会增加疾病的风险,那么劳动者医疗成本就会增加。另外,同样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不同会对劳动力这个自然人本身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也叫成本。即,现实中即使同样的劳动时间,劳动力本身的成本会变化。
由此我们引申下谈一下“35岁危机”,而解释这个事情,只需要在前面的结论基础上加个大家都能够认可的前提。即,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生活成本是不同。
“35岁危机”是人才市场上存在的一种现象,即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许多企业员工在过了35岁以后,都不免有些担心失业等问题。
对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而言(这里我们取大多数情况),他的劳动力成本基本等于养活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我们假设为5000块/月,如果老板给他8000块的工资,那他除了基本的生活成本可以覆盖之外,还可以提升下精神生活的质量,比如谈个恋爱,或直接存起来。他显然是可以接受这份工资的。
对于一个35岁左右的中年人而言,除了要负担自己的生活的成本外,还需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假设每人的生存成本还是5000块每月,那么按照一个家庭,1个孩子,2对老人计算。那么夫妻俩要负担7个人的生存成本,即,每人17500块/月,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情况会好一些。此时这个中年人,必须要向老板更高的工资(或者说老板想要购买这种劳动力就需要付出大于其成本的价格)。显然,除极少数有特殊才能的人以外,这种劳动力显然性价比不如前一种。由此,这个中年人作为劳动力的卖方,只能降低工资要求,压缩生存成本。或者从这个环境里苦苦寻觅那个认为自己有特殊才能的老板。
那么问题在哪里?是这个中年人曾经不够努力使自己足够优秀,还是他不应该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呢?
这里我们在再补充一个前提,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出也是不一样。这也很好理解。对于大多数人,由于精力、体力的限制,年轻的产出会比年老的时候要多一些。成本和产出大概是下图的关系(这里至少为了说明的方便,并不精确)
从人一生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必须要获得足够其自然死亡之前的生存的成本,否则就因为生存资料缺乏而非自然死亡,比如饿死、冻死。那么相对合理的劳动力定价方式是将整个人一生的成本总和按照产出的比例分配到不同阶段。但是,实际情况是,劳动力是按照当前阶段的成本来定价的。而资本恰恰是看中了,成本较低,产出最高的阶段,并按照这个阶段的成本给几乎所有的劳动力定价。
年龄阶段划分出了不同劳动力的性价比差异。年龄是低性价比和高性价比劳动力群体之间最容易发现的区别。除此之外还有性别、外貌、身体条件等。虽然在资本主义盛行的西方,整天喊着平等的口号。但资本自出生起就带着挑剔的眼光,他只需要最有性价比的劳动力。
为了保持高性价比,诞生出了不婚主义、丁克族等群体。而且被包装为“自由”“独立”的形象。当然,其中一部分人真实的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其他的人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还是资本为了获取高性价劳动力的诡计呢?
当然,性价比这个词似乎很少在日常的谈论中用来评价某一个员工,那些赤裸裸使用这个词的大都被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过。但是,不代表他不存在。因为我们听到更多的词是“人才”。
企业需要“人才”。于是,各地政府有了“人才引进”,并给各种“人才”的定义是加上了年龄限制。把别的地方的“人才”吸引过来,比自己培养“人才”快得多,而且还不用承担他们从0岁成长为“人才”这个过程的成本。吸引过来的政策也很有意思,承诺给XX年XX元的补贴(我见过的最长的是六年)但对这些“人才”引进之后的养老、教育、医疗只字不提。似乎当他们不是“人才”之后的生存成本也不愿支付。当然那些补贴的钱,通过个税、增值税、房市等早就又回到了当地政府手里。企业也从中提取到剩余,扩大生产,继续吸收“人才”。当然,政府也负担了本地的社会公共服务。如果某地政府真的把后续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写进了人才引进政策,那才真的算得上诚意满满。
对于“人才”引进,从个体角度来讲,固然可以说是良禽择木。但宏观来讲,不过是一个地方对另一个地方的“白嫖”,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至于如何摆脱“35岁危机”,我也不知道,这里的讨论也很简单。要么社会福利增加,减轻“35岁”人群的成本。要么就希望那些年轻人提高自己的工资诉求,既为了以后的自己,也为现在“卷起来”的中年人。
PS:现在应该理解这个标题有多“无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