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最苦与最乐 | 优秀作文欣赏
以下优秀作业按提交顺序排列,不分先后~
图片
解百慧
首先最苦的就是孤独,就是那种既没有家人陪伴,又没有好朋友一起。最乐就是,失落或是有挫折的时候,有好朋友安慰!
先说最苦是孤独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就会很空虚,时间长了心理就会出问题,,什么情况都一样.比如说我自己,前段时间因为疫情,所以我们只能是在家上网课,然后父母又上班,家里又没人,我又出不去,天天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然后每天就是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一两天还好,但时间长了就觉得特别没意思,就老是放空,因为也没个人说话,后来,疫情有了好转之后,我和我闺蜜出去玩,有个人说话感觉一下就不一样了!
接着是最乐,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最美好的事情都是有一个特别特别之心的朋友,因为这样会使你特别有安全感!就比如说,这次学校科技节主持人选拔,我真的是在特别认真的去准备面试,面试词也是让我闺蜜一起参谋的,已经都万事俱别只欠东风了,然而我在面试之后接到的消息却是没选上,这就让我很失望,因为我真的用了好长时间来准备的,我跟我闺蜜说了之后,她并没有说什么没选上就没选上呗什么的话,而是用她对我的理解,跟我说什么有用的话来安慰我了一下,就只是这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举动,就会让我觉得”啊,可能还是我不够优秀吧”但我还有我闺蜜,就真的真的很暖心!!
以上,便是我的观点,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理解也就会不同,但是当你真正经历过之后,你就会发现,能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闺蜜,是多么重要……
图片
丁紫唐
最苦:没有和生活硬碰硬的能力
最乐:陪伴着自己很久的人依旧在身旁
最苦:在我的眼里,“穷”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词。梁启超先生说人要是无欲无求那穷也算不上最苦的,但事实上,钱在我们这个年代的成长环境中成了最常见而很重要的事物,或许很多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就是地主或者中产家庭但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不同,我的祖上是实实在在的农民,而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可能连小县城都算不上,那是一座大山,至今我都没有回过我父亲口中真正的老家,他说等我成年那天再带我回去看看,看看那个他长大的地方。也记得一次我们在敦煌的夜里走出酒店找到一个烧烤铺按桌而坐不知不觉聊到心事的时候第一次看到那个在我和家人们面前坚不可摧的男人留下了眼泪,这是我第一次听他提起小时候的事情。
那个时候家里养了两头牛,一头母牛一头小牛,他每天早上会在放牛的时候拿起那些县城里小孩不想读的书啃起来,但我爷爷奶奶却认为那是杂书,认为还是赚钱打工来的实在,所以一直到他上了学的时候一点一点长大那成绩单上闪闪发光的高分试卷给了他们答案。因为学习成绩好最差的时候考的是全省第六名所以免费升了高中,那个高中的校长至今还是我爸爸的朋友,也可以说,他是最先开始欣赏我爸爸的人。学校已经不在了,但是经过时间洗礼人留了下来。
每天晚上睡觉的屋子都没有房顶,下了雨或者别的意外天气什么的只能硬生生的撑着,晚上还可能从上方突然掉下来一只蟑螂类似的虫子,每天早上五点起放牛打工上学赚钱来回转,谁能想到这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在200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呢。
往事回忆至此,总是不免让人哽咽。
我一直都觉得我不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孩子,看到别人的倾诉也记得自己做不到像别人那样推心置腹,但我却因为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而哭到难以呼吸。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男人步履沉重的走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他们要从这个村走到下一个村卖东西,两个人徒步走了好久好久,一天没吃饭的两个人肚子都已经呲哇乱叫了起来,终于走到了目的地在拿到了赚的几分钱之后那个男人全花了买了一块馒头,自己一口没吃却给了那个男孩,那天,他记得很清楚,他是哭着吃下去的。
身边的好多亲戚都对他冷嘲热讽说读书没有出路,说你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吗,但却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都噤了声。
后来那个男孩在追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自己身无分文甚至可以说是欠债,而那个姑娘却可以有个稳定的另一半过好日子,他纠结了很久,但女孩却亲自把他带回家跟自己的家人介绍说这是她未来希望在一起的人。女孩的家人很包容,也很体恤男孩赚钱的不易,给了他第一笔创业的资金还送了他一辆摩托车,那是他白手起家的第一份钱。
后来两个人有了爱情的结晶,迎来了一位小公主,他开始想要走出家乡去干出一份事业,那是很冒险的,如果没钱还是会灰溜溜的滚回来。他当时在想,深圳,上海,都是年轻人逐梦的大好城市啊!但他回过头来又一想,可是北京的教育最好,孩子们要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头也不回的定居了北京,把孩子送到了北京最厉害的教育区——海淀区,上了名校,也在定居的第三年又迎来了一位小王子。
女孩敏感张扬个性独特,男孩内向沉默寡言,这样的两个鲜明的性格特征也为家庭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后来的故事,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都历历在目,与其说是怕穷,倒不如说是怕再回到山里,怕丧失了生活的权利,怕自己的儿女一辈子翻不了身,怕自己的一生只能如此。现在的他是11家公司的老总,不能说家财万贯但也算能养活家庭,他的生活越来越往上迈,生活都有在越来越好,你原来受的苦经历的磨难时光会诚实的反应在你身上告诉你那都是值得的。
最乐:
身边的朋友不在多在精,有你随时能依靠的人,有你能随时倾诉的人,有可以让你开心快乐的人,有可以让你敞开心扉的人就好。
很开心,这些人我身边都有。
或许你可以说人都是孤独的,我并不反对,但同时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你即使自己孤立自己也会有别的航行团队发现你。
但是谁敢说自己在某一刻没有希望有个人出现能和自己一起有灵魂深处的共鸣呢?还有人说可以自己当自己的知己,但我也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也应该是要有互动的而不是单纯的自言自语,终究是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想法同时运作的。
可能在我们这个年纪老师看到我们写的原来陪伴很久的朋友在身旁会有点嗤之以鼻,我不知道以后的之最会不会变,但这个却会始终在我的top选择里。
有一个比喻叫做“花样年华”,但是它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好像都是每个人青春期的代名词,其实不是,青春这个词被很多人夸大了花样年华也被低估了。
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出我现在正值花样年华,并不是因为我正年轻正风华正茂,而是因为我遇到了那些可以承载我这份记忆的人。这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理解吧,可以说她们和我共同承载了因为遇见双方而流逝的岁月与时光,我们都是当事人目睹了对方的花样年华,我们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
记得有人说过:“花样年华没有期限,只要你不想结束那至死都是花样年华”,说的真的挺好的,但在我身上不可能。
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都会一直保持初心吗?我们能永远永远的做好朋友交换彼此的心意吗?
显然,如果其中一方变了这份花样年华也随之破碎,即使没有发生那些意外,生离死别也会带走我们所有人,那时的我们不能再说我们依旧处在花样年华了,只能说很多美好都留在了过去,我们还是向前走了。
如果没有遇到值得的人,没有有了那些难忘的回忆,没有好好长大,这真的是花样年华吗?青春都算不上吧?
我前面在讲最苦也有在说,我不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孩子,我不知道怎么爱人,所以我只能用爱自己的方式去爱你。
对我们互相的花样年华都如此珍贵的对方如果有一方不在了,那这些记忆也真的无法诉说无人明白了。带进了泥土或飘洒在空中成为了双方的秘密。
图片杨昱佳
图片
图片
邬宇茜
人生会让我们感到五味杂陈,其中让我们感到痛苦难堪的不在少数。对于我来说,最苦的就是有人委托你去干你不想干的事。
当一个要好的朋友,或是长辈,让我帮他们去做一件使我为难的事时,是我最措手无策的时候。这件事可能是我能力所不能及的,或是违背了自己底线的一件事。这时,我不敢拒绝,因为怕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但如果同意,我便必须去完成好这件事,这会使我非常的伤脑筋。比如说我一个玩的要好的朋友拜托我把作业借给我不喜欢的那个人看,我就会苦恼要不要答应,不答应,我怕朋友和我的关系日渐疏远,答应了,我就得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一个讨厌的人,还有可能受到老师的处罚。
有最苦,便有最乐。最乐的,应该就是全身都没有负担,舒坦的时候了。
当你尽心尽力完成了一项任务时,心里会觉得很舒服,但做完后受到大家的肯定才是让我最开心的时光。就像面对一场大考试,我每天埋头复习,手不释卷,终于考完试,我的心头便会舒缓一些,到了发成绩的那天,你发现你的成绩在一个优异的范围内,且被大家都知道了,那不就是最乐的时候吗,因为你的付出被别人肯定了呀。
这就是我人生中的最苦与最乐了。
图片
梁少骞
图片
图片
张嘉容
人生的最苦与最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我们这个年龄,学习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主业,那么人生中最苦的事是什么呢?是作业太多吗?不是,是学习太累吗?不是,是学习生活太乏味了吗?也不是。我认为最苦的事是在学习时浪费了课上的珍贵时光,错过了老师讲要点的重要时刻。为什么呢若是上课不听讲玩弄其他的东西,但这所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快乐。在这快乐的后面呢?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倍的偿还,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有多少人对自己年少的不学无术而烦恼,有多少人看不起你,唾弃你。虚度光阴只能被社会淘汰,老来后悔,这比死还痛苦,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悔莫及。
在学习中不仅有苦,还有乐。在,《梁启超全集》里的‘最苦与最乐’就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是在苦中寻找的。每个学生在苦苦学习了一学期后,期末考时考出了好多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称赞时,心里会很高兴快乐自豪。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奖励和肯定也是乐。在苦中作乐,在快乐中学习,韩愈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如果一个人不学知识知识就意味着这个人将会是被世人唾弃的人,社会的败类,也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图片
刘宇鑫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觉得自己全知道了。觉得自己全知道了便渐渐对它不感兴趣,世上一切你若觉得你全知道那便是觉得这世界无趣。有点类似“无愁之愁”,如果你都看清了世间人理,那你必然不会觉得轻松或者掌握全局的胜利,反而是厌烦和无聊。看“霸道总裁文”自然觉得如此了,为什么那种文章没有营养?因为它们情节雷同,无趣,无理,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木头。又有人问那些小说中心机的皇帝为什么还在继续坐着皇位,“打着手中的牌”,他们不也是看清全局?这不对,皇上当然对于皇权是有追求的,他们是在不断追求,这些“看清”不过是附带的,他们不认为自己看清了一切,只是你看到他们“看清了”罢了。
人生最乐的莫过于在为人类奉献的基础上追求未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表明对未知才会有敬畏和探索之心,并且是打心底的想知道,这才叫有趣与被吸引。但为什么说还要为人类奉献呢?这是使命,是意义,会使人快乐。课文中老王临终给作者送大好鸡蛋,他也许没有那种为人类贡献的力量但他也在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你的力量越“足”,也许你能证明的程度就越高,就越乐。披上“奉献的衣服”,探索会更有动力,像是一种使命感或者一种不太好说的情感。刘慈欣笔下无论是哪种角度定义的“正派”或者“反派”他们都在一种强烈的情感推动下竭尽全力实现一种追求,他们为什么像是机器一样感受不到伤痛?因为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自然乐在其中,人便像机器,又和机器千差万别。
图片
李诗雨
我觉得最苦的事情是对一件事情期望非常高,但实际却不是很令人满意。虽然这件事情对人生没有太大影响,但因为还没有经过什么太苦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算是苦的。
前几天的数学考试,考试内容我学了3遍了,对自己期望非常高,也非常有信心,肯定能上90,可实际成绩却不怎么理想,看到成绩的时候就像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学了3遍了,学的也不错,可为什么只考这个分数。这个心情会持续好长时间,可能其他学科考的不太理想坏心情持续一天就差不多好了,但数学这个学科是我认为自己学的最好的学科,所以看到这个成绩非常难过,也觉得是最“苦”的一件事。
我觉得最乐的事情是挑战从未体验过的事物。还记得我上次在新西兰玩滑翔伞,在离开山的一瞬间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在空中,我俯瞰到了整个皇后镇,非常兴奋。这种兴奋和考试100分是不同的,考试100分只能兴奋一段时间,时间久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也不像数学有一道题解出来的那种兴奋,同样也只能兴奋一段时间。可玩滑翔伞的那种兴奋可以持续好长一段时间,可以说在下一次玩之前都会回味当时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认为挑战从未体验过的事物是最乐的。
图片
何金函
人生中难免会吃苦,但也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
我觉得人生最苦的事情就是努力了却没有得到回报。古代有人说“徒劳无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都会很努力的学习,制定一些自己的计划。放学之后还会上很多课外班,来巩固自己在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每天从早上坐到晚上,知识涌进大脑。时间几天几天过去,来考察我们学习成果的是考试,知识其实都掌握在了自己脑子里了,考试前觉得信心满满。但考试的时候要不就是看错一些数字、要不就是没有用专业术语来表达,或者就是太紧张了大脑直接空白,总之就是能把分数减到没眼看的地步。但只有成绩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成果,考试考砸了,别人也许就会认为你没有努力学习。虽然别人的眼光并不重要,但那这个时候我总会想:我明明很努力的学习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那人生中最乐的事情就是努力了也得到了回报。还是比如说我们的学习,自己在私底下努力地学习了很多知识,来到学校和别人分享知识,和别人一起讨论难题。考试的时间到了,我们都能完全把自己的实力都发挥出来了,取得了好的结果,这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这么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终于在现在得到了回报,不管做的时候有多苦,但得到回报的时候苦就都过去了。
图片付子函
人生中最苦的事情是什么?在我看来,人生中最苦的事情,莫过于被动地做事。
或许是被人压迫,又或许是被时间压迫,不论是怎样,这些压迫感会使人不由自主的为了完成一件事而去完成一件事。因为完成了之后,会使人有种责任解脱的感觉,压迫感消失,会变得很轻松。可是为什么这是最苦的事情呢?第一,在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并不会投入进去,而是想着如何快速的解脱,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因素,会不断的被施压者施加压力,而压力越大,精力便越不容易集中,使得完成效率更慢,由此恶性循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痛苦的。第二,当终于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因为过度想要加快速度,使得完成质量十分低下。这时,之前的努力便事半功倍,当自己做了无用工时,难道不会很痛苦吗?
那么什么是最乐呢?正相反,便是主动地做事。就像“自己爱挑的担子不嫌重”这句谚语一般,凡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事情,就都不会有压力。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享受做自己的事的快感与期待做完之后的成果。做完之后便是满满的成就感,自己努力过了,得到了自己付出应得的回报,这何不是一种乐呢?
主动与被动之间只是相差一份积极的想法,而最苦与最乐之间,只差一份主动的心态。苦与乐其实全部取决于自己,只要凡事主动去做,便尽是人间的最乐。
图片陶野
图片
图片边正奇
梁启超先生认为,人生的最苦是承担“未来的责任”;而最乐则是责任解除了,“如释千斤”。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人生的最苦应当是完全不承担任何责任。举个例子:少年行期间,没有人给你任务,没有人给你工作,你却能白白的得到学分。乍听好像是件美事,可略微深入就会发现没有人给你任务无非是两点原因:你本身实力确实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大家都不相信你能完成任务。梁启超先生认为“逃避责任”只会让自己进入无边苦海,而别人不给你施加责任,变更是“亲手把你送进苦海”了。没有人与你沟通,你干的是最简单的活……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这说明责任心是每个渴望进步,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都应该具备的,而没有承担责任的机会,不是最折磨自己责任心的吗?
退一万步讲,责任随着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若是一个人不负担责任,不能体会别人的难处,那么这个人的认知和心理真的健康吗?想想这样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吧:不对父母尽责,眼睁睁看着父母变得憔悴,老去,内心备受煎熬然,而因为从没承担过责任,对自己应当的责任和行为无从下手;不对老师尽责,就会导致不尊敬老师(这点可以体现在几乎每个方面)……总之可能会成为笑柄或者反面典型,而这时这个人自己的决定吗?绝不是,这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得到什么确实的责任,这可能的巨大的痛苦也全部来源于此。
当然了,还是根据梁启超先生的思维。最苦被解除就是最乐,因此我认为承担一定责任是事件最乐的一件事。具体来说,老师让你担任班委,你得到了班委的责任,但是这也说明了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显然是一件乐事。当然,责任是与权利相挂钩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大的人,能力往往都不差,置于一人身上的责任,难道不是对着跟人能力最好的肯定?“士为知己者死”,现代社会虽然不至于那么“愚忠”,但是大致意思都是一样的,如此看来,产生责任和承担责任,都不失为乐事啊!
如果把我的拙见套进梁启超先生的例子(即“逃避责任论”)仍然可以自圆其说:责任本身就是就是乐,而对责任的逃避更是自己往苦海里跳了。
当然,以上看法都非常片面,例子本身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何为最苦何为最乐是一个没有主观答案的问题,而这只是我个人的一次解答的尝试。
图片谢刘露
人生最苦莫过于昧着自己的良心做事。明知道这件事是不对的,却依旧要做。 撒了谎不承认,打了人说是他先动手的,即使吃饭睡觉,满脑子也在想着、担心着这事。为什么呢?因为良心过不去呀!这时身上背负的一种压力,还有心中的紧张感和畏惧感岂不比老、病、死苦得多?日里夜里也在急着,生怕自己做的事败露出去,遭到众人的唾弃,即便是自己,也在斥责着自己。等到那时候,就没有一点颜面可言了,纵然死也是带着苦痛和内疚往坟墓里去。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在错的和对的之间选择了正确的一方。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做错了事但实话实说,不和小人同流合污反而检举揭发他们,到了那时,自己一身正气,便可挺直身板,再自信不过了。自己身上没毛病可挑了,即便是被人误会了,那也不用担惊受怕,因为自己有说不尽的理,因为正义迟早都会降临的呀。人们会看到自己光荣的一面,面对大家的称赞和敬佩,那是无比的轻松愉快。 人的一生中,总会走到分岔路口,这时,应该问问自己:“我这么做对得起自己吗?”选错了,则会有一辈子的痛苦;反之,是数不尽的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图片孙韵涵
苦和乐是每个人都有的,我觉得最苦是你不能和一个集体很好的融为一体。乐自然是你能和一个集体一起,有着你的存在。
先说一说苦,我认为苦是你找到了一个相对性格方面比较适合你的一个集体,但你只能默默的听着,好像一个观众一样看着她们。就像我在小学时,每次活动聊天都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是运动打篮球踢足球的人,一部分是比较喜欢玩唱歌或跳舞游戏的的人,而我们这儿时玩游戏的部分,我也只能跟着这里玩了。每当聊天时,我在旁边看着,玩游戏时,我也基本是后几个被想到的同学。每次基本让我感到很无聊,想一个外班的同学一样。甚至有时课间被冷漠。
乐是你在这个集体中能感受到快乐,和她们一起活动,让你在这个集体中有存在感。小学过去了,就像现在的初中。每当课间或体育课时有的同学就主动找我玩,中午下去活动时,曹同学她们约好人下去玩,总是不忘记叫我,我也和她们相处的很好,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人,这让我感到很开心,也很快乐,不被落下。可能我觉得苦就是融不到集体中,被孤立了而感到孤单吧,乐是有很多了解我,能和我能玩到一起,带给我快乐不被孤立的集体吧。
我想小学到初中有可能也是因为我性格的改变或者找到适合我的集体吧!
图片李佳夷
图片
图片张皓然
人生是苦乐交织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并没有察觉到什么苦与乐,那是因为人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习以为常了而已。那么,人生中最苦与最乐是什么呢?
对于我来说,最苦的就是遭到批评。从生物学角度来讲,遭受批评会对刺激大脑,就像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那样难受。当然,对于批评的认知程度不同,这个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如果我遭到了很严厉的批评,我的自尊心一定会受损。总是觉得没脸见人,一见到人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生怕被别人笑话。这时候,感觉人生真是苦。即使你脸皮再厚,如果听进去这个批评,也同样会感到难受。
有人说:“我们经常说‘贫苦’,那贫穷不是很苦吗?”如果一个人虽然贫穷,但是他没有过多的需求,一天到晚能吃饱就够了,那他就不觉得苦。相反,如果一个人很富有,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那他就会很苦。
那么,如果遭到批评是最苦,那么最乐不就是被表扬了吗?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那么每个人的最乐也是有所差别的。人的兴趣爱好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所导致的。那么,如果一个人有很多爱好,那么那个人一定是觉得它们给了他快乐,因此才会是爱好的。一个人如果沉浸在自己想做的事中,因为他想做,所以他那时是最快乐的。一时的乐与长久的乐,前者的程度一定会更甚的。
图片孙朵绚
“苦”和“乐”这两种情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相互交织着,丰富我们的情感。
那就先说说“苦”吧,人生中最苦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苦的事莫过于一辈子都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是说没有爱好。但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人是从来没有想要追求的事情;而另一种人是曾经有过喜欢的事,但可能在追求的途中放弃,或以失败告终。将这两种人进行比较,第一种人他们其实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相比来讲,他们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幸福感会比第二种人更高。
现在有一些“工作狂”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晚上加班,周末加班。但他们真的想这样吗,并不是的,其实他们中的有一部分人的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的。这些人努力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除了工作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干什么。没有兴趣爱好,所以等他们的生活真正慢下来,他们反而会不知所措,整个人感觉很空。
反过来看,最乐的事情就是可以一直做喜欢的事情。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面对我们喜欢的工作,我们会很有动力,办好了一件事情也会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就像我们面对学校的作业,有时会感到很烦,拖拖拉拉到最后期限前才开始做,;相反做喜欢的作业就会做得很快。其实道理是一样。当你热爱这份工作时,看着那些方案和合同就不会感到乏味与枯燥。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我们都熟悉,他年轻时,父亲就一直希望他能当一名律师,他一开始顺从了父亲的意愿,但不久还是选择坚持自己喜欢的写作,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相信,在找不到出版社的那段日子一定很难熬,但能一直坚持写作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件快乐的事。爱因斯坦还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让凡尔纳一直坚持下来的,不就是他那对写作的热爱吗。
当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事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爱好能让人变聪明,也能给人动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在行程中得到快乐,在困难中得到鼓励。
图片张蓝芮
在人的一生中,有苦也有乐,在生活中苦是避免不了的,而乐则是苦过后尝到的“甜”!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初中生,可能说的最简单的那就是关乎自己成绩的最苦与最乐,虽然现阶段是这样的,可人生还有很长的道路,长大以后再看这些事就感觉不会那么的重要了。
生老病死是难免的事,只要是乐观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些很苦的事。但是我认为,我一生中最苦的事是与自己的亲人或者有感情的朋友离开,这会是让我接受不太了的事,我认为没有亲人的陪伴,就会感觉到孤独或者想念,比如过年的时候,没有家人的陪伴也没有朋友的陪伴,自己孤零零的过完一个年。我们生活需要家人的陪伴,这会是我们更加有动力,也会在低谷的时候在身后为你撑腰。
而最乐的事我觉得那便是认真对待生活,时时刻刻的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他们都会无时无刻的该我们带来惊喜。发现生活中的乐趣,用心对待身边的事物,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想要干的事情里去。这样,便是最乐!
图片丁悦宸
人生最乐的事是什么呢?有钱吗?不是。考100分吗?不是。我觉得人生的乐是对于一件事报以最高的期望值时,那是最乐的。
人如果达到一定境界,自然钱就满足不了那个人的追求了。考试得一百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且很少见的。如果做了一件事,对它的期望值很高,那么人就会愈加地高兴。在那件事的结果出现之前都会沉浸在喜悦当中。
考了一次试感觉自己要拿高分,写了一次作文感觉要得奖,演唱了一首歌感觉要受到老师的夸奖。就算这些事过去了很久,但是一提起来你依然会很激动。凡是一些事你对它有所期望的,你都会把它的好在脑海里无限扩大。因此一些坏处你就不太会想到了。那悲伤的心情从何而来呢?
那就这这个思路想想,什么事最苦的呢?那自然是事情的结果与想象的结果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多为负面的结果。就还是比如你觉得这次考试会得高分,去找同学们炫耀了一番之后成绩出来了但是考的却很差,就如同周五早上第一节课一样。
所以,我觉得最苦的与最乐的并非是程度上的意思,而是一种量上的意思。这样才会有最字而言。
图片李晨铭
我觉得人生最苦的事,不是背负着未来的责任,也不是写不出数学题,而是在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我觉得,人就是在一个不断制定目标而又不断完成目标的一个过程之中,一遍又一遍地提高自我。人没有了目标,就像没油的汽车,没有动力前行。假如人日复一日的的在虚度的光阴之下活着,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至于最快乐的事,那便是达成了自己制定的目标。与他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目标不同的是,自己的目标做起来会更有意义。但是这种目标往往是不怎么能完成的,因为是自己制定的目标,便没有检查的日期,往往因为其他的事耽误,就不会去完成了。因此,自己的目标就是后世很难完成的。假如完成了,那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印证一句话“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这种乐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图片邵一鸣
图片
图片
刘骅仪
图片
图片
图片蒋姜
人生最苦的是什么事呢?有人说是生病,有人说是死亡,但在我看来都不是。生病固然难受,可那只是一段时间的事,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死亡固然可怕,不过是因为它是未知的,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情充满恐惧。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人生最苦的事,我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没有一个真挚的知心朋友。
西塞罗曾经说过:“朋友,可以把快乐加倍,把悲伤减半。”当我们伤心时,我们需要找人倾诉;当我们失意时,我们需要别人的鼓励;当我们跌倒时,我们需要被人的帮助……这个别人是谁呢?肯定不是陌生人,也不会是只见过两三次的人。这个人可以是我们的父母,但父母不可能跟我们一辈子,他们终将老去。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所以这个人只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感情很深的知心朋友。而若是没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就没有一个人能听我们倾诉,只能所有想说话都要自己憋在心里;需要陪伴依旧是孤身一人,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扛下所有;失败时没有人来帮忙,只能自己咬牙爬起来继续前行……这种苦并不是可以自我调节得开的,它需要一个朋友,带领我们走出痛苦。不管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以后的工作中,没有朋友都是非常令人痛苦的。所以,要我说,人生最苦莫过于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了。
那什么事最乐呢?自然就是有一个知心朋友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第三层是社交需求,而社交需求里就包含友谊。朋友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朋友伴随我们一起成长,友谊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求。我就有这样几个知心朋友,我们一起开怀大笑,一起畅谈,一起前进,互相激励,互相追逐。可以说,因为有他们,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王勃曾写下一句著名古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算我们物质上可能没有那么充足,但精神上是富足的,心态是阳光快乐的。
没有朋友的人感受到的快乐真的要少很多。多一个知心朋友,多一份快乐。若是一生都没有交到一个知心朋友,那是真的感受不到这种快乐了!
图片陆子越
我认为最苦的事莫过于有人将他们所有的任务都堆在了你身上,并给予你更多的压力。但你又必须要做,否则他们就会将所有的职责统统归到你身上。在你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时,这种压力是怎么甩也甩不掉的。比如说,本来是各执其职的事情,却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最后你不得不将所有任务全部完成,只要稍晚,就会有人在后面不停的催促着你。我就像那种在帮助别人做事的,却怎么也不被认可的人。所以我并不认同“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的观点,因为这根本不是我希望的结果。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那当然是在你完成任务之后得到了认可,身上的担子自然就轻了。那种喜悦是你前所未有的。事,虽不大,但快乐是巨大的。明知道这件事下一次还会发生,却总是难以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与愉悦。每个人也都会给你特别特别好的回应,每个人都在鼓励你,你又为何要因为这些与伙伴们互相埋怨?更多的压力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喜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图片陈凯丰
人生中的苦,于我,便是拖延。明天要完成的作业,今天晚上却不想去写;答应别人整理的笔记,却做了一半就没有心思去做了。这种煎熬在于脑中的矛盾,即是人脑中自然享乐的野性和自控力的对决,等到时间荒废过去之后,迎来的便是悔恨和不甘。所谓什么生老病死、未来的责任,都是对当前和未来的不安,远称不上什么“最苦”,而拖延带来的,是对过去的悔恨和无比的煎熬,世上有苦也不过如此了吧。
所谓拖延,是源于诱惑与自控的矛盾,而贪图享乐,则是人的本性;自控却是对未来的投资,源于对未来成就感的臆想,如果未来的目标尚不明确,那么这种成就感从何而来呢?拖延的本质,在于目标。
就写日记来说,如果我的目标是完成,这个目标显然不合适,因为它对我的要求过低,导致我可能写两笔就放下了;而如果我的目标是拿到5分,我将充满动力,写个一页半页纸的不是问题。
如果有了明确、合适的目标,便不会拖延了。
有最苦便有最乐。最乐则正好是最苦的反面——充满动力和激情地完成一件事。就如上面日记的例子,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干起事情来便格外有劲,结果也会好上几倍;有动力地干着事情,做完了便会觉得如释重负,这种感觉,是物质上的乐无法比拟的。
图片肇青沐
人生的最苦与最乐是什么?千百年来,我们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佛家说七苦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最乐是向善;梁启超说最苦是背负没有完成的责任,最乐是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见解。
在我看来,人生的最苦莫过于已经没有了希望。当一个人还心存希望时,他会充满动力,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目标落空。但当你已经没有了希望时,你就会像一头丧失斗志的狮子一般,心灰意冷,干起什么事都觉得是无用功。即使有些事情就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也可能在短暂的失望中错失了机会。
人生最乐的事便是有了一个可以努力,可以奋斗的目标。它会让你的心像一簇跳动的火苗,干起事来充满了动力和热情。有时,即使是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出现奇迹,一些看似已成定局的情况也会出现转机。比如,在洪都之战时,明军即使只有2万人,却靠着“援兵一定会到”的信念抵挡住了60万汉军两个月。只要心怀希望,你便多了一丝成功的可能性。
当然,最苦与最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最苦可能是眼前的事情没忙完,有时是压力太大,但是,在我现在看来,最苦便是如此了。
图片曹睿文
我人生未经历过特别的大事,总有人认为现在考试没考好就像天塌了一般,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升学了。
小升初是我现在经历过最苦的事了,为什么呢?想躲也躲不掉,考上不好的中学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啊。
从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时,我就上了一个 “坑班”,因为在那波人里算去的比较晚的,第一次考试直接考了倒数第四。在小学班里我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公认学习数一数二的,可我一受这打击,整个人就像垮掉了一样,一连好几天精神都萎靡不振的。题刷了差不多快一周,总算看到点盼头,分数比原来提高了一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在进步,我的名次仍停留在那里。
题刷了一年多,我的稳定性已经上来了,本身的一些天赋也展现了出来,名次可以稳定到前五(共100人左右)。这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郁闷,刷题班里大多数都是海淀学、户籍的同学,而我却是“双非海”,来海淀的机会很小,这对我有很大的打击。
时间一直推移到去年5.31至6.4这几天,因为学籍户籍的原因,我只接到了北大附的面试邀请,通知录取大概是在2、3号那几天,我始终没有接到通知。我那几天都快崩溃了,以为自己煎熬了一年多最后还要在东城待着。
真的认为就像古人所说的“天要亡我”,直到六月四,我生日的前一天,我妈妈告诉我被录取了,那种喜悦是无法言表的。就像你握紧了拳头,全身力量都集中在那上面一样,我蹭的一下蹦了老高,我一年多的煎熬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图片杨茈壹
佛教曰:“人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前面四个我却是不敢苟同的。但后三个,我是体会得到,也非认同的。尤其是“爱别离”。
所以我认为的最苦,就是爱别离。
记得上五年级时,应该是受小升初考试的压力,家长报了一个集训班:一个月都住在酒店,和老师同学呆在一起提高综合素质。所以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和不认识的外人住在一起。刚开始还在担心,但第一天晚上就我就和室友玩到一起了。就这样,我们慢慢变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集训已经结束了。她家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距离北京不到500公里,不远,却在水一方了。如今,她要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就更不用说再平常能见上一面了。
难道这还不算是人生极致的苦痛吗?
“志之难也,不再胜人,在自胜。”这句名言从小伴着我长大,已然将它深深刻在心里。
所以我觉得人生之第一大乐就是成功挑战自己。
记得第一次滑雪单板冲陡坡的时候,看着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滑下,而我还矗立原地。因为我是那个组最小的成员,所以教练对我的关照肯定比其他人要多一些。他耐心的辅导我、帮助我,最后成功滑下还得到表扬时,胜利感油然而生。
还记得初一的学习压力相对小学而言直线上升,自己难以接受。导致各科学科都不是很理想,所以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眼看窗外的时间从繁华转到黑暗,而我还在专心的干着一件事情;而第二天的黎明到晌午,自己已全然不知的速度进步着。最终超越了目标分数时,我相信这种感觉是每个人都喜爱的吧。
就是这两个毫无关系的“最苦与最乐”令我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图片王予涵
有人说,人生最苦的是明知一件事要发生却无法挽回。就像是知道考试考砸了却也不得不等待着发下成绩的那天;就像是童年马上要结束却也不得不浑浑噩噩的度过剩余的每一天;就像是……
就像是一天天看着亲人不断老去我却不可能有办法回溯时间一样的每一天。
人生最苦,无异于此。
我曾经有那么几天,走在路上时,都觉得树会落下来;走在河边时,都觉得有人会把我推下去;走到商场里,担心会遇到暴徒;走到马路上,又恐惧会有飞驰的车从我身上碾过。你听着也许很荒谬,但是是真的。就在我爷爷去世后的几天里,我无时无刻没有这样的想法。
梁启超说: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自己的衰老、死去,纵然有人能看的平常。但难道会有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至亲之人一天天被皱纹爬上脸庞,被病魔侵蚀躯体,直至被夺去生命也无动于衷吗?
不可能吧。
我是一个很感性、很恋旧的人,我可以一直珍藏着小时候的一件衣服,哪怕不会再去穿,也绝不扔掉。我可以为一条只养了几天的金鱼的死亡而悲伤很久;可以因为小学毕业而哭一晚上。而在真正失去极其重要的亲人前,这些都算得了什么呢?
那几天,总感觉死亡就在我的面前对我招手,上语文课时,课本却被风吹到了杞人忧天那一篇。我第一次与这个几千年前的可怜人有了共鸣——想必那杞人也刚刚见证了生命的凋亡罢。
最苦,不过于看着亲人永远离开。
曾经我看到过一个选择题,如果你可以让你的生命永远回到10岁或21岁,你会选哪个?
无疑是前者。
虽然我从来没有体验过21岁,体验过成为“大人”的快乐,但这个问题无需犹豫。我不愿意失去任何亲人。
那么最乐,便是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吧。
我自私的希望是永远。
可惜不可能。
人生有几天在体验最乐呢?在我刚出生之后,我就失去了我的奶奶,如果按照我的逻辑,怎可能有一天最乐?最乐的时光,只是我的想象罢了。可反过来想,有几个人能体验最乐呢?
所以只是无助的祈求上帝继续纵容我这缺角的快乐吧。
最苦的时光很短,但恐惧它到来的时光却很长,我努力守护住这片时光,却也忍不住与家人拌嘴吵架。我永远也不想看到可怕的死神夺去我至亲的灵魂,我想要永远在最乐的蜜罐中浸泡……我羡慕所有还未被这刻骨铭心的痛霸占心脏的人。
失去后才感觉到拥有——
有多么美好。
最苦最乐,便是如此吧。
图片梁雨辰
人的一生中什么事最苦呢?对于我来说,莫苦于留下遗憾。
一件事情本可以办到却没有干,或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连尝试都没有尝试,那你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在遗憾中度过。纵使时间能消弱这种感觉,可当你回想起这件事时,还是能感到有些后悔。特别是那些本可以完成可你甚至没有尝试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可能白白放弃了许多的机会或是很可能对你有利的人生经历。
比如说小时候学校选拔篮球队队员,我虽然学过一段时间的篮球,但担心考核太难,便没有参加。后来从同学口中得知选拔并不严格,很多人都入选了,当时我便感到异常的后悔。那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去参加了考核,那该多好啊。我知道不该沉浸于过去发生的事,但那种懊悔的痛苦感觉在事情发生之后便会存在着,十分难以排解。这便是我为什么觉得留下遗憾是最痛苦的事情。
那什么事情最快乐呢,当然是不留下遗憾。勇于去尝试,尽自己的全力去完成事情。就算没有成功,也不会感到过于难受,毕竟你已经尽全力了啊,你已经知道自己在能力上可能拥有缺陷,这时你的感觉肯定比留下遗憾时的后悔好上很多。
图片黄铭泰
生活是苦乐交织的一首乐曲,既能让你体会到苦的痛,又能体会到甜的乐,这便是生活。对于我而言,我最大的苦高兴过度而感到的难受。乐呢便是单一的感受,不会多变。
对于我的苦例如出自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一段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
熊掌和鱼你都想要,可是却只能得到其中之一,不可多得。不能贪心,这便是其中的痛苦了。
而我的乐呢,相比苦,情感体验要更为单一,平淡。像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本来是作为隐士的他因景色大喜,既没有看到美景,人也去世了。便是安逸放松才是人的乐趣所在,应知足常乐,不因大喜而悲,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图片李易恒
有的人说:“世界上最苦的就是死亡”,有人说:“世界上最苦就是贫穷”,也有的人说:“世界上最苦的就是疾病”。但我认为世界上最苦的东西就是想要的东西就在眼前,却得不到。就比如踢足球比赛,得了第二名,看着那些手捧我们梦寐以求的冠军奖杯的人,无比艳羡,心里也酸酸的。我们从开始踢足球,就立志要拿冠军,经过千般辛苦、过关斩将,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并不只是因为我自己,更多的是对团队,班级感到愧疚。这种情感不同于死和病,是短暂的。那是一种持久的,在心中挥之不去。
反之,世界上最乐的便是心想事成。这并不代表着可以用任何手段,就像高杏欣为了考到斯坦福博士,将北斗卫星一小部分数据送与美国。最后得到学位。虽然个人目的达到了。但是却出卖了国家,损害了国家利益,是耻辱的。古话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虽然,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但一定要通过正当的方式或者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就好比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给学校争光,而努力训练,为了国家富强,而努力工作。过程可能是艰苦的,但当得到结果时,是快乐的。无须在意别人的诽言,能实现自己想要的,这就是人生最快乐的。
图片陈茉
所谓苦与乐,我可以张口便说出许多许多。但若是从人生的角度思考,想要找出二者却变得困难些了。经过一番思考,我想人生最苦的事便该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最乐是阅读各式的科幻小说。
佛家说人生七苦的化解方法是清心寡欲,抛弃欲望。所谓减少期望值便可以得到快乐。但在我看来,减少期望值便是不求上进的表现,而不求上进本身便是苦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会万分痛苦的。比如目标是考试达到90分但实际只得了七八十分,会一天都很消沉,因为有自尊心和羞耻心呀。如果定了目标没有达到而不沮丧,便是降低期望值的表现了,左躲右躲终是逃不过这个苦的。而定目标的时候,也要定自己如果努力可以触及的,不努力便达不到的目标。如果定上很容易或者根本不用努力便可以达成的目标,即使达成了心里也是过不去的,到头来还是苦事一件。
那最乐的事呢?如大家所熟悉的人生死乐里面有一个“久旱逢甘露”读科幻类的小说正是这种感觉。有人对科幻的印象只限于外星人和航天飞船。实则,科幻小说无所不写,写我们不熟悉的大海,太空或者地底;写我们熟悉的蚂蚁,冰雕甚至郑和。读完一本小说,闭上眼睛你或看到茫茫宇宙中闪动的星光,无法想象的如伊甸园一样的高维世界,或看见远古时期的蚂蚁与恐龙是如何与命运搏斗,杀手冷漠的击毙了不在任务之内的外星生物。人的想象力覆盖住了整个宇宙,科幻里最精妙的想象力让我们这些住在黑屋子里的人看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论是什么年龄,都会被它所折服。
我的苦大概便是生活中的苦事,而乐则是精神世界的解放与愉悦了。
图片付静怡
要说人生中最苦的是什么,在我这个年纪,可能还谈不到那么大,但要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人生中最苦的事情莫过于身边的人离开,也许永远也见不到面,也许一生中也见不了几次面了。
人生中的苦有很多,我们所背负的责任,我们所遇到的挫折,也可以是什么生、老、病、死,但这些都是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部分。就算有再多的责任,有再多的挫折,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不是。只要你还有力量支撑着你,你不会觉得它很苦。但是如果你身边的人离开了你,你有什么力量挽回呢?现在好多的公众人物,能成名或者成功,大多都离不开家人或朋友的支持,那如果先前支持你的人他们离开了你,你一定会觉得很苦吧。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吧。我的姥爷,在年轻的时候工作不错,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那些都源于姥爷的表哥对他的支持与陪伴。但是前不久,姥爷的表哥去世了,姥爷哭的多伤心,我亲眼可见。我还从来没见过姥爷为什么事哭过,老妈也这么说。可以说,(姥爷的)表哥算是姥爷的一个精神支柱吧,这样一个人永远离你而去,谁不会觉得这是人生中最苦的一件事呢?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那自然是身边的人依然陪着你,支持你,不离不弃。人们总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失败了,亦或者是卡壳了,这时你的亲人,或者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师长,打电话来,听你倾诉,帮你排解。想象一下,总有一些人,他们支持你,陪伴你,你难道不感到幸福吗?
图片吴潇林
图片
图片陈雨露
图片
图片程致远
图片
图片梅润东
在我这经历的短短十四年的时间,于我的最苦和最乐并不明显,可能有时候家长允许我多玩会手机我便会开心的不得了。最苦也不过是临近数学课的眉头一皱。
今天我细细想来,可能我的最苦便是明知前方是深渊,却禁不住诱惑而往前行。那种煎熬与纠结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之前的网课时间,总有的时候禁不住去看会手机。虽然我知道这样会使我成绩下降,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去看。纵使如今懊悔万分,但当时图的一乐总是放松而刺激。从最初的纠结到不管不顾到现在的懊恼,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便是最苦了。
最乐我想便是骑车的时候。听着音乐思绪随风飘荡,有时是驰骋在鳞次栉比的二环内,有时是在山清水秀的公园旁。不管在哪里,随着速度的增加,一天的劳累似乎都倾泻而出。以前如果受了委屈我便会去骑车,疯狂的蹬车似乎要把那人狠狠踩扁。一圈下来真的放松了许多。或是我在极为生气的时候也是如此,想通了我的过错或是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点点滴滴的骑车过程中,我想明白了许多的事情,身体也得到了锻炼。
图片乔天亿
对我来说,人生中最苦的事情是即使你度过了最煎熬的岁月,冲破了最恐怖的考验,但你最在意的人,却不愿意聆听你的痛苦,你的挣扎,甚至,无法和你分享一丁点劫后余生的庆幸。
在你奋进全力去突破,超越你自己,你一定会屏住呼吸,面对着自己的不安,恐惧;你知道必须要打破恐惧,但是因为你的多虑,害怕,你会停下来,这时,你想明白了,要超越!你开始一步步移向成功的栏杆,成功就是生还,退缩就是脚下的万丈深渊,你决定跳起,抓住栏杆,即使手上已经紧张的出汗,到最后,你抓住了,你想对最在意你的人诉说着一切,可他呢?转身走了,这或许就是世间最大的孤独。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好朋友要让我比拼攀岩,谁能到达最高谁就给谁买一个玩具;一开始,我发现我根本爬不上去,但是为了胜利,开心,我训练了接近20多天,中途我摔倒爬起,腿和手都磨破皮了,我还在练习;到了赴约的那一天,他没有来,直到我母亲跟我说:“他已经跟你绝交了……”我才知道,我不能分享我的痛苦与坚持了。
(例子可能不大好,但这在当时给我了很大的阴影)
而人生中最乐的事,即是当你绝望、孤独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在默默陪着你,替你加油打气,让你知道,自己并不是不行,而是自己遇到的只是不喜欢自己的人,而替你打气的那个人会给你动力,分享快乐。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我考的很糟,我不想去面对父母,我害怕他们的说与打,正当我伤心,觉得没人帮我的时候,一位小学同学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出了自己对成绩和父母的不满,他非常耐心的听着;等我说完了,他鼓励我下次的考试一定会考好,把父母的打骂当成一种动力……
我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我再次燃起希望。
图片郭颜华
人生最苦的事,是死吗?不是。是不知道哪天死吗?也不是。由此可见,所谓苦与乐,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我认为人生的最苦的事,莫苦于没有做到力所能及的事。
终其一生,平凡一定带来平安吗?不,那是因为有人为你的平凡买单。但是不平凡,一定平安吗?不,是因为没有人为你的平安买单。所以由此可见,平安是一个无止境的心理道德约束,同理,力所能及所有事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可能的基础上但是没有做到,这才是最苦的事。
见到一个老人没有扶,你为了逃避内心发自善良的谴责,说:“我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但是内心真的能接受吗?不能。见到一个人被收银员少找了几块钱,你告诉自己:“区区几块钱,不值一提。”但是你是不是也觉得过意不去呢?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你觉得对不住他!那么一定会有人说:“他偷过我或者别人的钱,或者做过其他的坏事。我凭什么要帮助他?”非常简单,第一,为什么你肯定他没有做过好事?第二,警察把犯人打伤,医生要不要救?当然要救,因为在医生眼里,没有好人坏人,没有男人女人,没有佛教徒或基督教徒,没有歧视,只要他的我的患者,我就有责任有义务救治他。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在一小毕业之前,有一个特别好的老师,他陪伴了我们六年,即将退休,我们考完试,参加完毕业典礼,然后两个班的额同学一拥而上,把老师堵在走廊上,请问,这位老师是不是值得尊敬?是。但是她走出校园又有谁会认识她?没有,她相貌凡凡,却是多少学生最尊敬的老师!如果这时候她摔倒了,我们却没有扶她,原因居然是:“她活不了几年了,不值得!”不值得!?设想一下,你的导师,没有被救,是多么伤心,所以请不要再让更多人伤心!
同理,非常简单,最乐的事,自然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件事的意义越重大,你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但是这些事情,是能用金钱衡量吗?不能,因为内心的喜悦或愧疚无价!
图片曹亦萱
最苦是什么?最乐又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认为背负着未来的责任是最苦的,责任完了是最乐的。它告诉我们,快乐是从苦中寻找的。我也如此。我的苦与乐就是“坚持”。
坚持是苦的。刚接触钢琴时,我恨不得每天二十四小时“粘”在钢琴上,尽管自己不识谱,弹得乱七八糟。但在过了几个月之后,弹钢琴对我简直是一种“折磨”,到时间就准时收琴,多一点都不想再弹。而且每天都要不断的练习基本功,既单调又乏味,弹错音还要重复练习一小节几十遍。还记得小时候要练习八度,但是我的手不够长,老师就让我努力去够。每次练完,手都被撑得红红的,特别痛。我还为此撒过一些荒唐的谎来借此不去练琴,可是每次都被我爸训斥一遍,又乖乖的去练琴了。我认为没有比这更苦的事情了。
坚持又是乐的。当我把我自编的曲子发给老师,并发布到了网上。熟悉的人和陌生人都为我欢呼。其中,和我一起开始练琴但现在已经放弃的同学也感叹:“要是我也坚持下来就好了,真佩服你的毅力,还能继续弹下去。”我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人问过我:“你这么些年来的努力,就为了得到大家的赞赏,你好亏啊。”我回答他:“我所做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得到夸奖,我只是想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因为我,喜欢弹钢琴!”
荀况曾说过:“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图片陈简
长到十三岁,时常经历着苦与乐,但从未特别想过过何为最苦,何为最乐。毕竟人生阅历有限,认真思索了很久,觉得人生中最苦的便是干自己不喜欢的事。
这样说或许有些直白,好听一点就是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这也许跟我正处于青春期有关,但冷静一想,还是觉得这是最苦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我们也许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小时候,若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就会哇哇大哭,若干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同样,不过这对于小孩儿而言是一种无理取闹,的确,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但凡违背一点自己想法便会大哭大闹,算是一种利己主义。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是用哭泣来发泄自己心中的苦闷、不高兴,这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若放置于整个人生,我认为这就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自己非常想干,但由于客观因素不允许而自己放弃主见,这样做的人未必会感觉苦,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做法。第二,因他人而违背自己意愿,这一定是很苦的,经常会听有人评价另一个人的选择,或横加干涉,我觉得一个人的想法只要没有触碰法律、道德底线,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谈,是合理的就应该被支持。所以我觉得人生最苦便是如此了。
但我却并不认为能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是最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会有惰性,也会有一时糊涂,如果放纵欲望、惰性和糊涂去做事,只会害人害己而不会感到快乐。我觉得人生中最乐是有自己的追求、目标,对未来充满希望,做正确的事,并且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这样我们便能不畏困难,不懈努力,永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味生活的美好,超越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听到过太多有关心怀梦想而经过努力奋斗而实现的故事,过程中虽苦乐交织,但最终还是乐的。不过即使没有达到,我相信这样的人生经历也一定是宝贵的,把这种生活态度坚持下去,这也是一种快乐。
苦与乐永远都是一对,苦中夹杂着乐,乐中也自然包含着苦,能正确面对苦与乐也是一种能力吧!
图片李子喻
图片
图片
图片肖钰涵
图片
图片李益舟
我认为,人生中最苦、最难受的事情,是有人为自己难过。
有人为自己难过,不管是谁的责任,你也同样会感受到自责与难受。但凡是有点良知的人,看到别人为自己难受,都会感到无地自容。因为,他负面情绪的来源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而且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是亲密,这份自责就会让你越不好受。越是亲密,越是对你重要的人,你让他不好受的时候,你也会比他成熟更大的打击,你愚昧无知的行为让他人为你难过,这想想都不是滋味。
与之相反,当你让别人感到自豪,感到快乐的时候,那种优越感,简直无法形容。你不仅自己快乐,别人也能跟着你分一杯羹感到快乐,你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别人重视的。这样一来,自己的信心就会倍增。比如说,你考试考好了,父母得知后笑得像一朵花,你当然会觉得自己是父母的骄傲,感到快乐。再比如说,你打游戏打的好,队友夸你,你同样会觉得自己给队友带去了快乐,然后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也开心起来。而这,无非是出于你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如果,你有意让别人感到伤心,那你将会感到无比自责,也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要真是那样,你将会后悔一辈子吧。
图片冯亦康
我个人认为,人一生中最苦的事无非就是失败。
失败,也就是没有达到目标。失败后,是失落的,绝望的。尤其是经历过大挫折,那种情绪往往是久久不能释怀的。有时候,为了目标不懈地努力,最后仍是失败。这时可能有人会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失败就是失败,不论是与目标近在咫尺,都叫做失败。为了目标而努力可能并不会达到目标,但是会一步步接近目标。好比说元培项目的活动。有的小组定下了一个目标,每日不停的去为了接近这个目标而努力,但最后还是没能达成目标,与奖失之交臂。这是苦不堪言的。至于不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注定就会失败。
反过来说,胜利就是人生中最乐的事情。比如说打球,我与队友团结一心,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登上了领奖台,这种骄傲自豪,愉悦快乐的感觉都是不可名状的。胜利过后,好像连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有的人可能不看重胜负,但在我看来,活着就是为了比拼和为比拼而努力的。比拼过后,失败,吸取经验,再比拼,再胜利,这难道不是天底下最有趣的事情吗?
图片郑褀翰
对于梁启超来说,最苦与最乐当是背负着未来的责任与责任的解除;对于我来说,最苦与最乐莫过于精神与言论的限制与自由。
只要有足够的营养,一个人可以在家呆上几个月不出去都不成问题;只要不贪婪,自身的财物才会显得富余而不是有限。可是一旦你的思想受到了限制,这代表你已经被一种特定的思想所束缚,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与眼光,缺少了来自自己的见解。这就像老师只讲了某一类题的一种方法,中途不会讲解其他思路,然后再让学生们进行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脑海中便只有这一种解题思路,丝毫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时再让他们接触其他方法时,便会感到格外的反感与惶恐或是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只接收到了一种方法,没有了对比,也就被有必要去思考,自己的见解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由此可见,思想的束缚限制了我们的视野,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更限制了我们的接收能力与思考能力。
言论的自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有了思想的自由,没有言论的自由,自己的想法就不能传达给他人。这就像你迫不及待地想和你的同学分享今天遇到的趣事,却发现网络延迟十分严重,只能将这份心情埋在心里一般难受。言论的束缚,在某种意义上与思想的束缚类似,但是又十分不同,因为交谈正是一种得到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思想的自由大多是建立在获取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之上。没有言论的自由,就不能把自己有疑惑的事情与别人探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跟别人讲解,也就不能发现一些思想中的漏洞,讨论出事实,甚至是真理。
没有精神与言论的自由,就像相当于失去了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与外界的交流,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相反,有了精神与言论的自由,才可以真正算得上一个人。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最苦与最乐。
图片刘逸麟
这人间总是有最苦和最乐之分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每个人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也有不同的最苦和不同的醉了。对我而言,我觉得最苦便是亲人离世罢了,我觉得我可以去忍受那些心灵上的谴责,但是亲人的离去如果再也见不到她的话,心中可能是一种遗憾,念想也是一种好的体现,比如那个人没死,但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可能再也不会见他一面,这使当时你并不会感觉恐慌,但是你得知他永远都会见到他的时候,心里会不由自主的十分的悲伤,这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所以我最害怕我的亲人离世。
对于我而言,最乐恐怕就是在努力之后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一份小小的成功。因为人当中我觉得对于责任尽了,这也是目标完成这个最乐的一种体现,一种翻版,我觉得他们更像一种包含的关系,比如说你努力了,在学习方面上,以后工作方面上,你不管怎么样,努力后加班后,最后被提职,或者是成绩变高,都是一种完成了目标的体现,这时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开心了起来。也好,比你熬夜赶作业补笔记,虽然你睡得很少,但是你补完了,心中却会有溢涌出来,不由自得的欢喜。
这对我来说便是最苦和最乐,当然我也常常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最苦和最乐吗?在我这几天睡觉前,有时间反复的冥想下,我确认了这个答案。
图片谷香仪
人生中其实每一刻,我们都在为大大小小的目标努力着。所以,人生中的最苦与最乐,也必定从这每一次努力中来。
努力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而一种是失败。而失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渐渐败落,早早就知道自己不行;一种是毁于一旦,千百般努力后再最后关头因为一个人小小的细节而彻底失败。
在我看来,人生中最苦的事情莫过于毁于一旦。《后汉书·窦融传》中说过“百年累之,一朝毁之。”举例来说,考试时辛苦做完的数学卷子,却发现答题卡彻底涂串了;或者是台上拉小提琴,之前一切顺利却不小心在收尾时拉跑音了。这种全部努力在一个小小的错误中付之东流感受,为什么如此之苦?因为这是期待的最大落差。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事情原有的预期。而当我们为一件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眼看就要完工时,我们对其的预期累积到了最高点。这时候因为一个芝麻大点的失误,却意外导致了失败,我们就像从珠穆拉玛峰的顶尖跌入了最深处的河谷,内心的巨大反差造成了我们的极大失望。如果说当时的失望只是一时情绪的话,那从这件事所引发的后遗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不甘。这种后遗的不甘与原有的失望叠加在一起,就不是一时能够消化的了的了。这种”百年累之,一朝毁之“的期望落差,乃是人生中最苦之事。
而最乐呢?以这种逻辑来思考,就应当是“百年累之,最终成功”了。比方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攀到山顶;或者是改了八百遍的好学深思,终于通过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很高的期望得到了满足。当然,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我们付出了足够多的基础上的,因为如果我们付出的不够多,那么这种期望也不会如此之高。也许你会问,那如果我定了一些很高档的快递,拆货前期望不也很高吗?其实不然,因为如果你付出的努力不够多,你潜意识里的期望值也不会那么高,发没发现,在网上买东西最快乐的一瞬间往往是打开快递的那一刻,之后这种快乐就消失不见了。而通过自己艰苦付出而得到的成功,是一种长久的快乐。就像如果我现在回忆起两年前攀到山顶的感受,还是会觉得很快乐。因此,这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期望值送到最高,然后期望被实现的体验,乃是人生中最乐之事。
人在每一刻都在努力着,所以在每一刻都有期望,因此我们时常会经历苦与乐,这也就造成了人类的情绪波动。若论”最“,想必此类的事件中,总会出几个达到”最”级别的。我们也要学会与它们相处。【结尾实在想不出来咋写了所以十分的尴尬请谅解~】
图片邓泽舟
人生最乐的事情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在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的基础上,做自己爱干的事情,如下棋,看书等。
但是前提是要先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说的那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搞不完,也就没有什么爱好可言了。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干完的话,这时你做自己爱干的事情,你就会感到一种压力,这让你这时的心情就不是很愉悦了,而是很烦躁,要么就是不想再干做自己爱干的事情了,要不就是不想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了。这样,就不能享受爱好所带来的乐趣了。同样,若是完成自己该干的事情后一天就结束了,那就会显得太枯燥乏味了。所以,我觉得人生最乐的事情就是在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的基础上,做自己爱干的事情,这样虽然累了一天,也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不过,如果把爱好看得太重也不好。除非你想把它当成你的职业,不然就要把自己该完成的事情放在首位,一切都要把该做的放在前面,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应该以学习为主,不可以让其它的业余兴趣爱好喧宾夺主。
所谓事情都有两面性,有最乐,自然也有最苦。在我看来就是做完该完成的事情的时候很累,但却没有什么事情让我们放松,只能学习,这才是人生最苦的事情。比如,如果你好不容易考了一个满分,本想庆祝一下,但是你又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于是你只能继续学习。那这样就会容易打击到你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动力,人生就会变得很无趣,这样的话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图片赵柏雯
人生有苦也有乐。然而,何为最苦,何为最乐?梁启超先生认为最乐不过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反之没有尽责则是最苦。而我,或许与广大的学生一样,都认为最乐的是当自己有目标时,若没有目标,过的每一天都是最苦。
有目标时是最乐的。因为自己心中有目标,那么我就会去奋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汗水换取劳动成果或是一个小小的成功。虽然奋斗时的汗水很苦,但收获的那一刻却像蜜一样甜。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心中的目标。自己有目标好比会自动产生能量的发动机,无时不刻地在我心中运转着,从而一步步走进梦想中的那个终点。它无需借助任何外力,同时也是最奏效的。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在学期开始时,我会给自己定上许许多多的目标。最远大的也不过是在期中、期末等大考中取得好成绩,而细小的可以是每天写多少题,每周读完一本课外书……而目标也不仅是关于学习,亦可为其他生活或运动方面。如多交几个新朋友,每天坚持作文、坚持跑步……总之,目标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有目标岂不为最乐?
虽说有目标很快乐,但目标千万不要订的不切实际。若一个小孩儿整天幻想着去打小怪兽,给自己订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怎么会快乐?空洞的目标和没有目标本质都是一样的,看似十分快乐,实则根本不存在。如果一个人幻想着不切实际,而忽略了眼前,或是没有目标和希望,那么前方的路则是灰暗的,没有灯塔的船最终都会迷失,得到最苦的结果。
无论是苦还是乐都由自己来决定,我们或许会在有时迷失,但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即会有“乐”的体验,反之就是“苦”。生活是苦乐交织的,没有最苦哪有最乐呢?
图片杨雯宇
我觉得人生最苦的事情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写不出学习中的难题。而是在生活中迷迷茫茫没有目标和斗志。整天昏昏沉沉、度日如年。人没有了目标和斗志,那也许他会对人生失去希望,甚至是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如果对于心有不甘的平凡人来说,没有目标和斗志,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来完成这个过程,那怎么来的结果。目标就是我们的追求,斗志就是我奋进的动力。没有准确的目标就好比这样。做什么事都没有效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大海中失去罗盘的船,只能在茫茫的大海中漂泊。不仅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坠入无尽的深渊。
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天都充满斗志,充满活力,制定目标完成目标。每天都为这个事情而奋斗着。而且完成目标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要不断地上每一层成长的阶梯才能感受到最后实现自己制定目标的成就感。和快乐我觉得人就应该不断制定目标和完成目标这样才能感悟人生的快乐。体验过程的美好。人生就像走路,有了目标才有奔头,这个目标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一个大目标可以分成许多小目标,我们才能感觉前途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可以达到的.
范文二:思路严谨,为人信服
——论《最苦与最乐》之写作思路
今日,我读了《最苦与最乐》,不得不惊叹梁启超先生思路之严谨。下面,我来对此进行分析。
先从题目说起。题目乃是人们读文章的起点,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文章的钥匙。
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苦”与“乐”,这也是文章的主要论述内容。
既然文章围绕着“苦”与“乐”,那么哪几个自然段写“苦”,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乐”呢?
快速浏览全文,便会发现,开篇第一自然段就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段末给出答案:“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通过设问,诠释了梁启超对苦的看法。
再看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即问:“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段末给出答案:“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也是通过设问,诠释了梁启超对乐的看法。
“乐”就是第四自然段的开始。但是,同学们请注意,5、6自然段并没有像论述苦一样论述乐,而是转换了话题。因此说,前面1、2、3自然段就写的是最苦;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就写的是最乐。
第5和第6段写的是什么呢?是通过反驳他人的认知做了更深一步的论述。逐一说来。
第5自然段写“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作者用了孟子的名言强调“忧”。这看似与“苦”和“乐”没有关系,实则不然。君子为何忧?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但君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你看,貌似是宕开一笔,却又仍然和苦乐相关,且把两者密切相连——君子圣贤的苦中有真乐。
第6自然段写“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就触及到了论述的核心问题:既然有责任这么苦,那么我们缷去责任不就好了嘛。那么,这种卸责的说法成立吗?显然不行。责任要解除才能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大责任得大快乐,小责任得小快乐,缷责便倒是自投苦海了。
如此看来,末尾两段是通过驳倒他人观点来再次印证自己观点的。
纵观全文,前面的1、2、3、4自然段,作者是不是直接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叫做证已。第5、6段,作者是不是树立敌人又打倒敌人从而增强了自己观点的可信度?这就叫驳他。这就是先证已再驳他。
由此可见,此文是思路严谨、结构清晰啊。
其实,不仅是全文的层次之间是如此,仅是第一层的三个自然段之间也是如此。
第1自然段,作者列举了旁人眼中的苦,而到最后都一一驳倒了。而第2自然段,是进一步对第一自然段的各个观点进行证明:贫不苦,失意不苦,老病死不苦,唯有责任如重担压在肩头才是最苦。
第3段,承接第二段末尾的“逃躲”,写起了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是难以逃脱的。我们又发现,这范围一次次扩大:对于一个人,进而是家庭、社会、国家,最后又回归到自己。像下面这个图自己就是圆心,渐渐扩大,最后又回到了自身。段末又与贫、病、老等苦痛做了比较,再次论证肩负责任方是最苦。
哎呀,你看,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是不是写得滴水不漏?所以说,同学们,请记住两点:
1、 议论文可证已并驳他。
2、 议论文要思路严谨,结构清晰,逐层推进。
学会这两点,相信你也可以写出思维缜密、滴水不漏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