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修筑历史?
天安门的历史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它是紫禁城的正门。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与“受命于天”之意。当年承天门只是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楼正中悬有“承天之门”的匾额。此楼于1451年毁于火,1465年又重建,明未时复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式样,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城楼最下面是两千余平方米白玉石须弥座,座上是高10米的红色墩台,墩台的砖每块重达48斤。墩台上面就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了。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数字,是取登帝位者则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
天安门城楼,从前是帝王颁发诏书和举行大典的地方,诸如新皇帝即位,册立皇后等都在城楼内举行,以昭告天下。但含有极大讽刺意味的是,在天安门城楼颁布的最后一道诏书,却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皇太后颁布的溥仪退位诏。
天安门是皇帝出入宫禁的必经之路,倘皇帝“御驾亲征”,这时就要在天安站前祭路,祈求神灵佑护。每逢派大将出征,皇帝就亲临城楼,举行送行仪式。
一百年来,天安门也和中国人民一样,受尽了欺凌与侮辱。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天安门城楼曾被炮轰,有三颗未炸的炮弹嵌在城楼西边的木梁上。天安门也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时爆发的。1919年5月4日,几千学生在这里集会,反对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汹涌澎湃的浪潮很快就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此后的“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也是和天安门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延伸阅读
天安门的来历?
天安门是我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它始建于公元1417年,设计者是明代著名设计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旨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结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
天安门是谁建设的?
明成祖朱棣
1.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距今591年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因此天安门修建是在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
2.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天安门是谁起的名字?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匠师蒯祥,他经过4年努力,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这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明末,承天门又被焚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于是从此以后“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天安门难忘的事?
我个人觉得,天安门难忘的事就是在天安门广场前面看升国旗仪式,还记得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这种感觉是非常令人难以忘怀的。
北京天安门是谁建设的?
天安门的真实建造者说出来你绝不会相信,他便是蔡信。蔡信是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所以在建造故宫的时候,他被招入宫中成为了总设计师。但由于年纪大了,所以故宫的一些相关建造工程,包括天安门城楼的工程都交给了毛头小子蒯祥。
于是乎传来传去,最后蒯祥倒成了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但在古代,年纪资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皇帝怎么可能让他来主持修建故宫,所以总设计师另有其人,他便是蔡信。
关于天安城门的由来?
天安门是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 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始建于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蒯祥。明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蒯祥奉 旨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叫做承天门,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明末战乱中,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 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 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天安门是谁建的?哪年建的?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天安门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时期,天安门到大清门(明朝成大明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米的T字型宫廷广场,其东、西两次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国家主要统治机构六部及各院即设在此。这里是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1949年后,天安门进行过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两次整修规模较庞大。1988年,城楼开始收费,对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