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念pi还是念pei怎么读 曹丕的丕字是什么意思

曹丕念pi还是念pei

pī,声母p,韵母i,声调一声。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

丕”字是什么意思?

丕:【pi

释义:

原意为人名中使用,字辈排行,为老大。

出处:

汉语汉字,出自《说文》:“丕,大也。”《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

拓展资料

魏文帝曹丕,一个政治上坚强有力,生活中极富情趣的男人。

喜欢吃水果,就是曹丕日常生活的小情趣之一。

曹丕其实并不掩饰他对水果的喜爱,他在《夏日诗》中描绘了他在炎热的暑期宴请宾客的场景:“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旁。”

在曹丕的宴席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之旁,必须摆放着不可缺少的佐餐水果。

水果在古代是奢侈品,小康以上生活水平的家庭才能经常吃得起水果。而且,现代我们常见常吃的水果有很多是从外国传来的,在三国时期,水果的种类与现在相比来说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在这些有限种类的水果中,曹丕最喜欢吃的是哪种呢?

蒲萄(葡萄)

 

曹丕生前并未编撰自己的诗文集。

直至明朝,学者张溥才将《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古籍汇编、引用曹丕的诗文编撰成二卷,名为《魏文帝集》,这是曹丕身后对其著作的首次全面整理编辑,意义重大,但漏辑、错辑的地方较多。清代学者严可均曾编辑规模浩大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其中有《魏文帝》五卷,严可均编辑的质量比张溥高,但只有文,没有诗。今人贵州师范学院教授易健贤,在古人基础上整理编辑《魏文帝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纠正了许多错误,并进行了题解和注译,是目前规模最全、质量最高的曹丕诗文集。

 

《魏文帝集》载《艺文类聚》等书曾引用曹丕的一段话:“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蒲萄说。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䣺,脆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檗,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这里的“蒲萄”即葡萄,也写为“蒲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西亚、北非地区,早在七千多年前,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葡萄。中国先秦时期没有种植葡萄,汉武帝征服大宛国后,葡萄才开始引进中原地区种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明确记录的自异域引进的果树品种。

在夏秋之际,尚有余暑时,曹丕大醉一夜醒来,命人从葡萄架上摘来几串葡萄,不用洗,就着露水就吃了,甜而不腻,脆而不酸,口味清凉而不会使人体发寒,果汁丰富还有回甘,既能解渴,又能轻松惬意地扫除一切烦恼,吃得曹丕几乎停不下来。

葡萄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酿酒。《图书集成·食货典》载“有献西凉州葡萄酒十斛于张让者,立拜凉州刺史”。根据这一记载,在曹丕所生活的汉末三国时期,已经有人在酿制葡萄酒,但还不是很普及,献给大宦官张让十斛葡萄酒,就能立即得到凉州刺史的官职,可见这时葡萄酒是十分珍贵的超级奢侈品。即使是曹丕这样的达官贵人,也只是偶尔才能喝上几杯葡萄酒。曹丕对葡萄酒是真爱,他认为葡萄酒比白酒甜,容易醉也容易醒,光是说起来就已经让人流口水了,更何况是亲口品尝!

曹丕最爱的水果TOP1,毫无疑问就是葡萄了。这可是曹丕自己说的:“其他的水果,哪里还有能够和葡萄相比的呢?”

时代略晚于曹丕的钟会也喜欢吃葡萄。

钟会曾写过《蒲萄赋》,他说:“余植蒲萄于堂前,嘉而赋之,命荀勖并作。”原来钟会自己在家种葡萄,他写了一篇《蒲萄赋》,感觉自己萌萌哒,于是让荀勖也写一首《蒲萄赋》来看看(荀勖父亲早亡,他从小寄养在外叔公钟繇家里)。

寄人篱下的荀勖想必没少受钟会的欺负,但他少年老成,自然不会去抢钟会的风头,他胡乱拼凑了几行字,拿给钟会一看,与钟会写的相去甚远,钟会看了得意洋洋地摇摇头:“哈哈,你看看我写的!”说着,他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起来:

“美乾道之广覆兮,佳阳泽之至淳。览遐方之殊伟兮,无斯果之独珍,托灵根于玄圃,植昆山之高垠。绿叶蓊郁,暧若重阴翳义和。秀房陆离,混若紫英乘素波。仰承甘液之灵露,下歙丰润于醴泉。总众和之淑美,体至气于自然。珍味允备,与物无俦,清浊外畅,甘旨内遒。滋泽膏润,入口散流。”

这些华丽而夸张的辞藻,表明钟会对葡萄的爱更甚于曹丕。具体就不一句句翻译了,以免又有读者盆友说我写得太长。

 

 

《魏文帝集》还载有曹丕所写的一句佚文:“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释渴。”

真定即常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是赵云的老家,在汉魏时期是梨的产地。梨的种类很多,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中国是亚洲梨属植物的原产地之一,河南、河北、山东、江苏都是传统的梨产地。曹丕将真定所产之梨称为“御梨”,表明曹魏在真定县设有皇家御用的果园。

曹丕说的真定御梨,个头像拳头一样大,可能是圆黄梨。圆黄梨像蜂蜜一样甜,像菱角一样脆,和葡萄一样具有解烦释渴的作用。曹丕对梨的赞美显然没有葡萄那么热烈,可能是因为在富有天下的曹丕看来,梨不如葡萄珍贵,国产不如进口,中国人至少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个倾向了。但确定无疑的是,梨也是曹丕爱吃的水果之一。

东汉末年还有“孔融让梨”的著名故事,孔融的父亲孔宙曾经当过比二千石的泰山郡都尉,家庭条件较好,吃得起梨也很正常。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而得到赞扬,说明当时人还是把梨看得比较珍贵的。

龙眼、荔枝、枣

 

《魏文帝集》还载有一篇名为《与群臣诏》的佚文:“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今以荔枝赐将吏,噬之则知其味薄矣,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

作为一份下发给群臣的诏书,内容却大谈龙眼、荔枝和葡萄、枣哪个好吃,这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了证明荔枝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曹丕还将荔枝分发给文武将吏,让大家都亲自体验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曹丕究竟在搞什么鬼?

我想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孙权对曹魏称臣后,进贡了一大批南方产的奇珍异宝,其中就有龙眼和荔枝。但是曹丕坚决抵制吴货,他特地下发一道诏书,告诫群臣,吴国的龙眼、荔枝,并不好吃,比起我们魏国的葡萄来差得远了,现在我把荔枝赏给你们,你们尝一下就知道荔枝是多么不好吃了。荔枝是吴国的支柱产业,但吴国经济体量小,人口少,消费能力差,吴国的荔枝80%以上是卖给魏国人的,只要我们魏国人一年不吃吴国的荔枝,吴国经济就算不崩溃也要倒退十年。作为泱泱大魏的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做到不买吴货,不吃吴国荔枝,要知道,今天你买一斤荔枝来吃,换来的是明天吴国军队射向你和你家人的十支箭!

其实荔枝还是很好吃的,味道并不亚于葡萄。曹丕认为荔枝不好吃,除了个人好恶以外,还有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原因:荔枝采摘后的保鲜期很短,常温下三五天就变色变味了,而按照三国时期的交通技术条件,荔枝从长江以南运到洛阳,一般需要三个月以上,不论怎么快马驿传,也总得要一两个月吧。这样折腾下来,荔枝送到曹丕手上,早就不新鲜了,当然也就不好吃了。

曹丕还认为,吴国产的枣也不如魏国的枣好吃,最好吃的枣是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的御枣。原来山西也有曹丕的御果园,曹丕到底是有多么爱吃水果!

《魏文帝集》还载有曹丕的一句佚文:“饮食一物,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时有甜耳。”

因为就只有这一句话,没头没尾的,不知道曹丕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猜大概橘子也是曹丕抵制吴货的牺牲品,他嫌弃产自吴国的橘子太酸,咬一口牙齿都要酸掉了,只是偶尔吃到几个甜的。但从“时有甜耳”这句话来看,曹丕其实还是经常吃橘子的,否则怎么能吃到偶尔出现的几个甜橘子呢?看来曹丕嘴里说不好吃,其实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

橘子原产于江南、华南地区,在三国时期是比较珍贵的。三国时有“陆绩怀橘”的故事,陆绩六岁时曾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以各种珍果款待他,在陆绩告辞拜别袁术时,三个橘子从怀里掉了出来,陆绩解释说橘子太好吃,想拿几个回家孝敬母亲,得到袁术赞扬。袁术是讲排场、爱面子的人,他拿来待客的东西,必是珍品。而陆绩怀藏橘子回家孝敬母亲,说明作为江东世家大族子弟的陆绩,家里也没有橘子,只能从袁术这里偷几个回去给家人吃,亦可见当时橘子之珍贵。

甜瓜、李子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魏略》载有曹丕《与吴质书》,曹丕十分怀念与吴质“驰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的日子,眼下“天气和暧,众果具繁”,但两人却分别天各一方(当时曹丕率军驻扎孟津,在河南,吴质为元城令,在河北,两地相距不算远,但无事不能擅离),不能相见,感慨万千。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曹丕在和吴质游玩的时候,水果总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曹丕才会在“天气和暧,众果具繁”的时节想念吴质。当时没有冰箱,他俩就把甜瓜和李子沉到冰冷的泉水里,让泉水的清凉渗入瓜果中,应该也是比较奢侈的吃法了。

 

芉蔗(甘蔗)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曹丕《自叙》,记载了曹丕自述的一则轶事:“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常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芉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勦,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原来曹丕是大隐隐于朝的武林高手,他曾跟河南名师史阿学习剑法,深得真传。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一起喝酒,几个油腻中年男喝到嗨处,一边嚼着甘蔗,一边谈论起剑法来。

刘勋说:“邓将军不但剑法高明,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在下佩服!”

曹丕摇头道:“No、no、no,你们的剑法都不对,以前我学的,那才是真正的剑法。”

邓展不服气:“既然陛下有兴致,我向您讨教几招,如何?”

曹丕说:“好!今天大家高兴,我给大家露两手。咱也别用真剑,就用手里的甘蔗来比划比划,点到为止。”

邓展也说:“如此甚好!”

两人各自手持一截甘蔗就比划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三次击中邓展的手臂,众人都大笑起来。

邓展还是不服:“我喝多了,头有点晕,刚才的不算数,再来一个回合,我要放大招了!”

曹丕道:“我的剑法,属于急攻快打的一路,你很难瞄准我的头部,唯有运剑的手臂是个命门,你要攻就攻我的手臂。”

邓展道:“好!再来!”

话音未落,邓展已舞动甘蔗攻向曹丕,曹丕知道他是想以快打快,故意做出一个右手向纵深进击的动作,果然,邓展将手中的甘蔗顺势指向曹丕的右肩。眼看曹丕就要被击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曹丕步法一变,右手翻飞,一截甘蔗回身横扫,“嘭”的一声击在邓展的额头上。

“哇!”众人都吃惊得站起身来。

邓展也哑口无言,愣在当场,仿佛不能相信自己已经输了。

这时,曹丕已经回到座位上,他一边嚼着手中的甘蔗,把嚼过的甘蔗渣吐在地上,一边笑着对邓展说:“怎么样?我劝邓将军还是抛弃故技,来学学我的剑法吧。”

于是“一座尽欢”,众人再次大笑起来,邓展也翘着大拇指对曹丕说:“高!实在是高!领导高明,是在下输了!”

话又说回来,号称“通晓五兵”、又能“空手入白刃”的邓展,剑法真的不如在河南学过几天的曹丕?我看未必。奋威将军邓展,他的马屁术的水平,恐怕更在其剑术之上。拍马屁是门技术活,不得其法,拍在马腿上,效果只能适得其反。邓展的马屁,不但拍得秋水无痕,让领导丝毫也感觉不到他是在拍马屁,而且在无形之中带着领导深深入戏,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这个马屁,拍得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中华上下五千年,能把甘蔗吃得这么荡气回肠的,我只服曹丕和邓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