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故事?
“鬼手王”王保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将“名气招牌”视为“收入来源”的民间艺人,尤为看重临场发挥和表现,不能有少许闪失。这种对表演者近乎严苛的要求,也造就了其背后多少寒暑的辛勤付出。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保合从六岁开始学艺,每日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对于这个生于抗战胜利前夕的孩子来说,童年没有多少无忧无虑玩耍的记忆,更多的是每日按部就班的苦功,担当起家庭生济的重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正是王保合“咬定青山”般的坚持,为其之后的平步青云、声名大振铺平了道路。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生于杂艺世家的王保合家传深厚,祖父、父亲都是当代杂艺高人,在当时眼花缭乱的江湖中独树一帜,闯下了偌大名堂,到了王保合这辈,更是期望其能再接再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故对于王保合的教育也是颇为严格。
为了将祖传绝技“三仙归洞”和“软骨功”学到手,王保合也是无休不止、日夜不停地钻研,终究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开始独当一面,一人踏上这江湖演艺之路。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已经年过不惑的王保合像往常一样在吴桥向省慰问团表演了一次“三仙归洞”。
自身觉得平平无奇的表演却是技惊四座,也入了考察团领导的法眼,将其正式吸引为“国家队”的一员,给了王保合施展一身才华绝技的平台,让其踏上了大红大紫的演艺之路。
名声在外的王保合作为家乡的知名人物,被政府多次邀请去参加“招商引资”的表演,最成功的一次,王保合为家乡争取来了四亿元的投资。
究其一生,少年学艺,经年累月,寒暑不忌,日月不停,终身怀绝技,练就一身本领,而后路遇贵人提携,从此平步青云,凭借着一手“三仙归洞”的绝活,声名远扬,更是创造了“赢得李嘉诚四亿投资”的传奇经历,令人佩服,心怀敬意。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大器晚成的王保合,此时早已吃穿不愁、衣食无忧,心中殷殷期盼的是这份技艺的传承以及杂技今后的发展,这份职业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才能学有所成,才能作为立身之本行与天地之间。
新生力量–小岳组合
岳海静、付家祥是河北沧州吴桥人,他们是中国杂技的新生力量、主流演绎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表演俘获众人。
二人曾荣登央视《星光大道》,备受瞩目与推崇,俘获众多粉丝。华丽亮相央视3套《黄金100秒》再度登顶冠军之颠,他们还是《向幸福出发》、《综艺盛典》、《幸福账单》、CCTV7《为你点赞》、《美丽乡村快乐行》、东方卫视《完美搭档》、吉林卫视《家庭欢乐秀》、浙江卫视《我是大赢家》、山东卫视《让梦想飞》、《我是大明星》等众多综艺节目的特邀嘉宾。
杂耍技艺的传承,不仅仅需要老一辈艺术家坚守,更需要像小岳组合这样的年轻一辈华丽演绎。
访谈篇:关于杂技从业人员
为深入了解吴桥杂技,我们电话采访了刘叔叔。对于吴桥杂技发展面临的 传代问题,刘叔叔这样看:
虽然我不是一个杂技从业人员,但是我身边有很多从事与杂技相关工作的朋友,与他们的接触来看,过去从事吴桥杂技的一般都是本地人,随着吴桥杂技的不断拓展,现在的从业人员已经不再只是吴桥人,因为杂技的学习、锻炼已经是面向全国范围。目前来说杂技的发展的确面临一些问题,因为很多年轻人吃不了杂技练习过程中的苦,但是总是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喜好,或者是来自偏远地区的人们想要通过杂技来改变一下生活状况,总的来说杂技的从业人员还是在增长的。以前我们全县杂技行业从事人员大概保持在一万人,接受杂技学习训练的可能有一千人,但是近几年这些人数已经有了较大的增长。
如何 扩大吴桥杂技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到技艺的发展传承中:
要扩大吴桥杂技的影响,加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力度;在本地来讲,应该将它作为一个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努力争取上级的更多支持,现在我们已经有“杂技大世界”,我们可以争取再做一些杂技相关的媒介,将杂技发展为一个产业,就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地将这些与杂技有关的行业联系起来。我们吴桥县现在已经有杂技进校园的措施了,目前吴桥县城内的学校,四到五年级已经开设了杂技课、杂技兴趣班,让孩子们接触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杂技,像抖空竹、转盘、转碟,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们对杂技的兴趣。
“ 三年学艺,两年效力” ,杂技受制于底层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其拜师学艺的发展途径,而作为民间艺人,更多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传学艺、祖传技艺,往往子孙几代人都从事这个行业。
延伸阅读
吴桥杂技的艺术特色?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
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烛夜更是妙趣横生,吃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颗颗喜糖满屋飞,新郎官空中击掌支支香烟飞进手。
吴桥有什么玩的?
吴桥杂技大世界的3个特色好玩的地方好玩1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杂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千年杂技文化遗产的生动再现。
好玩2吴桥杂技大世界可以尽情欣赏各具特色的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表演。
好玩3吴桥杂技大世界植根于被誉为世界杂技摇篮的吴桥本土,展示的是活生生的杂技历史和杂技生命,因此这个景点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吴桥杂技现状?
吴桥县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杂技艺术具有千年历史,现在的杂技艺术在不断的发扬光大,表演节目经常在春节晚会亮相,杂技大世界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吴桥杂技有哪些?
1、中国吴桥杂技团,杂技艺术迅猛发展,经全团艺术家的精心努力创作了《狮子舞》、《晃板》、《顶技》、《双层秋千》、《柔术滚杯》、《龙舞》、《空中技巧》等。
2、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汉族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中国吴桥杂技团,建立于1955年,是杂技之乡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阵容庞大,设备齐整,实力雄厚它汇集了杂技之乡最著名的杂技艺术家100余人,中国吴桥杂技团的演出节目构思新颖,技艺纯熟表演惊险、奇特、幽默、滑稽,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
河北十大杂技之乡?
1 吴桥县(吴桥杂技)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管辖,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形成,现在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受到全国杂技界的推崇,其影响远播五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吴桥杂技从业人员多,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据统计,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2 蔚县(剪纸)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以出产剪纸而闻名。蔚县剪纸又称“窗花”,是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初始图案多为花卉一类的吉祥纹样,后融入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经刘老布等剪纸艺人共同研究,对创作工具进行改革,部分纹用刻刀由单幅剪转变为成批刻,使蔚县剪纸工艺有了新的提高。20世纪初,在王老赏、王守业、周永明等艺人的带动下,蔚县剪纸的风格越来越突出,走出了民间剪纸的一般格局,具有了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
蔚县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有戏曲人物、戏曲脸谱、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家禽家畜、吉禽瑞兽等多方面的内容。蔚县剪纸的刀工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它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富有韵味节律,呈现出妩媚娇艳、淳朴华美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青睐。
在品类繁多的民间剪纸艺坛上,蔚县剪纸以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奇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它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复用多色点染彩绘,达到了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效果。
为什么河北吴桥被誉为“杂技之乡”?
理由: 河北省吴桥县一向有“杂技之乡”的称誉。吴桥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杂技第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当地人们把杂技叫作“耍玩意儿”,民间流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有一手。”可见,杂技在吴桥县是十分广泛和普及的。 简介: 吴桥的杂技艺术有很久远的历史,1958年,沧州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的距今约1500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壁画上,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但是,沧州吴桥杂技在全国享有盛誉则在元朝以后。在这之前,河南的杂技比较有影响,元朝建立后,首都由河南开封迁至北京,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开始繁荣起来,影响越来越大,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杂技之乡”。 在吴桥县境内,无论是村庄农舍,还是田间地头,或是街头院落,到处可以看到演练杂技的动人场面。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当作演练杂技的道具。有些杂技世家,从一两岁起就训练小孩子的杂技功底。现在,全县有几十个专业的或业余的杂技团,演员1000多人。平时有一两手杂技本领的人不计其数。 多年来,这个驰名中外的杂技马戏之乡,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北京、沈阳、天津、哈尔滨、重庆、昆明、太原、广州、西安、武汉等全国50多个杂技马戏艺术团体中,有许多演员来自吴桥。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杂技表演艺术家。如中国杂技协会副主席、被誉为“杂技艺术之花”的武汉杂技团团长夏菊花,她的家乡就是吴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杂技团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晃板”、“椅子顶”等节目,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录制成影片播放。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边云明,1956年随中国杂技艺术团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访问演出时,他主演的“蹦床飞人”、“杠杆定车”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81年,河北省杂技团到墨西哥等4国演出,主要演员大多数来自吴桥。他们的精彩表演受到国外朋友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