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孝武帝?
司马曜
东晋第九任皇帝
司马曜(362年—396年),即晋孝武帝(372年—396年在位),字昌明,东晋第九任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
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太元元年(376年)太后归政,实权由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掌握。太元八年(383年)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遂以其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
司马曜擅长书法和文学,有集二卷,已亡佚;《淳化阁帖》收录其书法作品《谯王帖》。
396年因司马曜与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导致张贵人一怒之下叫来心腹宫人将熟睡中的司马曜用被子捂死,对外宣称其在睡梦中魇崩。司马曜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死后庙号烈宗,谥号孝武皇帝,葬于隆平陵。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什么会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
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在感稀薄,朝廷沦为大臣斗争的舞台。
不过在东晋的十一个皇帝中,倒数第三个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个例外,也是东晋历史上皇权最大的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期间,东晋的朝廷大权罕见地被控制在皇帝和司马氏宗亲手中。那么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什么会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呢?
东晋政权本质上是士族门阀的联合体,只是单个士族门阀没有实力统治其他士族门阀,才推举司马皇族为联合体的“盟主”,即东晋皇帝。士族门阀的强大是东晋皇权不振和皇帝存在感 稀薄的根本原因,而晋孝武帝成为东晋权力最大的皇帝也是因为士族门阀的变化。
在晋孝武帝登基之前,东晋的士族门阀出现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少见的权臣——桓温。桓温内修政理,外讨贼虏,剪除政敌,还于旧都,东晋进入了鼎盛时期。东晋皇帝基本沦为傀儡,其他士族也在桓温的压力下惶惶不可终日,而桓温则向着皇位稳步前进。
然而由于天不假年、北伐受挫和士族门阀的联合抵制,桓温在即将“加九锡(篡位必经程序)”的时候去世了,东晋皇帝和其他士族门阀大难不死。桓温虽然没能篡位成功,但他的统治对东晋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晋之后的各种大事件乃至南朝的建立都与桓温有关。
因为东晋是士族门阀联合体,所以桓温集权篡位的最大敌人不是姓司马的皇帝,而是其他士族门阀的“同行”。因此桓温对士族门阀的反对者毫不客气,诛杀殷浩、殷涓、庾倩、庾柔等人,显赫的颍川庾氏差点被灭族,连谢安当时也被吓得将在桓温面前称臣。
桓温还主持推行了东晋史上规模最大、贯彻最彻底的“庚戌土断”(“土断”的意思可见本鬼的前文《在东晋和南北朝前期非常重要的“土断”究竟是什么东西?》),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控制力。桓温的“庚戌土断”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经过桓温的打击,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控制力遭到重创,人才也出现了断档,后世有观点认为桓温是导致士族门阀走向衰落的关键人物之一。桓温打击士族门阀是为了让自己集权篡位,但因为死的不是时候,所以桓温打击士族门阀的成果全都留给了晋孝武帝。
晋孝武帝确实有一定的能力和手腕,在桓温打击士族门阀的成果上加强皇权,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不过晋孝武帝并没有改变东晋士族门阀联合体的属性,再加上晋孝武帝和桓温一样死的不是时候,所以东晋士族门阀在孝武帝死后又重振了。
延伸阅读
有关东晋孝武帝的电视剧?
东山再起剧情介绍
东晋咸康五年秋,吏部尚书年轻的三公子谢安辞官跑去东山居住,让妻子刘月也住到了东山。跟刘月相识时,都不看好对方。可经多次交往,谢安竟然钟情刘月,他还答应她终生不纳妾。在东山承担了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与王羲之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参加了兰亭聚会。妻子发现谢安虽身居东山,却也常谈论时政,关心国家。四十岁时谢安东山再起、步入仕途。之后谢安获得重用,阻止了征西大将军桓温篡权。在兵力悬殊不利的情况下与前秦交战,临危不惧,致使秦军节节败退,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乘胜开拓中原、收复黄河流域等大片失地。但由于孝武帝怕谢安功高盖主,谢安受到排挤,不能施展才能,统一全国的心愿未能实现。
东晋孝武帝年间社会背景?
晋太元中,讲的是东晋孝武帝时代,当时的社会一片混乱,不仅连年征战,战乱频繁,在政治场上更是黑暗。
被软禁死后尸体腐烂生蛆无人知的是谁?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经快要三十岁了,按年龄应该要被废弃了”,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享年36岁。由于当时的太子司马德宗愚昧软弱,权臣会稽王司马道子又相当昏庸,于是无人追究此事。而张贵人在这件事后,不知所终。
有一说是张贵人趁皇宫一片混乱,收拾金银细软潜逃,自此史书上再不见关于她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