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小说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伤痕小说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伤痕小说名词解释?

伤痕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即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兴起一种小说创作全新文学题材。内容主要描述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和普通人民群众所经历的悲惨遭遇,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宣泄愤懑不平的心绪,有比较浓厚的伤感情绪。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等。

延伸阅读

伤痕小说的审美意义?

在现代社会,文学失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根本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可选择的消费渠道日益增多,严重分流了书籍的读者群。在伤痕文学时代,书籍分流的渠道是很少的。但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部分作家将文学作为商品,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作品中获取到利润,而为了提升市场份额,他们过于追求书籍的技术层面,用各种噱头吸引读者眼球,丧失了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利益的驱使下,作家对于作品的理解逐渐发生偏差,这既是作家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哀。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但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这部作品能够带来怎样的利润,而是其是否关注社会大众,是否反映出人性中深层次的问题。

  文学作品只有依赖读者才能够生存下来,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应该得到读者心灵上的认同,而不能凭借读者的窥视与猎奇来哗众取宠,作家必须要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的关注社会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文学新的生命,这也正是伤痕文学最显著的现实意义。

伤痕小说出现的社会原因?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期,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伤痕小说”主要是指揭露“文化大革命”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的伤害,给人民心灵造成创痛的小说,其主题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揭露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篇篇作品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充满了悲情主义色彩。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你。

伤痕小说写作模式?

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丑恶、相互欺骗、倾轧、相互利用的对于人类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这一切都表现出对以往极左路线和政策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则有着比较浓重的伤感情绪,对当下和未来的迷惘,失落,苦闷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糅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人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而从政治审美形态来说。“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意志。

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也围绕现实主义“真实性”诸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在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中逐步深入。现实主义复归的事实是当时审美“言说”的方式,这一言说对“历史”(文革)的审视,对自我的探求(反思),对未来的追求和前进(改革文学)都与当时政治言说是高度一致的。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否认了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的附属地位,却也明白,文艺在与现实相接的时刻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权势话语的囿限。即便作为思潮存在的“伤痕文学”离开政治因素,不仅无从表述,也毫无意义。“伤痕文学”的文化取值,政治选择与民众期望高度一致,文学言说与政治言说一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伤痕文学”后来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及冯骥才的作品普遍表现出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讨论,引发了19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文艺思想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随着时代的反思,也许文学将进一步升华。“文革”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一个时代的代价不可能是单维度的,它在一个方面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也许会在另外的地方给我们补偿。

伤痕文学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伤痕小说中的人物?

《伤痕》是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讲述了在“文革”中,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王晓华,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决定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一别九年后,母亲的冤案得到昭雪,她才踏上归途。然而当她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时,却已是阴阳两隔。它以极“左”思想造成的母女两代人巨大的情感失落揭示了“文革”留给人们的沉重精神创伤,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伤痕小说名词解释现当代?

伤痕文学又称为“伤痕小说”,它是以直接揭露文革灾难为题材,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等内容为主。

什么是伤痕文学,自古至今有多少这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另外就是卢新华的《伤痕》,张贤亮的《灵与肉》,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袭巧明的《思念你,桦林》,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宗璞的《我是谁》,冯骥才的《啊》,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伤痕小说伤痕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作品写“文革”时女生王晓华的母亲被定为叛徒,她非常痛恨母亲,和母亲断绝了关系,不打招呼,一个人跑到东北去插队。8年后,晓华突然接到母亲的来信,说她的冤案已经昭雪,盼望女儿回来让她看上一眼。当晓华赶回上海时,她妈妈已经于当天早晨在医院去世了。

小说通过王晓华母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极端主义的政治斗争对于人情和伦理观念的侵害和破坏,批判了反动的血统论,揭露了社会上的邪恶势力和黑暗现实,让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怎样遭扼杀毁灭,从而激起人们对丑恶的无比憎恨,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同情。

王晓华形象的悲剧意义在于:她受到毒害,又去刺伤母亲,却以为自己是对的。充分表现了“极左”政治不但严重破坏了生产,迫害了老干部,也伤害了青年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痕。作者在作品中提炼出“伤痕”这一发人深省、动人心弦的题旨,为后来的伤痕文学开了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