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新生儿黄疸?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出现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呢?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积聚过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组织器官的黄染,可发生于 60% 足月儿和 80% 早产儿,新生儿个体差异、种族、地区、遗传、母孕因素、喂养方式、分娩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黄疸分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 一般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足月儿最迟不过2周,早产儿最迟不超过4周。
病理性黄疸:
1、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血清总胆红素102umol/l。
2、重: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的光疗干预标准。
3、快: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或每小时>0.5umol/l。
4、迟: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不退。
5、退而复现。
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而肝脏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使间接胆红素全部结合成直接胆红素,从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家长的几个退黄误区:
误区一:多喝水、多排尿可以退黄
喂水,喝葡萄糖是非常不推荐的,它的弊大于利,因为胆红素在体内主要是通过大便排出,通过小便排出非常少,多喝白开水和葡萄糖水会胀肚子会导致宝宝吃奶量减少,使胆红素通过大便排出减少,反而不利于黄疸消退。
误区二:晒太阳就能退黄了
太阳光直接照射能够帮助退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日光中蓝色波长度和数量有限,而且在家很难做到裸露大面积皮肤接受日光,容易造成紫外线灼伤和受凉发烧,双眼直视太阳可成视网膜损伤。
误区三:在家自行处理
采用”点灯火“驱邪,求神拜佛喝“神水”,皮肤上涂抹鸡蛋清等一系列“土方法”,黄疸不但没退,反而更黄,可能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出现增长趋势,新生儿黄疸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其是在出生第 1 周内应严密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干预标准及时治疗。
新生儿出现黄疸,未达到光疗标准时,一般采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新生儿黄疸达到光疗标准的,在茵栀黄口服液的基础上加用光疗,两者联合应用。
新生儿黄疸达到换血标准的,采用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细胞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
新生儿黄疸目前问题在于家属对黄疸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随访措施,是造成新生儿黄疸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
我国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高峰期为新生儿日龄的第 4-5 天。
然而我国新生儿出生后 3 天内出院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早出院的弊端在于新生儿出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高峰期,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我国产妇产后休息的室内光线不足导致对新生儿皮肤黄染观察不够。
时常发生我们认为“健康”足月新生儿再到医院检查时,患儿已经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已经形成高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毒性对部分重症患儿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如脑瘫、听力障碍等)甚至死亡,对家长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建议新生儿出院后,家长应继续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黏膜或组织器官的黄染情况和反应,到正规医院门诊监测黄疸变化。
新生儿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家有“小黄人”,爸妈要记住以下三点:
1. 无需焦虑:新生儿黄疸大多是生理过程,在医生指导下监测黄疸变化,必要时及时干预,宝宝多可以平安度过黄疸期。
2. 但要重视:因为高胆红素血症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宝宝不可逆的严重神经系统损伤。
3. 配合医生:回家后,家长需重视黄疸变化,遵医生嘱托,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