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故居是红色旅游景点吗为什么 阎锡山故居属于红色教育基地吗

阎锡山故居是红色旅游景点吗?

不属于。

山西阎锡山故居,属于名人故居,不属于红色旅游景点。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的河边村。始建于二十年代初,三十年代结束,长达14年之久,耗资140万两银。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长135.2米,宽119.7米。

占地面积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余间房屋。现存18座院落575间房层,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体设计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

阎锡山故居题字出自哪里?

阎锡山故居,是老革命家李一氓先生所题写。

进入大门,照壁后面,是孙中山赠与阎锡山的“博爱”两个字,落款为百兄嘱,孙文。这个百兄就是阎锡山了,字百川,他年龄比孙中山大,算是阎锡山求的字。

1903年六月被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会见孙中山,并参与制订了中国同盟会的“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从此,阎锡山登上了政治舞台。孙中山为阎锡山亲笔题词“博爱”,镶嵌在阎锡山故居的影壁墙上。

这是阎锡山为自己所提,“谋事力成”是阎锡山成功的秘诀,意思是谋划好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去做,竭尽所能才会成功。

阎锡山的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故居,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1913年前后,总占地面积33000余平方米。

忻州十大名人故居?

阎锡山故居

闫家大院又称阎府或者是阎锡山故居,位于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是当时阎锡山的住所,大院建造于民国年间,历时14年修建完成,其中包括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等等,有上千间房屋,总占地面积有23148平方米,整座大院大部分都是按照北方民宅的传统营造格局,是民国的豪宅大院,被称为“定襄明珠”。

只有都督府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每个建筑的装饰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工艺精美,具有鲜明的民间民俗色彩和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

大院中的建筑端庄方正,气势恢宏,建筑群整体呈现出凤凰展开双翅的造型,西花园是凤头,东花园三院为躯干,后院是凤尾,老太爷府,都督府管家府为左翅,慈幼院,小营盘是右翅,登高鸟瞰,就好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阎家大院中的院落都是以东为上,以东西方向为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有序,是典型的传统布局。

整座建筑有四处特点,一是大院建筑里有典型的满清宫殿式的建筑,如文沱草庐一进三院,气派宏伟,二是有诸多传统北方民居建筑,像是老太爷府,客房院,古朴典雅,三是极具特点的带廊窑洞,以西花园南楼,东花园,二院南楼等等,坚固实用,四是留存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都督府东西一进二院,房屋都是砖木结构的硬山卷棚顶,配以砖拱门券,顶部仿照西式山花,还有异国风情钟表绶带等雕图案,精美巧妙。

阎家大院里共有三十多座院落严谨而变化多端,是典型的晋北地方风格,大院现在还建有很多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蜡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这座幽深大院里发生的历史片段,还有很多有关阎家历史的展览室,向游客们展示了当时阎府

阎锡山故居深度分析?

阎锡山故居位于定襄县东北22公里处的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耗资140万两银同,历14年完工。

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长135.2米,宽119.7米,占地面积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余间房屋。现存18座院落575间房层,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进入阎府东花园,首先吸引眼球的是房屋墙壁上镶嵌的十八条文石板,上面刻着阎锡山亲撰的阎府家训。阎锡山通过家训,要族人时刻不忘“以恕道处人”,“以忠道自处”,“以公道处世”,对族人进行修身、持家、交友、治学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阎锡山编修的阎府家训也昭示的他的文化、教育、哲学思想。

故居整体看起来非常阔,堪比小皇宫。阎锡山故居里面的秘密逃生暗道,狡兔三窟,是阎锡山时时刻刻考虑的。遍布主要建筑物下面的地道、地下室将这座故居罩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谁知道阎锡山故居在哪?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镇,现为河边民俗馆。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人,曾执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的规模。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各昌春接)、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总占地面积 3.3万余平方米。走进阎锡山旧居,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东西花园,所谓东西花园,并非真正花草遍地树木郁葱的去处,而是一套连一套的深府大院。进了大门,是东花园一院。这是阎居里最大的一个院子。四面均建厅堂,中间是花坛、假山和喷水池,周围则是用条石、鹅卵石和青砖铺墁的雕砌成的带有装饰图案的车马环行便道。  穿过一院东厅中间的过道,便是东花园的二院。这个院子比一院面积要小一些,但建筑上较豪华考究。栩栩如生的石雕、透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均为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风格。在东花园三院正厅的后面,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偏旁小院,也是阎锡山经常居住、办公的地方。三十年代,蒋介石曾来此拜会了阎老太爷。  在三院的们东南方向,耸立着一座三层大楼。底层是十分宽敞的三眼大窑洞。并有一条上楼的石阶通道。上面两层则由青砖砌成,楼顶是方砖平铺,可供游人登高眺望。  在东花园的对面,是西花园。比起东花园,西花园的规模要小得多,破坏也较严重。所谓二老太爷府,即是阎锡山的二叔爷阎书典居住的府第。这里亦是个大四合院,出厦明柱,雕刻及绘画很精致。在东花园以南紧贴二老太爷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后两院相通相连的瓦房建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后院的东北角,还有一处小院,院中耸立着阎府第二个高层建筑——得一楼。此楼前可通都督府,后部以地道与东花园二院相连。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飞,祥云朵朵,簇拥着“行得通”三个大字,均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爷府的正南,还有一处院落。即上将军府,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东花园的正北隔一条道,便是颇有名气的子明慈幼院。  河边民俗馆利用阎锡山故居创立于80年代,馆内陈列品以民俗文物为主,按照农、食、住、行、娱、信为内容的六大系列布局,包括民间面塑、刺绣、雕刻、饮食、信仰、婚俗和元宵节民俗一条街等共58个陈列室,总面积1980平方米,这些展室的陈列,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交叉关联,生动地反映了晋北清末民初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版权声明