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徐老师发表了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句子类考题,很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确实,进入三年级后,句子类题难度的大提升,成为最拉分的题型之一,但是好在句子类型考题题型集中,想会做,只要舍得下功夫练就行。
第二单元重点句子类考点:
一、比喻句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4、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仿写:长长的柳枝像小姐姐长长的发辫,荡呀荡呀,荡来了春天的温暖。
红红的高粱像一支支火把,照啊照啊,照来了丰收的喜悦。
5、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要想学会判断并仿写比喻句,首先要了解比喻句的概念及作用。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将抽象的、难理解的某些事物或某些事物的特点用浅显、具体、更易理解和想象的事物来代替,起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某一事物及特点的作用。
因此,一般比喻句有三要素,分别是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事物,喻体就是比作成的事物,比喻词就是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如“像、好像、好比、仿佛、如同、变成、是、真像、像……似的、成了等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比喻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比喻词由“像”“似”等连接而成的比喻句。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2、暗喻的比喻词是由“是、成了、变成、如同、成为、变成”等连接而成的比喻句,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3、借喻是仅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一阵风吹来,把天上的小绵羊赶走了。“这里把“云”比作“小绵羊”,而云和比喻词并没有出现。
有些同学在判断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时,往往一看到比喻词“像”“好像”“像……似的”等就认为此句是比喻句,实际上,判断是否是比喻句根本的要看:此句中有没有本体和喻体,而且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两者有相似点。
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一样高。”此句虽然由“像”连接,但“他”和“他爸爸”是同为人类,只是相互比较,并非比喻。
而“他的脸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这句则把“脸”比作“熟透的苹果”,“脸”和“苹果”是不同性质的事物,而且两者的共同点是“红”,因此比喻句成立。
了解了比喻句的涵义、特点及作用后,我们仿写起比喻句来就比较简单了。首先要确定好不同性质且有相似特点的两种事物,再用合适的比喻词将其连接。
例如:大象的耳朵就像两把大扇子,四条粗壮的腿就像四根柱子,那宽厚的身子就像一堵墙。
句中将“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将“大象的腿”比作“柱子”,将“大象宽厚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我们不难看出本体和喻体都是不同性质且具有相似特点的两种事物。
因此,当同学们遇到仿写比喻句的题目,只要找出与本体不同性质但却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来进行比喻即可。
二、拟人句
1、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仿写:春天带着温暖和慈爱,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把沉睡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们叫醒了。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中频频点头。
仿写:五颜六色的野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
美丽的鸟儿在枝头跳着欢快的舞。
3、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仿写:春天的雨,唱起了起床的歌,它唤醒大家,春天已经来了。
4、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吱吱”,是和阳台告别的歌声。
拟人句概念和作用
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简单来说就是把非人的事物当人来写,让其具备人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思想情感,起到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一事物的某些特点的作用,同时令文章读来生动有趣。
如:小鸟在枝头唱歌。
花草随着风儿舞蹈。
早晨,阳光爬上窗台,笑眯眯地看着我。
仿写拟人句时,要注意不能加“好像”一词。
例如:“小鸟好像在枝头唱歌。”此句加了“好像”一词,就变成了作者的想法,而不是将小鸟当人来写,所以不能叫拟人句。
三、排比句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仿写:秋天的美,在高远的蓝天上,在轻盈的云朵上,在每一片斑斓的落叶里,在每一颗香甜的果实里。
排比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似或相同,结构相似或相同、语气相同的句子组成。常见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是……是……是……”等。
如: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说说笑笑,热闹极了。
秋天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串丰收的笑语,是一首欢快的歌谣。
总之,仿写句子类题型之所以有难度,一方面考查孩子对句中修辞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孩子组织语言,运用文字的能力,考点虽然集中,但要想写好全靠强化练习,多做一些这样的题,不仅可以提高句子类得分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