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的故事和含义秒懂百科?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在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中,本人也写过“悬梁刺股”这个成语。
不过当时讲的主要是“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勤奋好学的故事,本次主要讲“悬梁”的故事。
该成语的前半段,也就是讲的“悬梁”最初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其原文如下: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该成语的后半段,即“刺股”的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其原文如下: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延伸阅读
悬梁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位叫孙敬的年轻人,他勤奋好学,从早读到晚,很少休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影响自己学习,孙敬想到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在读书打瞌睡的时候只要一低头,绳子就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继续读书。
人们根据这两个故事引申出了成语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的刻苦学习。
悬梁刺股具体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意思是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故事有关孙敬好学和苏秦发奋读书
悬梁刺股的意思是形容刻苦学习
详细故事:由“头悬梁”和“锥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个词出处是:
1、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2、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