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能够看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雕刻出人们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你就能理解他们只是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和体系。
油嘴滑舌、七个老婆的韦小宝肯定是家喻户晓了。周星驰版本的《鹿鼎记》则是更是最为传神的诠释了什么是:我没读过书,但我照样玩转世界。连金庸老先生都说他是最符合原著形象的。
作为周星驰保护协会成员,本兔也在数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将此片看了不下一遍。刷到今天,本兔有个意外的收获!周星驰赋予韦小宝的,远不止粗俗搞笑、情商高超那么简单!原来他不仅有勇有谋,异于常人,而且心思缜密,丝毫不亚于《琅琊榜》中的梅长苏。那些粗俗搞笑,做作夸张,通通都是假象!
从妓院里走出来的韦爵爷明白,没有人会看得起一个文盲的远大理想,更何况他的理想还是走向政治权力的中心。他也知道别人怎么看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样才能走的更远!
于是他选择迎合人们心目中的文盲形象,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侠肝义胆通通隐藏在油嘴滑舌、卖乖认怂的表象中。
在韦小宝第一次遇见陈近南时,丽春院被官兵硬闯,陈近南身陷重围。
丝毫不会武功的韦小宝冒着危险救出陈近南,而后又出人意料的带陈近南钻狗洞,逃脱追兵。
韦小宝第一次见到陈近南就已经展示了自己过人的勇气和才华了,但是紧接着被陈近南带回天地会后,他却捂着眼睛不敢杀鸡?Eexcuse me?
连拿着真刀真枪的官兵都不怕,这会儿竟然怂的连鸡都不敢杀了?非也。这其实是演给天地会的其他成员看的。
只有当人们有了共同的槽点,才能迅速结起联盟。
天地会是个民间组织,其成员特征:素质参差不齐,善于推诿。
证据有三:能组织起刺杀鳌拜的行动,还能引起鳌拜注意,说明实力不可小觑,敢死队还是有的。
不过陈近南自己也跟韦小宝说,识字的都去朝廷当官了,能用的都是蠢一点的人。可见大家的素质都不太高。
在天地会开会时,陈近南问起谁愿意去执行任务,所有人都迅速拒绝了,可见这个团队很擅长推诿。大多数都是得过且过之徒。
这样的民间组织更像是一个志愿者队伍,除了有勇无谋的敢死队,大多数人都只是想蹭蹭这个旗号,谁也不想真心为这里服务。还想让我出生入死?你养我那一家老小?
所以韦小宝装做害怕杀生,又装作极不情愿的接受任务,是因为这个团队不会容纳积极上进的人。枪打出头鸟,刚刚加入团队韦小宝必须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才会乐意接纳他。所以装怂只是一个策略。
韦小宝“被迫”去偷四十二章经后,陈近南将其带进室内,要在他的脚底板刻字,刻完第一只脚后,韦小宝竟然因为怕疼拒绝了?
他怕疼吗?在妓院说书的时候,韦小宝的椅子高的上天,经常被人踢翻摔下来。摔来摔去,他还是要坐在天上说,可见压根不怕疼。
他这样做是因为虽然崇拜陈近南,但对陈近南的组织持有保留意见。
陈近南的组织口号是“反清复明”。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口号,一个朝代的覆灭,不仅仅是外因,还有内部的腐朽,所以反清难,复明更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将这种立场明显的口号留在脚底,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自然是该拒绝。但是他不能直接说出来呀,他毕竟还是十分崇拜且尊敬陈近南的。
所以这里韦小宝装作怕疼,其实隐藏着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韦小宝的表达能力一流,搁今天绝对会是个屡创佳绩的自媒体人。
韦小宝是个说书人,他说书时往往坐在高高垒起的椅子上,夺人眼球。说出来的内容往往夸张低俗,但是引人入胜,再加上他还会不断和听众互动,调节现场气氛,以至于非常受欢迎,连妓院老板都觉得他这样会耽误客人招妓。
没有任何一种内容的受欢迎是偶然的,这世间多少人说书,哪里有人说书时像韦小宝一样坐在高高垒起的椅子上的吗?看似浮夸,但是这新颖的形式却是韦小宝受欢迎的第一要素。
韦小宝在片中两次说书,一次是在妓院说给观众听,另一次是说给海大富听,用词粗俗,动作浮夸,因为韦小宝很懂得迎合听众的猎奇心理,不是他想这么说,而是他知道听众想听到什么。从他和听众互动就可以看出,他应变能力极强,绝不仅是浮夸搞笑之辈。
而且,韦小宝说书的内容,并不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这类虚构的故事。他说的全是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尤其是第二次给海大富说的,就是刚刚经历过的事情啊,日记里的流水账到了韦小宝嘴里就变的夸张有意思,说故事的能力那是非比寻常!
这样的说书经历使得韦小宝不仅深谙传播套路,更是能将天下形势,名人事迹深入浅出的说给听众。简直完美诠释自媒体人的自我修养。
机智的韦小宝在第一次遇到建宁时,却像个傻子。
虽然建宁再三暗示(“连我都不认识,你新来的?”暗示自己是宫内的大人物。“你认为我是先生?”暗示自己是女人。)但韦小宝仍然说她是个太监。
是他傻吗?才不是呢。是因为女人喜欢有趣的误解啊,更何况是非常贪玩的建宁。接着建宁边跑边喊“哥哥,哥哥”再把韦小宝带到御书房。韦小宝,这个职业说书人,难道不知道满清唯一可以穿黄衣服的人是皇上吗?此时建宁和皇上的身份已经一目了然。但他依然选择了不知道。
为什么呀?你想想,如果他什么都知道,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太监,看到皇上公主就扑通跪地,谁要跟他玩啊,皇上公主也会按照规矩,把这个小可怜给打发走。这样的太监满皇宫都是,不缺他一个。想要给皇上留下深刻印象,必须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此时的装傻不是傻,而是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但是玩一次就够了,既然皇上对他已经颇有好感,就没必要继续装了,毕竟韦小宝的追求不仅仅是做个陪皇帝玩耍的小太监。所以韦小宝使出穿心龙爪手,抓住皇上的宝贝,然后借机假装认出眼前人是皇上。
为什么说是假装认出呢?你想想,如果眼前人真的是个太监,那就没有宝贝,他就不需要使出这招猴子偷桃。能使这招的前提是,他知道这个人不是太监。哈哈哈心机boy。
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韦小宝就会卸下全部武装,挺身而出,就像他冒死救陈近南一样。
在鳌拜气焰正盛,已经不经过康熙同意就当着康熙的面草拟诏书时,韦小宝忽然从桌子底下窜出来,直面鳌拜。
这可是鳌拜啊!连皇帝看见鳌拜都要结巴!群臣被他看一眼就跪地不起的鳌拜啊!!你以为韦小宝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才这么大胆吗?才不是,躲在桌子底下时,韦小宝就轻声问建宁“这就是鳌拜?”可见韦小宝之前就知道鳌拜其人,只是一直没机会看到真人罢了。
他和鳌拜的这一段谈话精彩至极,看似胡搅蛮缠,实际恰到好处。不断提醒鳌拜注意君臣之礼,使得鳌拜根本无力还击。
从妓院说书,到为皇帝谋事,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并非侥幸和偶然。韦小宝的装傻充愣,都是为了隐藏实力,在关键时刻却超常发挥。正是凭借这样出彩的能力,一个大字不识的韦小宝,最终进阶为韦爵爷。
电影更加缜密的地方在于,并没有让这样心思缜密的韦小宝横空出世,而是细细讲述了韦小宝的成长环境。
他从小在丽春院长大。
丽春院是什么地方?妓院。进出妓院没有门槛,所以自古就是卧虎藏龙之地。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就有这样的评价。
去青楼的人身份复杂,有疲于权力斗争,泡在青楼装疯卖傻的;有郁郁不得志,藏身青楼自暴自弃的,真假善恶,人性百态,都囊括其中。连皇帝和七位旗主、江湖名士陈近南都要来丽春院,可以看出丽春院还位于政治中心,那就不仅仅是卧虎藏龙,往来更是非富即贵。觥筹交错之间的闲谈都可能是朝中大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韦小宝,虽然洞悉世事,擅于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却深藏不露不足为奇。
当你能够看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雕刻出人们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你就能理解他们只是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和体系。所以千万不要小瞧别人哟,尤其是韦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