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应该是中性词。
自知之明的意思是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出自《老子·二十三章》,不含褒贬感情色彩。
前些日子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提起来,人好像很容易不知不觉当中活在被期待、被依靠、被希望当中,老师说,“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需要智慧”。最近一直在琢磨什么叫做“自知之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原来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要想真正做到,确实需要智慧。
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都曾经遇到过类似这样的场景:语重心长地跟子女或是晚辈讲道理“人要有自知之明”;或者奋力追求一个目标却无果的时候,看似释然又带着挫败感地跟自己讲“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又或者没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或承担一个事情的时候,给自己找个理由“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再或者,争强好胜的人有时候会避讳讲这四个字,认为那样没有志气或者不够努力;……。
从修行的角度讲,到底有没有自知之明,其实是个实相,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跟能力高低、道德水平的高下、好人还是坏人的评价没有本质的关系,但凡是做不到“有自知之明”的人,会在人生选择或者行为上有几种常见的表现:
第一种情况,追求超越自己能力和阶段的目标,通常是在社会大众心里面意味着有能力、有地位、被人羡慕的目标。基于结果试图寻求捷径和机会主义,得之,欣喜若狂,不得,则终日焦虑。
第二种情况,承担超越自己承受力的责任,看不得他人受苦,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尤其是身边亲朋好友的需要。总觉得如果自己能再努力一点,就能帮助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身心疲惫。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硬撑着,要么开始本能地回避,并在回避的同时心怀愧疚。
第三种情况,成为不负众望的人。因为有能力和负责任,渐渐成为被大家看好和期待的人。因为怕对不起别人的信任,怕让别人失望,尤其是自己在乎的和让自己尊敬的人,于是不知不觉中为了不负众望而努力,却挡不住内心的沉重负荷感,偶尔“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疑惑感。
第四种情况,做自己心目当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希望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我,而这个我,跟真实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多半是不一致的。又或者即便是短期内一致了,也会在变化中出现差异。问题是,即使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期望,自己想要成为的我,也未必是真实的我。心目中的我的标准,或许是受到某个人或者某段经历的影响,或许是来源于更长周期(累世)影响所带来的、这一世天生的偏好与性格,藏在更深的心灵假设里。
第五种情况,以为“懂了就是了”。明白了就以为可以做到了,一次做到了就以为可以一直做到了,看见了就以为是了,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出现、却最不容易觉察的一种风险,修行人也不例外。比如,一个人即使见了性,也不一定是稳定的,很可能跟当时所在的场有关系,如果见地不清晰,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场,仍然有可能多次反复。同时,见性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见性意味着悟后起修才刚刚开始,从有染的管道变成无染的管道,需要大量的功夫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时候,基于给自己贴的标签而设想一个标准去反向要求自己,都是错的。
……
从结果的呈现来看,无论是焦虑纠结,还是压力重重,还是各种憋屈和郁郁不得志;无论是外在的矛盾,还是内心的斗争,或者外在看起来各种风光与从容,心里面习惯性地用道理对自己强势镇压,“成大事的人就得是这样的”、“谁的生活都是这样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是隐藏不了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呢?实际上这是个程度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知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对“我是谁”,“生老病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终极问题的证达的阶段,也就是我们的主体的参照系的位置,我们看到生命实相的究竟程度。这是一个长期而有趣的过程,一个一辈子学无止境的过程。随着我们修行的进步,觉察力的提升,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会不断变化,层层深入。这也正是为什么说“自知之明需要智慧”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的原因所在。
进一步讲,怎么样才能走上“自我认知”的正确道路并且能够加速进程呢?就原理和方法而言,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努力。
首先,知内而知外。知的方向需要“由外及内”转向“由内及外”。通常而言,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完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我们自己本身就具备对环境天然的探测功能。而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身心都越来越不敏感,在不断训练大脑功能的同时,其他的能力反而受到抑制,那么即便大脑再强大,也始终会局限在逻辑和二元假设的范围之内,并且屏蔽掉了时空以外更大范围的所有可能性。所谓的一叶知秋,也只会是偶尔的灵光乍现,不可能持续。事实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建立在对生命认知的基础上,对生命的认知建立在对自己身心认知的基础上。先知内、让自己内外一致,“宁肯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知内才可能真正知外。
其次,知深而知浅。当我们把注意力和努力放在内部、认知自己的时候,需要在加强对自己身心敏感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觉察力。因为不再用外在的标准压制自己而对“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感受更加敏感,对身体“哪个地方不舒服,哪个地方有点堵”开始变得清晰,但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这些相对浅层感受或者状态的体认中,更不能一直拿着这些感受或者状态。所谓“在状态”,不仅仅只是为了“在状态”,还要“有所觉”,而觉的方法是“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不是客体,也不是过程。因此,“知”的过程是层层深入的过程,是透过客体体认主体的过程。就主体的参照系而言,知深以后自然就会知浅。
最后,知因而知果。要想有效地练习觉察力,通常不是看到“果”以后,因为对“果”不满意,而试图去对抗或者解决这个“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进步,这样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比如,实修交流的时候,有师兄会讲“我就是没有感觉”。对于这个没感觉,不是在当下起一个“我”,使劲去找所谓的感觉,甚至很快又开始去想“感觉应该发生在什么位置?”“感觉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之类的问题,越找越找不着。事实上,“没感觉”本身就是个实相,因为觉察力还不够,所以没有感觉。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老老实实地继续做功夫,全身心地投入操作,放松的时候,越是不经意间,越容易有感觉。
再比如,当我们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一旦我们试图去听懂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有了这个试图,反而就听不懂了,然后又去琢磨,“为什么听不懂?”,那就更不可能听懂。相反地,放下“试图”,全然的放松,只是跟着老师,用心去听,听着听着,忽然就觉得明白了。因为所谓的懂,不是要明白语言本身的意思,每一个字、每一句的意思,而是心里明白了,是一种内在的明白。修行重在“因”上做功夫,而不能把因果混为一谈。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明智,明往往在智的前面,对自己无明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持续了解自己的过程,不仅有趣,并且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