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故事?
屈师纵鲤增寿
屈师在元屯地方,遇见淦翁捕捉一条赤色鲤鱼,鱼望见屈师,跳踯挣扎,似有求救之意,屈师心中不忍,便将它买来放入河中,让它优游而去。
之后梦见龙王邀请他到龙宫中,对他说:“先生本来寿命已尽,因救龙子一命,增延福寿十二年。”
屈师救鲤鱼时年四十八岁,之后寿达六十,子孙满堂,无疾善终。
佛道典故?
10个佛教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4、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8悟性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9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10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佛经小故事一杯水与一片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燕鹊焉知鸿鹄之志,一杯水和一片湖告诉我们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深度都不一样,所以不要随便去指责别人,也不要随便去干预别人的生活方式,但同时即使我们处在一杯水的环境中也要把眼光放远看到一片湖,尽量可以换位思考!
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一部佛经里有原型?
曹冲称象这个事情从清朝起就有学者质疑它的真实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曹冲称象”来自印度佛经。他认为当时气候寒冷,孙权领土范围内,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是没有大象的。并且认为“曹冲称象”的原型是《杂宝藏经》中“弃老国”禄的故事。虽然当时《杂宝藏经》还没有引入国内,但陈寅恪先生认为是这是为了衬托小神童的形象,将听来的故事按在了他的头上。
佛教故事关于化解仇恨?
智空禅师是武士的儿子。有一年,他到江户游玩的途中,偶然遇到一位高官,于是做了他的随从。后来,他与官员的太太两情相悦,十分亲密。纸里包不住火,两人的私情终于被发现了。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习惯了奢华的生活,突然失支了生活来源,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智空禅师深恶痛绝,最后终下决心离开了她。之后,智空禅师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家,做了名游方僧人。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善举。他知道某处的悬崖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他决心在悬崖下面挖一条隧道,为人们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长年累月,日日不辍。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一条长达两千米的隧道终于挖通了。在智空禅师完成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独生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智空禅师以报杀父之仇,后来终于发现了他,要置他于死地。智空禅师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交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于是,大官的儿子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智空禅师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独生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智空禅师挖掘。他帮了一年,逐渐对智空禅师的坚强意志生出敬佩之情。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这里安全通过。智空禅师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长吁一口气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我的头吧。”此时,大官的独生子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智空禅师的慈悲和关爱化解了对方满腔的仇恨和怒火,让复仇者改变了初衷。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把事情对慧清法师讲了,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沙弥一脸的不服:“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笑道:“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善于化解仇恨。” 小沙弥抢白说:“难道说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样,我就成了圣人?如此说来,做圣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师摇摇头:“圣人不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头的仇恨。”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说:“世人对待仇恨有三种做法。 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 第二种是尽快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了花; 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把花朵赠给对头。 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典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典故:
以前,有位无德禅师,教徒非常严格,在他座下,有一位沙弥在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道:“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应该到后山跳下悬崖去舍身谢罪吧!”
沙弥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预备殉身谢罪,但往下一看,唉哟!峭壁悬崖,只要往下一跳,立刻粉身碎骨,此时命在须臾,沙弥心想: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呢,违背师父的指示,这可怎么办呢?沙弥左思右想,真是进退为难,忍不住掩面痛哭了起来。
就在他哭得伤心的时候,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沙弥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道:“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沙弥回答道:“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屠夫一听,顿时悲从中来,悔恨万分道:“小师父啊!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屠来宰去,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唉!小师父呀!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正当他随风飞坠,眼见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典故,大概即源于此!
罪业,在佛法里不是严重的问题,所谓严重,是造了罪孽不肯忏悔!忏悔的法水可以洗净一切罪业!即是受戒的人,不怕犯戒,只怕不悔,因为破戒不重,破见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