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的故事50字(哥白尼的故事100字)

哥白尼的故事?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是这样的,因为哥白尼舅舅就是一位相信真理的人,擅长多个领域的内容,于是哥白尼从小受到了舅舅影响,在哥白尼长大一点后,便去了意大利求学,当时的意大利算得上很开放的国度了,因此给哥白尼提供了一个十分好的学习环境,哥白尼一有闲暇时间就研究天文学的知识,哥白尼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在夜晚观察月夜,逐渐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天文学的内容也了解的越来越深。

哥白尼在一个教堂里选了一个好位置然后安装了一个可以观察月夜的仪器,哥白尼的晚上经常在这里度过。这便是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中的一个细节内容,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真的是不辞辛劳。在日后的时间里他通过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测数据,最后确立了日心说理论。

延伸阅读

关于‘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的名人故事?

1473年,哥白尼出生在波兰一个富商家庭。

父亲早逝,他由舅父抚养长大。18岁时,哥白尼进入当时欧洲有名的学术中心—克拉科夫大学,这所大学很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哥白尼在那里对天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学会了用天文仪器观察天体。他还努力钻研数学,因为计算天体的运行要用高深的数学。哥白尼生活的那个时代,一直流行着地球中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处于宇宙的中心,它既不自转,也不绕太阳旋转,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绕地球旋转。这种理论后来被天主教会利用了,他们把地球中心说神化起来,说什么地球是上帝选定的宇宙中心,上帝创造了天和地,人们就得相信上帝。哥白尼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迷信教条坚持研究。每逢晴朗的夜晚,哥白尼就凝神仰望辽阔的天空。他发现行星在有的日子亮一些,似乎离地球近一些,有的日子暗一些,似乎离地球远一些。更奇怪的是它们有的日子跑得快些,有的日子跑得慢些,有的日子甚至不动或后退。哥白尼越来越对地心说产生了怀疑,他查阅了古代的哲学著作,发现有人早就说过地球是动的,这更增加了他的信心。他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观象台,亲手制造了各种天文仪器。他每天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计算。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他大胆地推翻了地球中心说。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除了月球是围绕着地球旋转之外,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围绕着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运动的,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着。哥白尼指出,过去人们之所以认为地球是中心,是由于感觉不到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以致使地球上的人们,只看到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现象,从而误认为太阳和其他星球都在围绕地球旋转。这正如人们坐在船上一样往往感觉船并没有动,而是两岸上的东西向后移动一样。哥白尼虽然完成了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工作,但他当时并没有立即发表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个新理论的发表,必然遭到教会和旧传统势力的反对。直到三十年后,几经补充、修改、他终于鼓足勇气,公开发表了他的新学说,于1543年出版了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这时,哥白尼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哥白尼打破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向千百年来被神学家歪曲的宇宙观念提出了挑战,使整个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引起了整个自然科学的革命。哥白尼的学说在近代科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哥白尼为了摆脱错误的思想,寻求事物的真理,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当《天体运行论》出版时,他已奄奄一息。抚摸着书的封面,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哥白尼生平的真实事迹?

在波兰的边境、波罗的海之滨,有一个不大的渔港,是古代的一个城堡,叫弗隆堡。在城堡的西北角,有一座箭楼。这座箭楼,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观察天文的天文台,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它作为天文学圣地一直保留到今天,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前来瞻仰,缅怀这位科学家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的辛勤劳动。

1473年3月19日,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诞生在波兰托伦城一个普通商人的家里。他幼年丧父,由舅父抚养长大。舅父路卡斯·瓦兹洛德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主教,非常热心对外甥的培养,这使哥白尼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对这位天文学家的伟大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18岁那年,哥白尼进了波兰的著名学府——克拉科夫大学读书。当时,这所学校是闻名全欧洲的学术中心,尤以数学和天文学著称。哥白尼在这里开始受到文艺复兴运动思想的影响。他的启蒙老师沃依捷赫·勃鲁泽夫斯基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这位教授虽然全盘接受了托勒密的理论,但对该体系的个别细节表示某些异议。哥白尼在勃鲁夫斯基的影响下,开始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00年,哥白尼作为埃尔门兰德教区的代表,前往罗马参加天主教会百年纪念的盛典。当然,对哥白尼来说,去罗马显然有着另外的目的。他在罗马足足住了一年,在这一年中,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测,做了多次有关数学和天文学的讲演,还同那里的天文学家们交换了不少意见。后来哥白尼在撰写《天体运行沦》的时候,采用了1500年11月6日在罗马观测的月食记录。

1503年,哥白尼回到了他的祖国波兰,在黑耳斯堡任埃尔门兰德教区主教(即他舅父)的医生和秘书。公余之暇,他开始整理学习和研究天文学的成果,并写成了《天体运行论》初稿。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他把书中的主要内容用拉丁文写成一份类似简介的手稿,取名《浅说》,抄赠给几位可靠的朋友,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重视。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哥白尼的手稿几经修改和补充,但仍然迟迟没有发表。

1512年舅父病死,他便迁到弗隆堡居住。在弗隆堡,他买下一座箭楼,并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天文台。无论盛夏或严冬,他用自制的粗劣的仪器,不分昼夜地观察天文。他不顾教会的迫害,不怕奸细、密探的监视,甚至在1519年波兰和条顿骑士团发生战争,城堡周围到处是危险的情况下,哥白尼仍然每天登上角楼,坚持他的天文观测工作。1514年教皇里奥十世曾约请哥白尼及各国天文学家帮助修历,哥白尼拒绝说:“必须先完成对月亮和太阳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修改历法。”他就是这样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对天体的观测,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天体运行论》。

1516年,教会委任他去管理远在埃尔门兰德边缘地区的两个属于教会的庄园。因此,哥白尼暂时离开弗隆堡,迁到阿勒河上游的阿伦斯登堡去居住。

在那些年代,曾经发生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哥白尼十分关心事态的发展。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他曾经在1519年写了一本关于货币问题的小册子,指出:“政府当局从货币贬值去谋取利益,正像农人播种廉价的坏种子去节省开支一样。”他主张要对币制实行改革,应当建立一个各国之间的“货币同盟”,发行一种货币,并将以前贬值的货币回收销毁。但是,利欲熏心的封建财主们怎肯去实行这样的改革呢?因此,哥白尼的货币理论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1522年,原来的主教去世,新主教尚未产生,在这青黄不接的纷乱时期,哥白尼受命担任了六个月的埃尔门兰德教区的总管。

在埃尔门兰德,一般人都把哥白尼当作是一位医生。因为,在弗隆堡任职期间,哥白尼经常利用空暇时间,免费为教区附近的贫苦农民医治疾病。据说人们都称他为“阿卡拉斯(古代希腊传说中的神医)第二”。到现在还保存着哥白尼曾经用过的那些标准医书的空白处,人们还可以看到他在当时经常使用的一些药方的手迹。

1539年春,哥白尼热情地接待一位远道来访的青年,这便是哥白尼毕生惟一的高足弟子、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的数学教授雷提卡斯。这位26岁的青年学者是被哥白尼学说所吸引而专程前来求教的,他原来打算在哥白尼的住所逗留半个月,可是由于师徒相处投机,有共同语言,一住就是两年多。雷提卡斯悉心研读哥白尼的全部手稿,并与他讨论了自己还弄不明白的细节。雷提卡斯到弗隆堡不到三个月,就将《天体运行论》这部书的内容写了一个概要,征得哥白尼同意之后,1540年以《初谈》作书名发表出来。雷提卡斯打算再出续篇,这时哥白尼终于决定委托这位弟子将自己的《天体运行论》全文发表。

1543年,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天体运行论》终于在纽伦堡印刷完毕,公开发行了。当印刷好的著作送到哥白尼手边的时候,他已经卧床不起了。他的生前好友吉斯在给雷提卡斯的一封信中谈到哥白尼临终的状况时说:“多日以前,他已经失掉了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他在过世的那一天、快要断气那一小时才看见他的印成的全部作品。”

1543年7月26日,哥白尼与世长辞了。尽管他的“日心说”公布后,受到社会上宗教势力和守旧的人们的污蔑和攻击,并且对信仰宣传这一学说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天体运行论》这一反对宗教宇宙观的战斗檄文,不久就在天文学和意识形态的领域里引起巨大的反响,哥白尼的学说,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哥白尼,这颗在黑暗的中世纪夜空中出现的巨星,一直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而他敢于创新、敢于革命的反潮流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影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