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相遇时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什么故事(司马懿和诸葛亮见面)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遇时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什么故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遇时在三国演义中是空城计一段。由于马谡无能守街亭,司马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无兵可用,只能设下空城之计,自已在城楼抚琴作乐,城外老叟两人扫地,司马疑有伏兵,不敢攻城,最后退兵的故事。

延伸阅读

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的典故?

【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出处】《三国演义》

【示例】这次战争多亏了他的好计策,我军的战斗力才得以保存,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唱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智退司马懿。

当时诸葛亮将的大将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大军溃败,身边只剩下一些残兵.这时,司马懿率率大军赶到空城之下,诸葛亮就将四门打开,自己坐在城头上弹琴.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小心谨慎不会轻易冒险,以为有伏兵,就赶紧撤退了.这就是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敌军的故事.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编成戏剧进行演唱,这就是“唱空城计”的由来.现在大概是用来比喻力量空虚而摆出一副实力雄厚的样子

《空城计》中“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笑”?

司马懿自以为看穿了诸葛亮的计策,所以得意地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司马懿笑了因为不信。司马懿自以为看穿了诸葛亮要引诱他进城,然后八面埋伏,突然袭击的计策,得意地笑。 【空城计】

1,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2,《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题曰“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一回的“戏眼”,就是诸葛亮的编导的“空城计”。说的是,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击溃马谡夺取街亭,又乘胜连下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蜀军的后方机关西城。诸葛亮来不及撤退,手下只有两千五百名老弱残兵,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诸葛亮导演了一幕精彩的“空城计”,以玄虚威慑,哄走了胆小多疑的司马懿。

3,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真的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